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知识 > 临沂那里有收老酒的,我是临沂莒南的问一下哪里有收购酒糟的

临沂那里有收老酒的,我是临沂莒南的问一下哪里有收购酒糟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2-10 17:58:22 编辑:美酒知识 手机版

1,我是临沂莒南的问一下哪里有收购酒糟的

县城

我是临沂莒南的问一下哪里有收购酒糟的

2,临沂哪里有回收酒的

在沂蒙路和砚池街交汇往西去,路两边都是回收酒烟卡的
农业学大寨七八年的酒收购的话多少钱
羲之故居 门口那一条街都是
这个太多了,大路边上都有
有啊

临沂哪里有回收酒的

3,红楼梦中的好词

(简答)蘅芷清芳、顾恩思义、旷性怡情、万象争辉、凝晖钟瑞、世外仙源、有凤来仪、杏帘在望、姹紫嫣红、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闲愁万种、魂消香断、刻骨铭心、神痴心醉、
最经典的就是黛玉的葬花辞 还有模仿春江花月夜的那首叫啥的?对不起呵!时间长我忘记了 建议你把葬花辞背下来 这首真的很美 我曾经就背过 不过现在忘掉了一些  

红楼梦中的好词

4,竹林七贤是哪七个人他们各自的详细资料又是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 、阮咸 其中,最著名的是嵇康,是当时的大文学家,音乐家,相关的故事还有《广陵散》,孙登啸,《与山巨源绝交书》等。还有刘伶,曾大醉七天,著有《酒德颂》。生活在当时的名士很多,比如竹林七贤,建安七子,还有三国里提到过的司马徽,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黄承彦等都是著名的隐士。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合称“竹林七贤”,事迹略
 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的合称,成名年代比“建安七子”晚一些。七人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态度不同于建安七子,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其中,嵇康的成就最高。
【嵇康(224—263)】  三国时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州西南)人,字叔夜。虽家世儒学,但学不师授,唯好老、庄之说。与魏宗室婚,官至中散大夫,故又称嵇中散。崇尚自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论》,倡「越名教而任自然」。与王戎、刘伶、向秀、山涛、阮咸、阮籍等人交游甚密,被称为「竹林七贤」。后因与山涛志趣不同,山涛将去官,举以自代,遂作书与涛绝交;又因与钟会有隙,被谮于大将军司马昭,年四十遭杀害。嵇康善鼓琴,以弹《广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以鲁迅辑校《嵇康集》为精善。 【阮籍(210-263)】  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字嗣宗,竹林七贤之一。陈留尉氏(河南开封)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征、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另据史料记载,魏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山涛(205—283)】  字巨源,「竹林七贤」之一。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孤,家贫。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山涛将离选职,欲召嵇康代之,嵇康致书与之绝交。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司马师执政后,欲倾心依附,被举秀才,除郎中,累迁尚书吏部郎。司马昭以钟会作乱于蜀,将西征,任涛为行军司马,镇邺。昭进爵晋公,涛主张以司马炎为太子。炎代魏称帝时,任山涛为大鸿胪,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出为冀州刺史,甄拔隐屈,搜访贤才三十余人。入为侍中,迁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之意旨,且亲作评论,时称《山公启事》。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后拜司徒,复固辞,乃归家。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 【向秀(约227-272)】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徙西南)人。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曾注『庄子』,“ 发明奇趣,振起玄风”,《秋水》、《至乐》二篇,注释未完而卒。后郭象“ 述而广之”,别为一书。向注早佚,现存《庄子注》,可视为向、郭二人之共同著作。他主张“ 名教”与“自然” 统一,合儒、道为一。认为万物自生自化,各任其性,即是“ 逍遥”,但“君臣上下” 亦皆出于“天理自然” ,故不能因要求“逍遥” 而违反“名教”。擅诗赋。其哀悼嵇康、吕安的《思旧赋》,情辞沉痛,有名世。 【刘伶】  字伯伦,沛国(今安徽宿县)人。「竹林七贤」之一,擅长喝酒和品酒。魏末,曾为建威参军。晋武帝泰始初,召对策问,强调无为而治,遂被黜免。他反对司马氏的黑暗统治和虚伪礼教。为避免政治迫害,遂嗜酒佯狂,任性放浪。一次有客来访,他不穿衣服。客责问他,他说:「我以天地为宅舍,以屋室为衣裤,你们为何入我裤中?」他这种放荡不羁的行为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否定。唯著〈酒德颂〉一篇。 【阮咸】  西晋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字仲容。“竹林七贤” 之一。阮籍之侄, 与籍并称为“大小阮” 。历官散骑侍郎,补始平太守。为人旷放,不拘礼法。善弹直颈琵琶,直颈琵琶后改称阮咸,简称阮。【王戎(234—305)】  字冲,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幼颖悟,神采秀彻。善清谈,与阮籍、嵇康等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他是「七贤」中最庸俗的一位。晋武帝时,历任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进爵安丰县侯。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等职。惠帝时,官至司徒。戎苟媚取宠,热衷名利,立朝无所匡谏。性极贪吝,田园遍及诸州,聚敛无已,每自执牙筹,昼夜算计,恒若不足。戎家有好李,常卖之,但恐别人得种,故常钻其核而后出售,因此被世人讥讽。
山涛、沅籍、沅咸、向秀、刘玲、稽康、王戎。

5,鸡肉的做法有几种

江南版辣子鸡丁材料:鸡胸肉200克,大葱2根,干红辣椒5根,花椒1勺,油盐酱醋糖,生粉,胡椒粉做法:1)鸡胸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放少许盐、胡椒粉,生粉1勺,色拉油1勺抓匀,腌制20分钟。2)大葱、辣椒(去籽)也切成1厘米左右长。3)锅里热油,先下花椒大葱辣椒炒香,再下鸡肉翻炒,加白糖1勺,醋1勺,生抽1勺,翻炒1、2分钟即可起锅。注意:油温不要太高,特别是下鸡肉的时候,要再把火关小一点点,这样炒出来才嫩。辣椒花椒即麻又辣,大葱很香,鸡肉嫩滑,还有一点糖醋的味道,很适合想吃辣又不敢太吃辣的江南MM吃哦! 盐鸡芦笋材料:芦笋4到5根,鸡胸肉1片,新鲜香菇4朵,胡萝卜若干调味:色拉油,酒,盐,胡椒粉,麻油,生粉做法:1)盐鸡:将鸡胸肉用2小勺盐涂抹,腌制一晚。然后冲洗干净,用4到5杯水加2汤勺料酒和姜葱若干煮40到50分钟。鸡汤保留。2)芦笋要轻轻削去杆上的硬皮,然后切成寸长。鸡肉手撕成鸡丝。胡萝卜切寸长的细丝,香菇去蒂切成薄片。3)热油炒胡萝卜和香菇,再下芦笋和鸡丝炒,加料酒1汤勺,盐1/2小勺调味后,加鸡汤半杯,稍煮。4)最后,胡椒粉少许,麻油1小勺调味。生粉1勺兑1少水做成水淀粉倒入勾芡大火收汁即可。奶油煮鸡本来以为中国人的嘴不会太习惯奶油煮的菜,但是美食无国界,好吃的东西就是好吃。再说这不是纯粹的奶油,有白葡萄酒,果醋,胡椒,还有洋葱的香味。这几个调料相得益彰,互相配合,让舌头感动!材料:鸡肉100克(可以是腿肉、胸肉),洋葱少许,胡萝卜少许,新鲜淡奶油3/4杯,白葡萄酒1/4杯,果醋1/4杯,黑胡椒粉,盐,生粉,黄油,色拉油配料:迷你西红柿做法:1)鸡肉片成两块,抹上少许盐、胡椒粉和生粉(用面粉最好,拉拉没有,只好将就了)。洋葱切薄片,胡萝卜切细丝。2)平底锅热1勺色拉油,煎鸡肉,有皮的,皮朝下。注意用火,不要煎焦。两面换着煎,几分钟后将鸡肉取出。3)平底锅热1勺黄油,炒洋葱,变软后再加胡萝卜炒。加点盐和黑胡椒粉调味,再加白葡萄酒和果醋,放入鸡肉小火煮5、6分钟。然后将鸡肉取出。4)这时加淡奶油,煮1、2分钟后,将鸡肉再加入,把已经变稠的汁裹上。5)装盘后,用迷你西红柿烫水剥皮装饰。泰风椰奶鸡材料:去皮鸡胸肉100克,青椒1个,红尖椒1个,洋葱1/2个,大蒜1瓣,椰浆1/2杯,油盐胡椒粉做法:1)将鸡肉切稍大块,撒点盐和胡椒粉抹匀,先放一边2)大蒜切薄片,青椒去籽后切细条,洋葱也切细条,红尖椒斜着对半切,也去掉籽3)平底锅热油,放大蒜、红尖椒炒,然后放洋葱、鸡肉翻炒一会儿,稍久4)然后加青椒,水1/2杯,椰浆1/2杯,一起煮3、4分钟5)最后放盐和胡椒粉调整味道起锅,装饰上荷兰芹就可以了!鸡茸藕夹材料:莲藕1段,去皮鸡胸肉100克,洋葱1/4个,姜盐胡椒粉生抽,生粉,鸡蛋1个浇汁料:原味鸡汤1/2杯,白糖2汤勺,生抽2汤勺,料酒1汤勺,水淀粉1勺做法:1)藕削皮切片,放入醋和酒的汁里稍腌2)洋葱切碎末,用黄油炒出香味(不炒也可)。姜2片切碎末。鸡蛋打碎。3)鸡肉打茸(拉拉正好有碎肉机,没有的话,也可买市贩的肉糜替代)。加入洋葱末、姜末,蛋液,生粉1勺,生抽1勺,盐半小勺,撒些胡椒粉,搅拌均匀。往一个方向搅或摔打,会使肉糜更有弹性。(留一点蛋液)4)用两片藕夹住肉糜,边缘可拍些许生粉和蛋液。5)平底锅热油,油可稍多,将藕夹放入煎炸。中火偏小。煎好后可用厨房纸吸油后摆盘。6)再做一个浇汁:将浇汁料放入平底锅,混合溶解煮开,然后加水淀粉勾芡收汁。7)鸡肉茸有剩余,就做了几个丸子,一起煎好。在做浇汁的时候,一起煮了煮。竟然出乎意料的好吃!新疆大盘鸡所用的材料:1、整鸡一只(约2公斤左右,最好是土鸡),洗干净并剁成同样大小的块状;2、土豆(又叫洋竽)三、四个,喜欢吃土豆的话可以多几个,把土豆去皮并切成滚刀块,不要太薄,用清水冲掉土豆的淀粉;3、青椒5、6个,切成大小差不多的斜块;4、红色朝天椒一把,生姜一整块并切成片状,大蒜4—5瓣并拍烂,豆瓣及白沙糖各2—3汤匙,大葱切成段状,花椒、味精、咸盐备用,啤酒1瓶;5、皮带面。  新疆大盘鸡烹饪步骤:  1、把油倒入锅中,等油热后将花椒下锅,炸出香味后捞出; 2、将白沙糖下锅并慢慢搅动,到白沙糖烧化出现焦黄色; 3、将鸡块倒入锅内,并大火翻炒片刻; 4、将生姜、朝天椒下锅与鸡一起翻炒,直到锅中没有水份,鸡块被油炸的出现金黄色; 5、加入豆瓣,再加入适当的食盐,快速翻炒几下,将豆瓣与盐翻匀; 6、倒入一些啤酒在锅中,并烧开; 7、将土豆倒入锅中,并与鸡块拌匀,先用大火炖6、7分钟,然后用小火炖10几分钟; 8、等土豆炖软时,下葱并翻匀(注意不要烧干啤酒,但啤酒也不能太多,锅中有点汤即可); 9、大约1分钟后,放入味精和大蒜,拌匀后就可以出另外:做皮带面时,面要和软一些,用塑料膜包好“醒”约20分钟(这样做出来的面条有“筋力”),醒好之后,要擀得又宽又薄,等大盘鸡吃的差不多时,下皮带面拌上吃。藕夹,藕香脆,鸡肉茸入味,两种不一样的口感交织在一起,一定要趁热吃哦。当然可以用猪肉用虾肉,都会很好吃的
沟帮子烧鸡 辽宁省沟帮子熏鸡已有近100年的历史,风味独特,驰名国内市场。 原料配方(按400只鸡计算): 胡椒粉50克 五香粉50克 香辣粉50克 豆蔻50克 砂仁50克 山奈50克 肉桂150克 白芷150克 桂皮150克 丁香150克 陈皮150克 草果100克 鲜姜250克 味精200克 香油1公斤另备白糖2公斤,老汤适量。如无老汤,各种调料用量加倍。 制作方法: 1.选料 选用一年生健康公鸡,屠宰后盘鸡整型,大致和烧鸡相同。 2.煮鸡 经整型后的鸡,先置于加好调料的老汤中略加浸泡,然后放在锅中,顺序摆好。用慢火煮沸2个小时,半熟时加盐(用盐量应根据季节和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定),煮至肉烂而连丝时搭勾出锅。 3.熏制 出锅后趁热熏制。将煮好的鸡体先刷一层香油,再放入带有网帘的锅内,待锅烧至微红时,投入白糖,将锅盖严2分钟后,将鸡翻动再盖严,再等2~3分钟后,即可出锅。 特点: 色泽枣红明亮,味道芳香,肉质细嫩,烂而连丝。 光棍鸡 “光棍鸡”是蒙阴地方名吃,以其独特风味,风靡沂蒙山区。创始人付泽明在蒙阴县城西岭开设炒鸡店,以烹制蒙山大公鸡为主,且口味鲜美、风味特殊吸引了大批食客。因炒鸡店工作人员全部是男士,取材又全是大公鸡,便将此菜戏称“光鸡”,此店即叫“光棍鸡店”。1995年,在国家工商局进行了商标注册。今临沂、济南、北京等地均有其分店。 原料: 草公鸡一只(约2000克),猪油70克,青椒50克,姜、葱、酱油、高汤、盐、味精、陈皮、八角、花椒等30多种药料各适量。 制法: 鸡宰杀洗净,改成劈柴块;葱切段、姜切片、青椒切片;勺放油煸姜片、葱段下鸡块炒至灰白色无水分时放酱油再炒至鸡块酱红色加入高汤、盐、药料等温火炖20分钟,待汤汁浓稠时下青椒、味精装盆即成。 特点: 色泽红亮、汁宽味浓、鲜香醇厚、药香浓郁。 白果鸡丁 原料:鸡脯肉400 克,白果100 克,鸡蛋一只,盐5克,糖3克,淀粉10克,葱、姜、料酒、香油、鸡汤各适量。   制法: 1、鸡脯肉切丁,加淀粉、鸡蛋清拌匀上浆;白果去壳,下油锅内炸熟捞出备用。   2、炒锅置旺火上,倒入植物油,下鸡丁滑散,随后下葱、姜、料酒、盐、糖、鸡汤及白果翻炒片刻,勾芡,点香油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每周1-2 次。 功效:敛肺,止咳、平喘。   功效分析:白果是木本植物银杏的果实,味甘、涩,有敛肺平喘、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咳嗽痰少、气喘及遗精等症, 常用于老年慢性咳喘等疾病。  但白果中的有效成分有一定的毒性,大量食用后可导致头晕、呕吐等中毒症状,因此应严格掌握其用量。   宜忌: 1、白果用量不宜过大,食用也不宜过频。   2、孕妇、儿童忌食  芝麻鸡 鸡肉切丝,加芝麻,韭黄,淋麻油,香脆爽口  巴国三菌烧鸡 巴国三菌烧鸡是巴国布衣野之风系列菜肴代表作之一,成菜鸡肉细嫩,鲜香离骨,三菌滑嫩爽口,咸鲜味厚,菌香扑鼻,具有浓郁的山野风味。 原料: 土仔公鸡、水发香菇、鸡切菌、牛肝菌、植物油、生姜、胡椒、味精、鸡精、盐、料酒、香油、大蒜各适量。 制作程序: 1、鸡洗净后改成小方块,下锅翻炒至吐油出香味时捞起,三菌洗净切片,氽水后,用清水漂起待用。 2、锅置火上,先下油将姜、葱炒香,再掺入鲜汤熬制,待出味后铹去姜、葱,放入炒好的鸡块,下胡椒、鸡精、盐、料酒、三菌、烧至鸡肉离骨时,放味精香油起锅即成。 操作要领: 1、三菌涨发要适度,用水氽煮洗净泥沙后反复用清水浸漂。鸡块大小要一致,三菌片厚薄也要一致,否则会影响成菜形状和口感。 2、烧制时汤要一次掺足,小火烧制,自然收汁,才会汁亮味浓。 营养特点: 香菇素有“菇中之王”、“蘑菇皇后”、“蔬菜之冠”的美称,不仅营养丰富,且能降压、降胆固醇、降血脂、防动脉硬化、防肝硬化等疾病。香菇防治癌症,已经用于临床治疗。鸡切菌与牛肝菌均属山中珍品,不仅味极鲜美,营养滋补作用亦很显著。鸡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且含不饱和脂肪酸也多,是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营养丰富的鸡肉配上三菌,使鸡肉的温和益气、补精填髓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也使三菌的营养与药用价值得到更好发挥 . 脆皮鸡 制作原料: 鸡1只(约80O克),麦芽糖4克,生粉50克,白醋100克,白卤水2500克,炸虾片25克,花生油200克。 烹饪方法: (1)将鸡去掉眼球,然后放入煮沸的白卤水中浸煮至熟,取出揩干; (2)将饴糖、生粉、白醋放在碗里,调成浆状,均匀地涂在鸡的外皮,挂在风凉处晾干; (3)将花生油放入锅中,旺火烧至七成热,然后用笊将鸡托着放入热油中,用勺舀油不断浇灌入鸡腔内,至变色,继续浇全身,直浇至大红色时为熟; (4)将熟鸡取出,斩成块,拼砌在盘上成鸡形;用炸虾片围在鸡的四周;食时以酱油淮盐为佐料。 特点: 皮色大红,肉质鲜美。 精玉露花雕鸡小腿   特色:鸡肉中有冰镇过的花雕酒味。   原料:鸡小腿20只、姜2片、盐1茶匙、胡椒粉少许、葱丝4汤匙、花雕酒4汤匙、鸡粉及砂糖各2茶匙、麻油1茶匙。   大厨支招:鸡小腿洗净备用,将姜、盐、胡椒粉下滚水中,加入鸡小腿以慢火煮15-20分钟;取出隔水放凉;将调料拌至均匀淋在鸡小腿上放入冰箱内6-8小时,取出后撒上葱丝即可食用。   食客印象:一桌完整的鸡宴中,还得配上清爽可口的酒香鸡小腿才算完美。由于在冰箱中放了6-8小时,这道菜特别适合在夏季品尝。海带炖鸡   原料:净鸡1只(约重1500克),水发海带400克。   调料:料酒、精盐、味精、葱花、姜片、花椒、胡椒粉、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   1、从菜场买来杀好的鸡,用热水洗净,剁成块;将海带洗净,切成菱形块。   2、锅内放入清水,将鸡块下入锅内,上火烧沸后撇去浮沫,转盛至紫砂锅内,加花生油、葱花、姜片、花椒、胡椒粉、料酒、海带块,炖烧2~3小时至鸡肉熟烂时,加入精盐、味精,烧至鸡肉入味,即出锅装汤盆。   小记提示:鸡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润泽肌肤,而海带含有丰富的碘,有软骨散结、乌发之功,清炖鸡大家就吃得多了,加入海带后,更营养有益,也不会觉得太油腻。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24 00:39 口水鸡 用料: 乌皮土仔公鸡1000克,花椒油10克,白糖10克,芝麻酱10克,姜蒜汁30克,麻油30克,葱花10克,料酒30克,熟白芝麻20克,熟油辣椒50克,红酱油10克,熟花生末25克,醋10克,味精25克。 制作方法: 1、将活鸡宰杀洗净,去脚和翅尖,入沸水中氽去血水,然后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锅中掺水烧到70摄氏度时放入鸡,下入葱节、姜片、花椒、料酒、精盐,煮到刚断生时起锅,放入冷汤中浸泡,待冷后捞起,斩切成条形装入凹形盛器中。 2、将红酱油、姜蒜汁、芝麻酱、熟油辣椒、花椒油、白糖、醋、味精、红油、麻油于碗中对成汁淋在鸡条上,撒上芝麻、末、葱花即成。 特点: 此菜主料选择十分讲究,一定要家养土仔公鸡,重在调味,佐料丰富,集麻辣鲜香嫩爽于一身。有"名驰巴蜀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州"的美称。回答人的补充 2009-07-24 00:44 贵妃鸡  原料:  上半节鸡膀150克,冬笋片、冬菇片60克,冰糖30克,水淀粉5克, 葡萄酒6克,酱油、黄酒、葱花、白糖、姜、味精、精盐适量,鸡汤200克。  做法:  1. 先将鸡膀用滚水漂去腥味,起油锅用冰糖炒至金黄色后,将鸡膀放入同炒30秒钟,再加黄酒、味精、葱、姜、酱油、盐及鸡汤,用文火焖15分钟左右(视鸡膀的老嫩决定)。  2. 取出葱姜,放入葡萄酒、糖及冬菇、冬笋片,再烧30秒钟,放水淀粉勾芡即可。乡巴佬草鸡  原料:  草鸡1只(约1500克),生姜60克,葱150克,陈酒100克,桂皮50克,陈皮、丁香30克,肉桂30克,蔻仁20克,山奈10克,茴香30克,山椒15克,小茴香10克,良姜20克,干辣椒适量。  做法:  (1)草鸡宰杀、煺毛、去内脏、斩去脚爪、嘴壳洗净。锅置火上,放菜油烧至5成热时,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  (2)姜洗净拍破;葱搅成汁;八角、桂皮、丁香、肉桂等香料分成2份用纱布装好成香料包,一起入锅加水煮2-3小时至香味透出;  (3)将炸好的鸡放入卤汤中烧沸,改用文火焖1小时,捞出。等卤汤冷却后,再将鸡放入汤中浸5小时至鸡表皮香脆即成。  特点:  色泽红亮,酥香无渣,麻辣味厚,芳香浓郁。  宫保鸡丁  原料:  嫩鸡脯150克,花生米50克,鸡慢1只,干淀粉6克,葱段、辣油、白 糖,酱油、湿淀粉、味精、精盐、黄酒、干辣椒、香醋适量。  做法:  1. 鸡脯肉除筋,开花刀,切成块形小丁,加鸡蛋白、干淀粉、精盐 调拌均匀,放入旺猪油锅氽一下,将油沥干。  2. 将干辣椒切成小丁形,放入旺油锅(最好用花生油,可增加香味)煎,煎至呈金黄色,将鸡丁放入一起炒10秒钟。 将葱段、黄酒、酱油、糖、醋、湿淀粉调和,倒入锅内炒拌数下,再将炒熟的花生放入翻几下,最后加些辣油起锅即可。  要点:  炒时火要旺一些  咖喱鸡块  原料:  肥嫩鸡肉500克,土豆150克,黄酒、精盐、咖喱油、味精、湿淀粉、猪油适量。  做法:  1.将鸡斩成3厘米大小的四方块。土豆切块,放入五成热的油锅内,炸至浮在油上,捞出待用。  2. 炒锅放旺火上,倒入白汤、鸡块、酒、烧至起沫。把沫捞掉,加入盐、味精,在旺火上烧滚,改用小火盖锅焖25分钟, 焖至鸡肉与骨稍有脱开,放入咖喱油、土豆,淋湿淀粉拌匀勾薄芡,推翻几下,使芡包牢鸡块,再放入油10克,略拌装盘即可。  要点:  淀粉要淋得少一些,要掌握好火候。

6,如何评论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并大量使用货币的国度之一,形制规范的商代"海贝币"的不断面世,即是实物证明。中国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金属铸币的国家,始见于西周晚期,后流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霸,列国并存,故当时的金属铸币因国别呈现为币制不一、品类繁多。秦兼并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铸行"半两"流通天下,但时间短暂。在中国货币史上,真正使金属铸币币制不二通行天下,实行中央王朝统一铸行,实从西汉武帝元狩五年(B. C118年)铸行"五铢"币到其彻底进行币制改革之后。  "五铢"币的统一铸行,彻底改变和基本消除了西汉王朝初年以来币制不一、铸行紊乱而带来的种种弊端,为汉武时期及之后的中央皇权统治和社会经济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本文试从西汉武帝统治措施中的统一币制之举,再行探究其因果,并就此略陈管见。  一、西汉初期币制状况  研究西汉武帝统一币制的因果,不得不先看西汉初期的币制状况。  秦并六国,国家暂趋统一,社会经济尚未恢复,秦末农民起义蜂起,强秦遂之国亡,继而楚汉相争,社会生产力严重衰退,经济凋敝,民生艰难。西汉初立,自天子至民间实景,史载:"汉兴,接秦之敝,诸候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1〕。 为了巩固初创的西汉王朝,挽救濒于崩溃的社会经济,自然成为汉初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高祖刘邦初定天下,既采取了较秦时尚为宽松的经济治理策略,其中很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在流通货币政策上采取了"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2〕的放铸措施。 此措施的制定,基于汉高祖对货币职能的片面认识,意为钱多既富,钱多便能很快恢复社会经济;加之统治者又意为放铸能取悦天下之民众。故汉初币制一改秦之半两币量,铸行薄如榆荚、重约"三铢"的"榆荚钱"。在铸行中既有官铸,亦有民铸,币重有别,形成了秦"半两"、汉"荚钱"纷杂并行局面。今从诸多出土实物资料中可得确证。就钱范看,山东地区除前人已著述者外,近年有1982年博兴县店子乡辛张村同时出土的十三件钱范中,既有"榆荚"范,也有"四铢半两"范,其中的"榆荚"范:"钱横径1.1、穿宽0.7厘米"〔3〕。又如该县1986 年贤城村出土的"榆荚"钱范,其Ⅰ式范:"钱模直径1.2,穿0.7厘米,钱面文刻半两二字"。其Ⅲ式范"钱模径最大不足0.6厘米,小的仅0.4厘米,穿宽有者仅0.2厘米"〔4〕。再如,莒县孙家庄子村1985年发现的"榆荚"钱范,其:"A型:半两钱范。……模径1.2厘米,钱模圆形方孔,方孔边长为0.7×0.7厘米。……从钱范的磨损程度可以看出,汉人用此范铸钱行之甚久"〔5〕。此地点同出的B型"榆荚"钱范,从文中拓本看,与A型范外径大小相似,而穿宽尺寸要大于A型范。  从上述几例近年出土的汉初钱范,可知既是同一地点出土的同类钱范,其钱模尺寸是不尽一致的,用此种钱范铸造的货币流通于市,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可想而知,史载曰:"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玉石万钱, 马一匹则百金"〔6〕。汉初社会中继而出现了"弃本逐末",对社会经济恢复十分不利的局面。  为了遏制"弃本逐末"局面发展,汉初统治者又采取重农抑商的对策,史载:"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农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7〕。这种抑商的对策,对重农固本虽起了一定作用, 但因对货币这一"特殊商品"本身职能的认识片面,纵民放铸,才是引起"弃本逐末"弊端之根源没有根本认识,虽采取重农抑商,但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治理,仅能医其表,而难治其里,正如史书所载:"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8〕。  西汉文帝时,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对因货币紊乱而引发的物价腾涨、弃本逐末日甚的社会弊端,采取了通货紧缩、大量减少货币流通量;对流通货币实施增重措施,改变流通货币的紊乱局面。  汉文帝改铸"四铢半两"的实物资料,近年也屡见出土,如博兴辛张村1982年出"榆荚"钱范时,同出"四铢半两"钱范五件、"榆荚"范和"四铢半两"合体范二件。就"四铢半两"范看,"钱模径2.2、穿宽0.6-0.7厘米。钱模的穿两边阴刻篆书半两二字"。其中的"榆荚"与"四铢半两"合体范,每件范体一面刻"榆荚"钱模,一面刻"四铢半两"钱模〔9〕。此地所见这批钱范,出土地点明确, 时代特征明显,尤其是"榆荚"与"四铢半两"合体范的发现,史料价值甚高,佐证了汉文帝时实行通货紧缩、币量改制的历史记载是可信的。  汉文帝时期虽有货币改制的措施,但在市面上却是"半两"、"榆荚"、"四铢半两"并行,故此时的货币紊乱仍没有得以根本好转。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渐趋恢复,社会商品经济较前发展,货币的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前所实施的通货紧缩及控制货币流通量的措施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所需,在汉文帝前元五年时,其货币从通货紧缩转而成为"除盗铸钱令,便民放铸"。此令诏行前后,曾有执政大臣已意识到此令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极大危害,提出:"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10〕的谏议,可惜未被文帝所采纳,故而各地官铸、民铸、盗铸活动大为泛滥。流通货币的骤增,表面看是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当时的实况却是"以美贸恶,以半易倍"〔11〕,"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12〕的牟取暴利行为日嚣。商业活动日繁,货币需求量大增,铸币有重利可图,加之"除盗铸钱令"诏行,致使社会中又重现了"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束褥,冶熔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13〕的"弃本逐末"局面。因便民放铸、私铸、资铸风行,流通货币中币质好、恶并行,币量轻、重相杂,"……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14〕,加剧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由于流通货币中出现的弊端,社会经济矛盾日益突出,危及西汉的政治统治。为缓和经济矛盾,重农固本,汉文帝曾数次下诏劝农归田,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道民之路,在於务本。……力田,为生之本也。"〔15〕在劝农归田的同时,对放铸之令时有收禁,或行币量改制,但铸币获利丰厚,虽有收禁,但结果则为:"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16〕。  西汉初期,货币混乱局面的形成,其弊难以根除,除了汉初统治者对货币本身存有片面认识所导致外,尚有统治阶层内部的诸多因素所致。汉高祖刘邦汲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17〕之鉴,为稳固其封建统治并藩屏中央王朝,"激秦孤立亡藩辅,故大封同姓以镇天下"〔18〕,前后九人封为各地封国诸候王。但后来封国发展则有违高祖本意,各地封国,大都地处关东,经济发展有优越的环境条件,另外封国诸候王全面掌握封国内官吏任免、赋税征收、货币铸行的权柄,为封国逐渐形成独立于中央王朝之外的"独立王国",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  随文景时期社会经济的渐为恢复和有所发展,各地封国的经济势力也日益膨胀,逐步形成了"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宝百官,同制京师〔19〕"的割据局面。这种"尾大不掉"割据局面之形成,固然有其政治上的主要因素,但铸币权的拥有,使诸候王借此聚财敛富,经济上自成一统,则是经济因素中之首要。如吴王刘濞的封国辖有三郡五十三城,地广人众,资源丰饶,史载曰:"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有富饶"〔20〕,"……是时,吴以诸候即山铸钱,富埒天子"〔21〕,其铸行的钱币广泛流通西汉王朝域内。再如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就国于齐,"食七十余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与齐"〔22〕,后虽"众建诸候而少其力"〔23〕,将齐国一分为七,但齐国之域仍掌握于刘肥一系手中,其经济基础并没发生大的变化,故齐地诸封国的经济势力仍居各地封国的前列。从目前所见考古资料,文景时期齐地各封国的铸币实物,也屡有所见。自1976年-1987年间,临淄出土西汉初期的"四铢半两"钱范4次,计14件, "钱模均无郭",为文景时期的"四铢半两"钱范实物〔24〕;今博兴境内也出土过"四铢半两"范;青岛楼山后亦曾发现汉初的"半两"范〔25〕;莱芜铜山遗址曾出土"四铢半两"钱范七件〔26〕;近年山东地区出土的文景时期的钱币实物,更为多见,其中仅昌邑境内一次发现窖藏"半两"钱币,量达十万枚之多。〔27〕依上可知文景时期齐地铸币地点东西南北均有之,其规模及铸币量亦是相当可观。  由于各地封国经济自成一统,逐步形成了独立于中央王朝之外的强大经济势力,后在中央皇权与封国王权政治矛盾加剧之时,终于酿成关东吴楚七国之乱。这次叛逆的根源,固然是统治阶层中的权力之争,但封国敢于叛逆的基础,则是封国经济自成一统的发展,构成了叛逆的经济实力,正如吴王刘濞叛后自称曰:"寡人金钱在天下者往往而有,非必取于吴,诸王日夜用之不能尽"〔28〕。"吴国虽贫,寡人节衣食用,积金钱,修兵革,聚粮食,夜以继日,三十余年矣"〔29〕。依此称铸币等权柄旁落于诸候王手中,是构成叛逆封国经济实力中之首要因素,当不为过之。 二、西汉武帝统一币制的过程、结果  武帝即位后,鉴于汉兴以来的种种变故,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为加强皇权专制,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采取了强化策略,在经济方面推行了平准、均输、盐铁专营、统一货币的重大举措。在流通货币方面,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荚"等币量不一的货币对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在建元元年下诏废文、景两帝时的"四铢半两",改铸"外形无郭"的"三铢"币,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此种"三铢",存世较少,但近年亦有实物面世,"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墓出土半两钱35枚,另有一枚三铢钱。……另外,汉武帝之时的"三铢"钱范,在山东莱芜铜山遗址1973年也见有实物出土"〔30〕。  汉武帝建元五年罢废"三铢",改铸"半两",为稳定社会经济秩序起了一定作用。但因大量用兵,加上皇室用度庞大,另有各地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使得略有好转的国家财力储备又出现入不敷出的枯竭状态,史载:"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皆印给县官,县官空虚"〔31〕。在西汉王朝财政出现严重危机之际,而许多豪商巨贾则乘机利用货币不一的混乱,囤积居奇,从中牟取暴利,史书记曰:"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32〕。"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衣食皆仰给于县官。……县官大空,而商贾或滞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氐首仰给焉。冶铸鬻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33〕。  汉武帝为缓解财政危机,采取大量铸行"半两"币投入流通,以解燃眉之急。此举反而引发民间私铸、盗铸货币风潮再起,虽对私铸、盗铸者重治严惩,但因重利驱使,铤而走险者仍大有人在。流通货币中官铸、私铸、盗铸混杂,真假难辨,社会中出现了"钱益多而轻"〔34〕的局面,货币贬值,物价腾涨,社会经济再度陷入混乱,西汉中央财政危机依然。  "更始钱币的澹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35〕。汉武帝决心进行币制的再次改革。此举目的有三:一是借改制后的铸币之利,填补国家财力储备的亏空;二是借新币铸行、旧币废止之机,清除豪商巨贾利用货币不一、居奇牟利的弊端;三是铸行新币,尽量减轻或消除私铸、盗铸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极大危害。  汉武帝元狩四年,始造币值昂贵的白金三品币和以白鹿皮为质的皮币;罢铸"半两"币,新铸"重如其文"的"三铢"投入流通,收缴熔毁在此之前的各种铸币,并再次严令禁止私铸。此次改制,因白金三品币值昂贵,流通不便,新铸"三铢",盗铸者无甚不便,前述弊端难以消除。为此,武帝元狩五年再行币量改制,改"三铢"为"五铢"。始铸行的"五铢"币,整体郭圆方正,币量轻重适宜,外郭相应加宽,防止盗铸者磨损而取铜料,这种新铸"五铢"的币形,为稳定其币值,起了积极的作用。  "五铢"币铸行之后,其币形、称量虽已定制,但除中央王朝铸行外,各地郡国官署亦可铸行,称之为"郡国五铢"。郡国官署所铸"五铢"的实物,屡有报道,在山东地区1979年3 月诸城昌城镇出土铜质五铢范23方,其年代当属汉武帝时期〔36〕;1965年莱阳古城亦出土铜质钱范13件,年代亦属武帝时期〔37〕。因各地郡国官署铸"五铢"币时,时有减重、掺杂而牟利的现象发生,史载曰:"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38〕。为防止上述弊作,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卿请令京师铸钟官赤仄,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仄不得行"〔39〕。新铸的"赤仄五铢"料精工细,一枚等同郡国五铢五枚之值,前所铸行的白金三品币及"重如其文"的三铢币罢废。"赤仄五铢"币存世较少,近年在河北满城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247枚〔40〕, 蒋若是先生论此即是"赤仄五铢"无疑〔41〕。  由于"赤仄五铢"比价高于"郡国五铢"五倍,流通中甚有不便,因拒收"赤仄五铢"而获罪者史载有之,"(曲城)候臬柔坐为汝南太守知民不用赤侧钱为赋,国除。"索隐谓:不用赤侧为赋。案:时用赤侧钱,而汝南不以为赋也"〔42〕。"郸候周仲居为太常坐不收赤侧钱收行钱论"。 颜师古注曰:"赤侧当收而不收,乃收见行之钱也"〔43〕。另外,因"赤仄五铢"价高,盗铸获利更厚,私铸、盗铸转而为之,史载:"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44〕。由于上述原因,赤仄五铢铸行二年时,因"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45〕。  汉武帝鉴于数度币制改制所暴露出的弊症,已看到铸币权的分散,是产生诸多弊症的主要根源,为消除弊症之源,汉武帝委重任于御史大夫桑弘羊主持币制的彻底改革。汉武帝元鼎四年诏曰:"……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46〕。此时专铸之五铢,史称为"上林三官钱"。此钱为专司铸造,故币质上乘,钱文挺秀,郭圆周正,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故"上林三官钱"铸行后,"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47〕。因此,汉兴以来私铸、盗铸钱币之弊一时衰竭,铸币权分散之积弊也同时根除,汉武帝统一币制的数度改革,至此才终获成功。 三、汉武帝统一币制成功的条件  汉武帝统一币制的改革,从其即位之初的建元元年(B. C140 年)至元鼎四年(B. C113年)前后历时27年,其改革几经变化, 至铸行"上林三官五铢"时,才称得上是最后成功。究其成功的条件(或原因),概括说来,当有下列几条:  自汉立至武帝元狩年间,时有80余年,其间经翦除异姓诸候王、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实行"削藩"、"推恩",西汉中央皇权专制统治已趋稳固。汉武帝即位后对匈奴族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连年用兵和镇抚,有助于国内局势的进一步稳定。自汉高祖始,在统治思想上是采取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史载:"当孝惠、高后时,百姓新免毒蠹,人欲长幼养老,肖、曹为相,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48〕。汉高祖以来的"无为而治"的统治得到了更广泛地实施,"约法省禁"、"与民休息"使民间得到了更多的宽松。国内外局势的相对稳定,西汉中央皇权专制制度的最终确立,可以说汉武帝统一币制的改革得以成功的政治先决条件。  汉立至武帝元狩年间,由于政治先决条件的左右,社会生产力得以恢复和发展,史载曰:"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钜万,贯朽而不可梭;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49〕。在社会经济相对好转的前提下,中央王朝控财能力得以强化,国家财力储备增加,实则构成了汉武帝统一币制的改革得以成功的经济基础条件。  西汉初期,是中国封建货币思想发展较为活跃的阶段。汉武帝即位时,货币思想已从先秦"彼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50〕,单纯强调货币本身职能作用的"轻重"货币意识,发展为:"(铸币)故统一,则民不二也。币由上,则下不疑也"〔51〕的皇权专制统治下国家权力体现的认识阶段,这表明中国封建的货币思想已渐趋成熟。可以认为,渐趋成熟的封建货币思想,构成了汉武帝统一币制改革得以成功的思想主导条件。  汉武帝在其统一币制的改革中,大胆、正确用人,亦是其改革成功的条件之一。汉武帝提拔任用巨商大贾或其后人为官,并委以重任,一改汉初以来对商贾"困辱之"的抑制,使这些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此举一是为了改除朝廷要职非先朝功臣担任,既是功臣子弟世袭的弊端;二是委任巨贾或子弟学管当时的盐铁、均输、平准、酒榷等重大经济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可谓是因才用人。商贾之子桑弘羊因其善于筹划和"言利事析秋毫"〔52〕,深得武帝之信任,曾参与制定和实施武帝时期的一系列重大经济政策,并执掌中央财政权柄三十余年,辅佐汉武帝"定大业之路,建不竭之本"作出了巨大贡献。史载其执政期间是"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53〕,为"汉武鼎盛之世"奠定了经济基础。桑弘羊做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财家,备受后人推崇,史家评曰:"如桑弘羊者不可少也"〔54〕。依此可以说,汉武帝不拘一格因才用人,则构成了其统一币制改革所以成功的人才条件。  四、结语  汉武帝统一币制的改革最终成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一页,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史载:"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55〕。此语虽有过誉之处,但并非全无道理。综观汉武帝统一币制改革之缘由,归结起来,既有巩固其专制统治之所需,也有实现经济控源,充盈国家府库之必要。但其改革的目的,则是以巩固西汉王朝中央皇权专制制度为要旨,实现便利征收赋税,积蓄民财,供统治阶级自身享乐挥霍为基本目的。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究汉武帝统一币制因果,说明了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前期阶段,在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商品经济的水平也相对较低,社会流通货币的统一是相对而言的,而币制的紊乱则是整个封建时代的通常现象。  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研究汉武帝统一币制的改革之因果,从中可得一历史的借鉴,即:社会政治的稳定、统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会进一步促进社会政治的统一、稳定。两者互为关联,相辅相成,偏倚不得,而社会流通货币的币制统一与否,其价值尺度和流通作用是否得以正确运用,则是社会政治与社会经济两者十分敏感的"晴雨表",这亦是被历史所证实的一点。

文章TAG:临沂那里老酒我是临沂那里有收老酒的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