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知识 > 清香型和浓香型茶叶的区别,清香型铁观音与浓香型铁观音 区别

清香型和浓香型茶叶的区别,清香型铁观音与浓香型铁观音 区别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07 16:37:16 编辑:美酒知识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清香型铁观音与浓香型铁观音 区别

清香型铁观音以“鲜,香,韵,锐”为突出。制作过程主要轻摇轻发酵,成茶品质色泽显绿,香气高强。花香鲜爽,鲜香,酸香。茶汤黄绿,清沏明亮,口感纯正,鲜,香有回甘有刺激清锐的感觉。 浓香型铁观音制作工艺以“茶为君,火为臣”温火慢烘,制作以传统制法重摇重发酵为主,成茶品质外形肥壮,紧结,色泽砂绿,油润,香气纯正,甜香,蜜香,兰花香,汤色金黄或深金黄。滋味醇厚,音韵明显,叶底有余香,可多次冲泡,茶性温和,回甘生津快。 那你说的应该是韵香型的茶叶。韵香型茶叶是传统正味茶叶制法基础上在经过120度烘焙十小时左右,提高茶叶香气,滋味醇厚,米香,有自然火香(炭焙的有炭香,)成茶品质“浓。韵,润,特”即香气高,回甘好,韵味足,特别香气

清香型铁观音与浓香型铁观音 区别

2,铁观音浓香和清香的区别

清香型的干茶是翠绿的,比较清淡一些,兰香高幽、鲜爽甘醇,冷藏为宜,天赐露;浓香型的干茶是砂绿的,颜色比较深,烘培过的,口感较重,茶性温和,温胃健脾。
清香型:属于流行性的轻发酵茶叶,“清汤绿水”就是清香型铁观音最具的代表性了,也是适合市场口感的茶叶。清香型茶叶强调的是清汤、鲜度和市场上现在流行的“歪酸”、“青酸”就是这一清香型茶叶的代表 。叶子的成色好,叶子翠绿,这样子叶子就极具欣赏性,香气一拿就可以拿香了,看上去跟刚采摘下来时一样 ,冲泡出来清汤绿水,无枝无沫,香高味纯,很适合欣赏的。适合喜欢清淡口感,欣赏茶色的朋友品尝的。清香型的茶叶使用轻发醇要求的火候较轻,茶叶中的水份保持也较多一点,口感属于轻淡型的,适合日常冲泡和欣赏的,茶叶一般可冲泡5-12次左右,主要是由茶叶的质量来决定。还得提到的一点需要冷藏哟,这样子的保鲜度更好。 浓香型:属传统半发醇的安溪铁观音茶,适合资深茶友饮用,因为口感较重,叶子的成色看上去在绿色的茶叶后面还有轻黑和微黄的叶子,也就是成色不是最好,但是口感是最纯正的,深金黄色的汤水是浓香型茶叶的代表哟。传统制法的铁观音茶要求的半发酵时间较长较重,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的感觉是醇厚甘爽,意思就是正。温馨提示:传统浓香的具有醇厚,具有医学上讲到的暖胃、降血压、血脂、减肥的功效,很适合现在应酬多,饮食结构不合理的,肠胃有小毛病、血脂血压高,感觉自己身体发胖的朋友饮用。我们自己经常喝的就是传统浓香的茶叶,还有陈茶的。传统铁观音放置时间长了成为老茶后,经过再烘烤,炭焙等深加工程序,口感、保健功效等更显著。

铁观音浓香和清香的区别

3,清香型铁观音和浓香型铁观音有何不同

安溪铁观音的主要分类: 一 清香型铁观音 清香系列产品:本产品为中国名茶安溪铁观音的高档产品,原料均来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具有“鲜、香、韵、锐”之综合特征。香气高强,浓馥持久,花香鲜爽,醇正回甘,观音韵足,茶汤金黄绿色,清沏明亮。口、舌、齿、龈均有刺激清锐的感受,产品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盖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 温馨提示:宜用山泉水,矿泉水或纯净水冲泡,泡饮效果最佳。 二 浓香型铁观音 浓香系列产品:本产品以传统工艺“茶为君,火为臣”制作的铁观音茶叶,使用百年独特的烘焙方法,温火慢烘,湿风快速冷却,产品“醇、厚、甘、润”,条型肥壮紧结、色泽乌润、香气纯正、带甜花香或蜜香、粟香,汤色深金黄色或橙黄色,滋味特别醇厚甘滑,音韵显现,叶底带有余香,可经多次冲泡。茶性温和止渴生津,温胃健脾。 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盖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 三 韵香型铁观音 韵香系列产品特色:本产品制作方法是在传统正味做法的基础上再经过120℃左右烘焙10小时左右,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原料均来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经过精挑细选、传统工艺精制拼配而成。茶叶发酵充足,传统正味,具有“浓、韵、润、特”之口味,香味高,回甘好,韵味足,长期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盖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 此款韵香型铁观音是经过高级制茶师亲自炒制的,香气与轻发酵的不一样.米香味道,口感偏重,汤水金黄色。适合人群:1.超过30岁的中年人或年长者。2.口感较重者较合适。3.胃不好不宜喝青茶者。 温馨提示:传统韵香的具有醇厚,具有医学上讲到的暖胃、降血压、血脂、减肥的功效,很适合现在应酬多,饮食结构不合理的,肠胃有小毛病、血脂血压高,感觉自己身体胖的朋友钦用。 优点:不必放入冰箱可长期保存,耐泡。胃寒者更合适,也更去火。 缺点:没有了清香型原来铁观音的香气,口感饱实,偏重。 区分: 现在对于浓香型和清香型铁观音还没有明确的文字概括其定义,但通过两种类型茶叶的茶色、茶香、茶汤等的不同可以加以判断。 清香型与浓香型的铁观音成品茶其外形及香气截然不同,独具一格。浓香型铁观音属于传统茶,清香型铁观音属于创新茶。 浓香型:“绿叶红镶边”是浓香型铁观音的明显特征(即茶叶泡开后茶叶边缘会泛红色),茶条曲卷、肥壮圆结、重实匀整、色泽油亮砂绿,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呈稠面光泽,兰花香明显,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香气浓烈。 清香型:茶叶外形明显有“三绿”,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茶外形为球形或半球形,冲泡后清香清淡、高雅、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叶底柔软。
做法不一样,正常的铁观音条形看起来是绿色的都是清香型的。浓香型的铁观音是经过高温再次烘培,或是用木炭烘培的,它是乘黑红色的。很多人误以为香气浓的就属于浓香型的
您好;清香型的铁观音入口比较清淡、但不失有一种茶叶的芳香此茶应慢慢品味、适合提供当官的人喝,而浓香型铁观音入口润、滑,味比较重、此种茶叶比较适合提供给商业人士。

清香型铁观音和浓香型铁观音有何不同

4,浓香安溪铁观音和清香安溪铁观音的最大区别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 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 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湾茶叶企业进入内 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 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相应地,运用传统的初制技术生产的 乌龙茶,则称为“浓香型”乌龙茶。大陆“清香型”乌龙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争议就一直不断,不 少茶人、茶商、茶叶专家都视之为“另类”、“舶来品”,甚至抛出论断“不出三五年,就退出市场 自生自灭”,更有甚者从“血统理论”上进行排斥、贬损。“清香型”乌龙茶要不要发展?这个话题 ,一度在海峡两岸三地茶业界盛传不衰。本文试图就“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作些比较 ,以求教方家。 一、“清香型”乌龙茶的由来 “清香型”乌龙茶,又称“台式”乌龙茶。在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1990年在安溪诞生 了福建省第一家经营茶叶的台资企业。截至2004年底,安溪境内共有台资茶叶企业25家。目前,福建 省内台商投资的自产自销型、自产兼收购型、纯收购型以及茶叶产销与茶机结合经营的茶叶企业,共 有50家。这些台资茶叶企业凡涉及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无一不以“清香型”乌龙茶作为当家品种。 二、“清香型”乌龙茶与传统乌龙茶的品质差异 “清香型”乌龙茶产制技术自成一格,其外形及香气与传统乌龙茶截然不同,比起福建传统“绿 叶红壤边”的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 。其外形为球形或半球形,冲泡后在杯中显现茶蕾造型,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嫩香回甘, 叶底柔软。如冻顶乌龙茶,外形呈半球形,条索紧结,干茶色泽为墨绿带油光,香气清香扑鼻,滋味 浓厚新鲜,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而汤色蜜黄澄清明亮。 以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包括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传统工艺的铁观音、广东凤凰 单枞等。武夷岩茶外形粗壮,条索扭曲紧结,匀整;叶面呈蛙皮状沙粒白点,俗称“蛤蟆背”;色泽 青褐油润,俗称“宝光”;净度佳,不带过嫩梗和过老叶;茶汤香气浓烈,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 味浓醇清洁,生津回甘;虽浓饮而不见苦涩,这种特色被赞为“岩骨花香”,俗称“岩韵”;汤色深 橙黄或黄色,清流澈艳丽,叶底、叶张中央为江浅黄绿色。 闽北水仙条索紧结沉重,色泽油润暗沙绿;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 ;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 橙黄;叶底厚软,呈“三红七绿”状。安溪铁观音茶条卷曲、肥壮圆结、重实匀整、色泽油亮沙绿, 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呈绸面光泽;内质“音韵”独特,兰香馥郁 ;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广东凤凰单纵外形条索壮直,紧结匀整;色泽灰褐油润有光泽,似鳝鱼色;香高持久,具天然花 香;滋叶浓醇鲜爽;汤色明亮显黄;叶底鲜嫩,均带红镶边,饮后回甘,耐冲泡。 三、“清香型”乌龙茶和“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群体比较 据茶叶市场调查人员透露,“清香型”乌龙茶消费人群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青年为主,21- 35岁这个年龄层的比例较大,而且女性又比男性多;二是知识分子居多;三是消费者爱在专卖店买茶 ,这主要是因为专卖店茶叶价格适宜,质量可靠,服务周到。 “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人群以老顾客为主,这批消费者对“浓香型”乌龙茶情有独钟,且他们 大多事业有成,有钱有闲,有文化素养,消费力极强。目前,武夷岩茶的市场价格一般最低价为每 500克500元,其中大红袍的最高价甚至高达每500克8800元。这种价格走势,显示了“浓香型”乌龙 茶的强大市场潜力。 四、乌龙茶“清香型”与“浓香型”的技术界定 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与绿茶 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影响乌 龙茶“制造香”的主要因素为:做青、包揉和烘焙。 1、做青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都 要求太阳晒青。因“清香型”乌龙茶做青程 度较轻,如不经太阳晒青,则清香难显。相对传统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晒青程度属中度偏 轻,失水率以8%-12%为宜。一般下机前经晾青翻拌3次,下机做青2次,室温20-22度,相对湿度70%。 武夷岩茶,一般做青8-10次,历时6-8小时,做青在室内进行,室温24-26度,相对湿度80%-85%,当 室温低于20度时要加温。 2、包揉 在“清香型”乌龙茶包揉造型工艺中,总围绕着保鲜保绿,快速成形这条主线,所形成 的绿豆状外形,比起传统安溪乌龙茶蜻蜓头和武夷岩茶的粗壮条索形,具有较好的商品外观和较高的 鉴赏价值。 3、烘焙 烘焙是乌龙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传统安溪乌龙茶也有补火工艺,但补火是为了干燥。“ 清香型”乌龙茶文火慢焙是为了使成品香气敛藏,增进茶香,弥补做青较轻、甜香不显之缺点,所以 又叫“烘焙提香工艺”。广东潮汕及闽南等地区偏爱茶叶焦糖香,应相对提高烘焙温度,延长烘焙时 间。“浓香型”乌龙茶的典型代表武夷岩茶,烘焙分毛火和足火。毛火要求高温快速烘焙,提高滋味 醇度,发展香气和加深汤色;足火是通过热化作用,连续长时间文火慢焙,不单是去水保质,且对增 进汤色,提高滋味醇度,促进茶香,均有很好的效果。 五、乌龙茶是世界茶叶市场的“明目之星” 从市场角度分析,“清香型”乌龙茶要不要发展,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因为它已经在发展 ,而且还将继续发展。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这一年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达7.8万吨,其中“清香 型”乌龙茶产量达5.2万吨,占全省乌龙茶总产量的66.7%。“清香型”乌龙茶消费地域、消费人群的 急剧增长,让所有茶业从业人员都直观地感觉到了“清香型”乌龙茶产业所蕴藏的巨大空间。应该说 ,“清香型”乌龙茶传承和发展了福建安溪乌龙茶传统工艺特点,增创了乌龙茶花色品种,更适合于 工厂化、机械化批量生产,是乌龙茶生产流通领域的一次大改革,它对于茶农增收、茶产业国际化经 营、海峡西岸乌龙茶经济带建设,无疑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清香型” 乌龙茶已经得到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对于作为“浓香型”乌龙茶典型代表的武夷岩茶,福建茶界也一样充满信心。武夷岩茶在2000年 获得原产地保护,就是一个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早在1998年,武夷岩茶母树大红袍就拍出20 克16.8万元的天价,2005年又拍出20克20.8万元的“茶王”价。这个价格,体现了武夷岩茶的精良品 质、文化底蕴和品牌价值。母树大红袍的拍卖事件,连续7年都轰动海内外,就说明了“浓香型”乌 龙茶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浓香型”乌龙茶应有的价格。特别是武夷山以“双遗”的文化力量来推 动和促进茶经济,为武夷岩茶的发展拓展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强的后发优势。

5,铁观音清香和浓香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很简单 两句话就能解决 清香型的铁观音口感比较清淡,香气高长。 浓香型的铁观音口感比较醇厚略带微甜,重回甘。
浓香的茶汤颜色呈现金黄色 偏深 味道比较重 但是香气没有清香型高远 清香的茶汤颜色绿绿清清 呈现淡绿色 味道比较清淡 但是香气比较好
茶叶放得少时,泡的茶就是清香。茶叶放得多时,泡的茶就是浓香。不信你试试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湾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相应地,运用传统的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则称为“浓香型”乌龙茶。大陆“清香型”乌龙茶从诞生的那一刻起,争议就一直不断,不少茶人、茶商、茶叶专家都视之为“另类”、“舶来品”,甚至抛出论断“不出三五年,就退出市场自生自灭”,更有甚者从“血统理论”上进行排斥、贬损。“清香型”乌龙茶要不要发展?这个话题,一度在海峡两岸三地茶业界盛传不衰。本文试图就“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作些比较,以求教方家。 一、“清香型”乌龙茶的由来 “清香型”乌龙茶,又称“台式”乌龙茶。在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1990年在安溪诞生了福建省第一家经营茶叶的台资企业。截至2004年底,安溪境内共有台资茶叶企业25家。目前,福建省内台商投资的自产自销型、自产兼收购型、纯收购型以及茶叶产销与茶机结合经营的茶叶企业,共有50家。这些台资茶叶企业凡涉及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无一不以“清香型”乌龙茶作为当家品种。 二、“清香型”乌龙茶与传统乌龙茶的品质差异 “清香型”乌龙茶产制技术自成一格,其外形及香气与传统乌龙茶截然不同,比起福建传统“绿叶红壤边”的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具有明显的“三绿”特点:即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其外形为球形或半球形,冲泡后在杯中显现茶蕾造型,香气清香持久,茶汤明亮见底,嫩香回甘,叶底柔软。如冻顶乌龙茶,外形呈半球形,条索紧结,干茶色泽为墨绿带油光,香气清香扑鼻,滋味浓厚新鲜,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韵味强,而汤色蜜黄澄清明亮。 以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包括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传统工艺的铁观音、广东凤凰单枞等。武夷岩茶外形粗壮,条索扭曲紧结,匀整;叶面呈蛙皮状沙粒白点,俗称“蛤蟆背”;色泽青褐油润,俗称“宝光”;净度佳,不带过嫩梗和过老叶;茶汤香气浓烈,胜似兰花而深沉持久;滋味浓醇清洁,生津回甘;虽浓饮而不见苦涩,这种特色被赞为“岩骨花香”,俗称“岩韵”;汤色深橙黄或黄色,清流澈艳丽,叶底、叶张中央为江浅黄绿色。 闽北水仙条索紧结沉重,色泽油润暗沙绿;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 ;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呈“三红七绿”状。安溪铁观音茶条卷曲、肥壮圆结、重实匀整、色泽油亮沙绿,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汤色金黄,清澈明亮;叶底肥厚,呈绸面光泽;内质“音韵”独特,兰香馥郁;滋味醇厚甘鲜,回味悠长,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广东凤凰单纵外形条索壮直,紧结匀整;色泽灰褐油润有光泽,似鳝鱼色;香高持久,具天然花香;滋叶浓醇鲜爽;汤色明亮显黄;叶底鲜嫩,均带红镶边,饮后回甘,耐冲泡。 三、“清香型”乌龙茶和“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群体比较 据茶叶市场调查人员透露,“清香型”乌龙茶消费人群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以青年为主,21-35岁这个年龄层的比例较大,而且女性又比男性多;二是知识分子居多;三是消费者爱在专卖店买茶,这主要是因为专卖店茶叶价格适宜,质量可靠,服务周到。 “浓香型”乌龙茶的消费人群以老顾客为主,这批消费者对“浓香型”乌龙茶情有独钟,且他们大多事业有成,有钱有闲,有文化素养,消费力极强。目前,武夷岩茶的市场价格一般最低价为每500克500元,其中大红袍的最高价甚至高达每500克8800元。这种价格走势,显示了“浓香型”乌龙茶的强大市场潜力。 四、乌龙茶“清香型”与“浓香型”的技术界定 采用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气特征。乌龙茶的加工方法综合了红茶与绿茶加工方法的优点,兼有半发酵与炒制的过程,成茶带有花香、果香,一般称之为“制造香”。影响乌龙茶“制造香”的主要因素为:做青、包揉和烘焙。 1、做青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都 要求太阳晒青。因“清香型”乌龙茶做青程度较轻,如不经太阳晒青,则清香难显。相对传统安溪乌龙茶,“清香型”乌龙茶晒青程度属中度偏轻,失水率以8%-12%为宜。一般下机前经晾青翻拌3次,下机做青2次,室温20-22度,相对湿度70%。武夷岩茶,一般做青8-10次,历时6-8小时,做青在室内进行,室温24-26度,相对湿度80%-85%,当室温低于20度时要加温。 2、包揉 在“清香型”乌龙茶包揉造型工艺中,总围绕着保鲜保绿,快速成形这条主线,所形成的绿豆状外形,比起传统安溪乌龙茶蜻蜓头和武夷岩茶的粗壮条索形,具有较好的商品外观和较高的鉴赏价值。 3、烘焙 烘焙是乌龙茶的最后一道工序。传统安溪乌龙茶也有补火工艺,但补火是为了干燥。“清香型”乌龙茶文火慢焙是为了使成品香气敛藏,增进茶香,弥补做青较轻、甜香不显之缺点,所以又叫“烘焙提香工艺”。广东潮汕及闽南等地区偏爱茶叶焦糖香,应相对提高烘焙温度,延长烘焙时间。“浓香型”乌龙茶的典型代表武夷岩茶,烘焙分毛火和足火。毛火要求高温快速烘焙,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和加深汤色;足火是通过热化作用,连续长时间文火慢焙,不单是去水保质,且对增进汤色,提高滋味醇度,促进茶香,均有很好的效果。 五、乌龙茶是世界茶叶市场的“明目之星” 从市场角度分析,“清香型”乌龙茶要不要发展,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因为它已经在发展,而且还将继续发展。根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这一年福建省乌龙茶总产量达7.8万吨,其中“清香型”乌龙茶产量达5.2万吨,占全省乌龙茶总产量的66.7%。“清香型”乌龙茶消费地域、消费人群的急剧增长,让所有茶业从业人员都直观地感觉到了“清香型”乌龙茶产业所蕴藏的巨大空间。应该说,“清香型”乌龙茶传承和发展了福建安溪乌龙茶传统工艺特点,增创了乌龙茶花色品种,更适合于工厂化、机械化批量生产,是乌龙茶生产流通领域的一次大改革,它对于茶农增收、茶产业国际化经营、海峡西岸乌龙茶经济带建设,无疑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既然“清香型”乌龙茶已经得到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 对于作为“浓香型”乌龙茶典型代表的武夷岩茶,福建茶界也一样充满信心。武夷岩茶在2000年获得原产地保护,就是一个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早在1998年,武夷岩茶母树大红袍就拍出20克16.8万元的天价,2005年又拍出20克20.8万元的“茶王”价。这个价格,体现了武夷岩茶的精良品质、文化底蕴和品牌价值。母树大红袍的拍卖事件,连续7年都轰动海内外,就说明了“浓香型”乌龙茶强大的生命力,体现了“浓香型”乌龙茶应有的价格。特别是武夷山以“双遗”的文化力量来推动和促进茶经济,为武夷岩茶的发展拓展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和较强的后发优势。 如果单纯从商业角度上说,“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的竞争,不应该分出你我,而应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通过合理化的良性竞争 ,共同把乌龙茶市场撑大,实现共赢或多赢。发展是硬道理,特别是随着海峡两岸茶业合作向纵深推进,乌龙茶经济带呼之欲出,作为后起之秀的“清香型”乌龙茶与老当益壮的“浓香型”乌龙茶都将是世界茶叶市场的“明目之星”。
我来简单的说下吧! 清香和浓香的区别:清香是现代工艺,轻发酵,保持清绿的茶色和清爽的口感! 浓香属于传统工艺,中发酵,茶色暗乌绿,口感醇和! 好的铁观音要求很高,也不是高价的铁观音就一定好,要看原料和炒茶人的手艺,我个人比较喜欢浓香型,有一种悠扬的香醇感!

文章TAG:清香型浓香浓香型茶叶清香型和浓香型茶叶的区别区别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