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到底什么时候发明了酒,酒又是什么时候走进人类庆祝活动的,这笔者不知道。关于守岁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守岁”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中,“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待梦魂来”,孟浩然的《除夜有怀》,勾勒出寻常百姓守岁的场景,浸透着人间烟火气。
1、什么是守岁?守岁有什么寓意?
春节是一个守候芳华的不眠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除夕是春节最特殊、最神圣的时段,合家团聚,围炉守岁,共度良宵。守岁习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酒食相邀,呼“别岁”;长幼欢聚,祝颂完备,唤“分岁”;合家不眠,以待天明,谓“守岁”,“守岁”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杜甫的《杜位宅守岁》诗中:“守岁阿咸家,椒盘已烦花。
”唐宋诗词中留下了不少守岁的习俗线索,“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唐太宗李世民的《守岁》诗,展现了君臣与宫女欢度良宵的盛唐景象,“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待梦魂来”,孟浩然的《除夜有怀》,勾勒出寻常百姓守岁的场景,浸透着人间烟火气。
2、除夕守岁的意义是什么呢?
谢邀!守年,指的是人们在一年中的最后一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称熬夜,古时守年有两个含义:一是年长者守年叫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二是年轻人守年是为延长攵母寿命。这其有一个年的传说,在远古洪荒时代,“年”是一种凶恶怪兽,每三百六十五天到天黑后要吃一个人,这天晚上,人们因凶吉未卜,置办的晚饭很丰盛,全家老小围在一起,喝酒吃饭和睦团圆,饭前要先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神灵保佑能平安度过这一夜。
3、2019年过年大家都会喝什么酒,大家觉得什么酒比较好喝?
春节是我国团圆的节日,每个家庭都会围炉守岁,餐桌上自然少不了各色美酒,在节日气氛中,饮酒微醺,更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情趣。在我国古代,早就有过春节的习俗,而美酒更是文人墨客笔下不可或缺的佳品,至于到底什么时候发明了酒,酒又是什么时候走进人类庆祝活动的,这笔者不知道。就知道从很早的时候起,古诗词中总少不了这个酒字,
在晋代,出了一个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是回乡务农,与诗酒菊花为伴。到了唐朝,出了一个诗仙李白,就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霸气与潇洒,酒之于李白,就好像是天生的伴生物,有李白不可无酒,有酒才有那些飘逸奇峻的诗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到了宋代,苏轼也与酒有不解之缘,不是“把酒问青天”,就是“一樽还酹江月”,
更有一位女中豪杰李清照,早年的词作,多一半是在半醉半醒中完成的。醉酒之后,虽“浓睡不消残酒”,要么就是喝醉了,“误入藕花深处”,然后“惊起一滩鸥鹭”。更有“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的潇洒与写意,但是如果要说到节日饮酒一事,好像就是一件更寻常的事情。但是奇怪的是,古诗词中并不多见,笔者只知道有孟浩然一首《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如果春节饮酒,当以我国传统的白酒为上,中国的节日,中国的宴席,自然首选我国白酒。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酒类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以前酒桌上,就有“三盅全汇”(白酒、果啤酒)的说法。
4、你们那里除夕夜有没有守岁的风俗呢?守岁的时候一般都干些什么呢?
湖南是有守岁习惯的,小时候守不住,七十年代参加了工作,只要不加班,姊妹们聚在父母那里(平常住厂单身宿舍)通晚玩自制的木老壳(骨牌)一毛钱一don,那时无扑克,更无麻将。玩得十分开心,父母也十分高兴,零时还要煮东西给儿女们吃,O五年姊妹们还玩过一个通宵,平均年龄在50岁,是二哥女儿作东,选了一个五星宾馆,从三十到初二,家庭成员有20多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