首页 >  > 知识 > 舍得酒业季度报,西安舍得酒业怎么样

舍得酒业季度报,西安舍得酒业怎么样

来源:整理 时间:2024-05-19 22:46:43 编辑:美酒知识 手机版

1,西安舍得酒业怎么样

中等品牌

西安舍得酒业怎么样

2,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季报的对外报送时限是季度结束后的什么时候

季报包括半年报披露时间是季度结束后一个月内,也就是4月,7月,10月。

企业财务报告中的季报的对外报送时限是季度结束后的什么时候

3,统计报表每季20日前填报是指哪几个月

那自然是上个季度末的, 如: 季报4月20日前填报,自然上1-3月就是一季度的数据了 季报7月20日前填报,自然上4-6月就是二季度的数据了

统计报表每季20日前填报是指哪几个月

4,季度报表中的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这栏怎么填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2015年版)等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1号)附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及填报说明: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利润总额。本行数据与利润表列示的利润总额一致。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根据上述政策规定,企业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第二季度申报时,填报的利润总额“累计金额”是冲减了第一季度亏损后的利润总额。
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表(季报)里没有弥补以前年度亏损这栏的,如果你存在税法确认的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可以全部记在营业成本那栏里,按照弥补之后的利润申报预交所得税

5,舍得酒的优势

在当今中国的六大高档名酒中,其名气依次为茅台酒、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水井坊和舍得酒。前四种品牌均以老品牌的名气夺人先声。水井坊是在全兴大曲基础上新开发的高端酒,舍得酒亮相最晚,也是沱牌公司在中国名酒沱牌曲酒的基础上开发的高端产品。目前舍得酒年产量仅几百吨,品质有保证,2006年销量增加了差不多一倍,后发优势明显。 一是舍得酒酿制标准最高,基酒至少是五年以上陈酿,比五粮液的酿制标准都要高几成。喝过舍得酒和五粮液的懂酒的人,马上就能分出高下。舍得酒的香醇绵厚,无与伦比。虽然舍得酒的广告投入不及茅台酒和五粮液的十分之一,但喝过舍得酒的人,从此必爱舍得,回头客多。而舍得酒又严控产量,其品质有充分保证。 二是舍得公司有中国最大的好酒库,公司用宜兴陶罐储美酒12万罐,大的一罐1吨,小的半吨,美酒陈酿超过8万吨,相当于其它几大高档名酒厂陈酿的总和。有相当一部份已藏了30年以上。即以舍得酒未来年产量超过1000吨计算,仅现有陈酿就够50年以上。而其他几大高档名酒厂,其好酒库存小而产量爆增,品质难有保证。20年前开一瓶茅台酒可以从一楼香到二楼,现时的茅台酒还有这么香吗?而舍得酒却可以做到越来越香。 三是舍得酒的生态环保品质优于其他几种高档名酒。舍得酒在中国最早提出生态酿酒理念,建起了占地5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一生态酿酒工业园,园内光银杏就超过2万株,制曲车间设在原生态的秀水幽山处。同时,舍得酒所用6粮由东北专门的生产基地供应,不用农药化肥,完全是生态粮食,其储存用美国引进的恒温低湿度的密封金属粮仓,保证原料无鼠无虫不用杀虫剂,无农药和杀虫剂残留物。其产品是真正的绿色健康酒品。 四是舍得酒文化内涵丰厚,“舍得”之酒名可谓集千古智慧于一体。“舍得”是中华几千年文明之精髓。舍得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之于物,得之于心;舍之于利,得之于义。人生福报,在于舍得。舍得又是一种潇洒,一种境界,一种情义,一种厚道,一种豪放。这又与酒文化相和谐,可以说,舍得之为酒名,只可为旷世酒尊专享。这样的酒最有收藏价值。 五是舍得酒的包装典雅质朴,仅看外盒就知是一件典藏佳品,粗圆柱酒樽更有酒中帝王之相,稳若泰山之尊。比那些虽穿金戴银大红大绿却俗不可耐的名酒包装,高出千里。 有以上五大优势,舍得酒必然后来居上,当之无愧为中华珍酿,东方酒尊。?
舍得酒的五大优势生态基地,水好,环境好陶瓷包装,更好储存百斤好酒,仅得二斤舍得精华粮食产自东北绿色生态基地,科技储存营养型白酒“不上口、不口干、不晕醉、不伤肝”

6,白酒股暴跌 白酒股暴跌是怎么回事

10月23日,白酒板块表现惨烈,龙头贵州茅台、五粮液等9股跌幅超过7%,板块市值蒸发超1100亿。以下是新闻原文,供参考。 收盘,股价报109.90元,换手率1.24%,成交额超过17亿元,创近8个月来新高,上市以来次高。白酒龙头贵州茅台近日一直呈震荡走势,在总体大势利好下10月19日、10月22日连续2天上涨超过3%,并在昨天盘中再次突破700价位。但23日开盘后便一路下跌,截至当日收盘,贵州茅台跌幅超过7%,市值蒸发超过500亿元。 白酒板块为何纷纷暴跌?Wind数据显示,白酒板块三季度业绩预计表现强劲。目前白酒股中仅有水井坊一家披露了三季报业绩,报告显示其归母净利润高达4.63亿元,同比大增90.15%。另外还有6家披露了三季报业绩预告,除了*ST皇台(维权)小幅亏损外,其余多数实现了大幅增长。如洋河股份同比增20%~30%;舍得酒业增长177%~204%;古井贡酒增长50%~70%等。为何业绩不俗的白酒板块突然重挫?10月22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二度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对比一审稿,二审稿明显加强了对烟酒的管控与宣传,除了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还特别加入了“国家加强对公民过量饮酒危害的宣传教育”。“白酒板块一向对政策较为敏感,例如2012年的塑化剂事件。如果从国家层面宣传饮酒的危害性,无疑将打击酒类的消费,引起投资者对该板块未来业绩的担忧。这一利空消息传出后,恰逢A股市场连续两个交易日大涨,一部分抄底获利资金短线存在了结欲望,两个因素一叠加,就加剧了板块的下挫。”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表示。兴业证券分析师陈娇认为,板块回调更多还是市场在行业增速回落时对基本面信心不足,并在悲观情绪下放大经济中枢下行对板块的影响。在2013、2014、2015年行业调整中行业库存彻底出清、消费结构实现切换,行业成长基础很夯实,厂商、渠道在这一轮当中又普遍谨慎,前者因强化终端掌控而更贴近市场,后者因为渠道利润较窄而减少库存囤积,这都是行业更为良性的保证,同时,不可逆的消费升级及名酒集中趋势也能有效对冲经济中枢下行带来的负面影响,行业基本面依然夯实,名酒成长逻辑依然成立。对于周二白酒股的突然大跌,资深证券投资人士张春林表示,白酒板块普遍大跌,浅层次而言是前期股价一直高高在上,资金主动调仓换股,导致茅台、洋河等高位股补跌,深层次而言,是这些股票在市场风险偏好上升预期下,吸引力阶段性减弱,在外延并购松绑的预期下,内生性增长的价值型品种,受到阶段性抛售,实属正常。一位公募人士指出,早在国庆假期后,市场便有传言称中国高档白酒也将和游戏、烟等产业一样进一步提高消费税,以便为其他行业减税留下空间。虽然该传言后续被酒业协会领导等多方认证为谣言,但在大盘大跌行情下,白酒板块及相关个股也在国庆后连续下跌,直到上周五才跟随大盘反弹。“虽然白酒征税存不确定性,但市场对此还是心存担心的。另外,白酒行业前三季度业绩增速预计整体下滑,这也较为受到市场关注。”

7,季度报表盈利 年度累计金额亏损 怎么填写所得税申报表

需要按年度累计数据填写所得税申报表。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居民纳税人在月(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时使用。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年度汇算清缴申报适用本表。二、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间”:为税款所属期月(季)度第一日至所属期月(季)度最后一日。年度中间开业的纳税人,“税款所属期间”为当月(季)开始经营之日至所属月(季)度的最后一日。次月(季)度起按正常情况填报。 2.“纳税人识别号”: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号码(15位)。3.“纳税人名称”:填报税务机关核发的税务登记证记载的纳税人全称。三、各列次的填报1.第一部分,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其中:第2行至第17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2行至第17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2.第二部分,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计算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4行。其中:第19行至第24行的“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据;第19行至第24行的“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3.第三部分,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6行。其中:“本期金额”列,填报所属月(季)度第一日至最后一日的数额;“累计金额”列,填报所属年度1月1日至所属月(季)度最后一日的累计数额。四、各行次的填报1.第1行至第26行,纳税人根据其预缴申报方式分别填报。实行“按照实际利润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行至第17行。实行“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19行至第24行。实行“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纳税人填报第26行。2.第27行至第33行,由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以下简称汇总纳税企业)填报。其中: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在填报第1行至第26行基础上,填报第28行至第31行。汇总纳税企业二级分支机构只填报本表第30行、第32行、第33行。五、具体项目填报说明(一)按实际利润额预缴1.第2行“营业收入”: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收入。本行主要列示纳税人营业收入数额,不参与计算。2.第3行“营业成本”: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营业成本。本行主要列示纳税人营业成本数额,不参与计算。3.第4行“利润总额”:填报按照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会计规定核算的利润总额。本行数据与利润表列示的利润总额一致。4.第5行“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从事房地产开发等特定业务的纳税人,填报按照税收规定计算的特定业务的应纳税所得额。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预售收入,按照税收规定的预计计税毛利率计算的预计毛利额填入此行。5.第6行“不征税收入和税基减免应纳税所得额”:填报属于税法规定的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减计收入、所得减免、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金额。本行通过《不征税收入和税基类减免应纳税所得额明细表》(附表1)填报。6.第7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调减额”:填报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等相关规定,固定资产税收上采取加速折旧,会计上未加速折旧的纳税调整情况。本行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附表2)填报。7.第8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可在企业所得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8.第9行“实际利润额”: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 第9行=4行+5行-6行-7行-8行。 9.第10行“税率(25%)”:填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税率25%。10.第11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结果填报。第11行=9行×10行,且11行≥0。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适用不同税率时,第11行≠9行×10行。11.第12行“减免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本行通过《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填报。12.第13行“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填报纳税人本年度此前月份、季度累计已经预缴的企业所得税额,“本期金额”列不填写。13.第14行“特定业务预缴(征)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的特定业务已经预缴(征)的所得税额。建筑企业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按规定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企业所得税填入此行。14.第15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填报。15行“累计金额”列=11行-12行-13行-14行,且15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15.第16行“减:以前年度多缴在本期抵缴所得税额”:填报以前年度多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未办理退税,在本纳税年度抵缴的所得税额。16.第17行“本月(季)实际应补(退)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7行“累计金额”列=15行-16行,且第17行≤0时,填0,“本期金额”列不填。(二)按照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1.第19行“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填报上一纳税年度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本期金额”列不填。2.第20行“本月(季)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1)按月度预缴的纳税人:第20行=第19行×1/12。(2)按季度预缴的纳税人:第20行=第19行×1/4。3.第21行“税率(25%)”:填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25%税率。4.第22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本表相关行次计算填报。22行=20行×21行。5.第23行“减:减免所得税额”:填报按照税收规定,当期实际享受的减免所得税额。本行通过《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填报。6.第24行“本月(季)应纳所得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24行=第22-23行。(三)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第26行“本月(季)确定预缴所得税额”:填报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确定的本月(季)度应缴纳所得税额。(四)汇总纳税企业总分机构有关项目的填报1.第28行“总机构分摊所得税额”: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以本表(第1行至第26行)本月(季)度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总机构应当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并按不同预缴方式分别计算:(1)“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15行×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4行×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3)“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6行×总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上述计算公式中“总机构分摊预缴比例”:跨地区经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分摊的预缴比例填报25%;省内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总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按各省级税务机关规定填报。2.第29行“财政集中分配所得税额”: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以本表(第1行至第26行)本月(季)度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财政集中分配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并按不同预缴方式分别计算:(1)“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15行×财政集中分配预缴比例。(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4行×财政集中分配预缴比例。(3)“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6行×财政集中分配预缴比例。跨地区经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汇总纳税企业,中央财政集中分配的预缴比例填报25%;省内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财政集中分配的预缴比例按各省级税务机关规定填报。3.第30行“分支机构应分摊所得税额”: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以本表(第1行至第26行)本月(季)度预缴所得税额为基数,按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计算出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填报,并按不同预缴方式分别计算:(1)“按实际利润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15行×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2)“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平均额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4行×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3)“按照税务机关确定的其他方法预缴”的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第26行×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上述计算公式中“分支机构应分摊预缴比例”:跨地区经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填报50%;省内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分支机构应分摊的预缴比例按各省级税务机关规定执行填报。分支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中的“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额”填写本行。4.第31行“其中:总机构独立生产经营部门应分摊所得税额”:填报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设立的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按规定视同二级分支机构的部门,所应分摊的本期预缴所得税额。5.第32行“分配比例”: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填报依据《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确定的该分支机构的分配比例。6.第33行“分配所得税额”:填报汇总纳税企业的分支机构按分配比例计算应预缴或汇算清缴的所得税额。第33行=30行×32行。六、“是否属于小型微利企业”填报1.纳税人上一纳税年度汇算清缴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本年预缴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选择“否”。 2.本年度新办企业,“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符合规定条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选择“否”。 3.上年度“资产总额”和“从业人数”符合规定条件,应纳税所得额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的,预计本年度会计利润符合小微企业条件,选择“是”,预缴累计会计利润不符合小微企业条件,选择“否”。 4.纳税人第一季度预缴所得税时,鉴于上一年度汇算清缴尚未结束,可以按照上年度第四季度预缴情况选择“是”或“否”。本栏次为必填项目,不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选择“否”。七、表内表间关系(一)表内关系1.第9行=4行+5行-6行-7行-8行。 2.第11行=9行×10行。当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适用不同税率时,第11行≠9行×10行。3.第15行=11行-12行-13行-14行,且第15行≤0时,填0。 4.第17行=15行-16行,且第17行≤0时,填0。 5.第20行“本期金额”=19行“累计金额”×1/4或1/12。 6.第22行=20行×21行。 7.第24行=22行-23行。 8.第28行=15行或24行或26行×规定比例。 9.第29行=15行或24行或26行×规定比例。(二)表间关系1.第6行=《不征税收入和税基类减免应纳税所得额明细表》(附表1)第1行。2.第7行“本期金额”=《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附表2)第13行11列;第7行“累计金额”=《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附表2)第13行16列。3.第12行、第23行=《减免所得税额明细表》(附表3)第1行。4.第30行=《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中的“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额”。5.第32、33行=《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中与填表纳税人对应行次中的“分配比例”、“分配所得税额”列。
不对吧,你填的报表有问题呀,在填所得税报表时,填的都是累计数啊,如你申报2季度的所得税,那数据应是1—6月份的累计数啊,据你的情况,你申报显示的应是负数啊,不能单独填报本季度的数额啊…… 我看到了你补充说明的报表,你在本期金额栏你不要填的(要填也填累计数),你就填累计数就行了,你这样试一试,看系统能否通过,能通过就行啊,各地的申报系统有所不同,我是辽宁的,在我们这里根本就没有本期金额这一栏,就是一个累计数,因为所得税是按年计按季预缴的。(我计算了一下,你累计栏内的利润总额就是本期利润金额,而不是累计的实际利润额这就是系统默认的,如你还有疑问,再到税务局实际问一下吧)
第二季的企业所得税是以1至6月的累计数进行计算并缴纳。当1-6月的累计利润总额为负数的,则无需缴纳第二季度的所得税
比方:1-6月累计亏损280000,4-6月份合计盈利20000,申报表示意: “税款所属期间”填报为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 行次 项目 本期金额 累计金额 1 2 营业收入*1#1 3 营业成本*2#2 4 实际利润额20000-280000 5 税率(25%)25%25% 6 应纳所得税额50000 7 减免所得税额 8 实际已预缴所得税额 ---- 9 应补(退)所得税额--0说明:*1,*2分别填报4-6月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合计数与“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合计数;#1,#2分别填报1-6月利润表中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累计数与“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累计数。是否缴税看第9行“应补(退)所得税额”栏,因此,贵公司不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

文章TAG:舍得酒业酒业季度西安舍得酒业季度报

最近更新

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