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袁仁国在不同场合一直强调,“茅台酒跟腐败没有联系,茅台酒也从来不是、也更不想成为腐败酒”。这是坤沙酒的酿造工艺,我们茅台当地也有坤沙散酒,工艺也跟茅台酒一样,也在茅台镇,就是细节不一样,勾调技术不一样,但是价格也不一样,只需要不到茅台酒十分之一的价格就可以喝到优质的酱香坤沙酒,酒质虽比不上茅台酒,但是酒质也是一流的,这个价格在市场上一般是喝不到的,除了坤沙散酒。
1、有人说茅台酒要九次蒸煮,七次取酒,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酱香白酒的传统工艺,也是我们说的12987工艺(一年一个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一年一个生产周期(酱香白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的时间,每年的重阳节开始下沙,要生产到明年的重阳节才能完成生产)二次投料(除了重阳第一次下沙,第二个月还要加入生粮食与上个月的粮食混合蒸,也叫下糙沙)两种发酵(开放式发酵一星期,封闭式发酵一个月),
三种典型体(酱香、醇甜、窖底)三高工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馏酒)四十天制曲发酵五年存放时间才能勾调出厂六个月存曲七次取酒(一年当中,这些粮食要经过反复的蒸馏,取七次酒才能把粮食中的酒取完)八次发酵(包括阴发酵和阳发酵)九次蒸煮(因为是本地的小红粮,能够经受九次蒸煮,外地高粱一般四五次)从投料到成品出厂,至少五年时间。
整整30道工序,165个工艺环节,酱香白酒的工艺是所有白酒里面最复杂的,酿造周期最长的,原料和时间成本最高的,酱香白酒也是售价最贵的,这是坤沙酒的酿造工艺,我们茅台当地也有坤沙散酒,工艺也跟茅台酒一样,也在茅台镇,就是细节不一样,勾调技术不一样,但是价格也不一样,只需要不到茅台酒十分之一的价格就可以喝到优质的酱香坤沙酒,酒质虽比不上茅台酒,但是酒质也是一流的,这个价格在市场上一般是喝不到的,除了坤沙散酒。
2、茅台断货涨价是怎么回事?
贵州茅台的价格飞涨,断货现象,是营销策略的结果,尽管袁仁国在不同场合一直强调,“茅台酒跟腐败没有联系,茅台酒也从来不是、也更不想成为腐败酒”。但是事实是,中国白酒行业2013年到2015年三年间的业绩纷纷遭遇滑铁卢,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无一幸免,在贵州茅台业绩反弹的2016年,袁仁国在中央电视台的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里也不得不承认,“是反腐拯救了茅台,茅台酒的公务消费占比已由之前的30%以上降到不足1%,茅台已经成功由公务消费转向大众消费。
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证实,在2012年整治“三公消费”之前,公务消费也是“茅台神话”的一个重要推手,在《永远在路上》这部记录片讲到了一个真实的现象,“在八项规定出台之前,一些茅台酒的经销商优先保证单位团购,剩下的才市场零售,普通大众买酒时,时常出现断货;在茅台酒厂的自营零售店,当时买酒要拿身份证,一人限购两瓶,还得排长队。
”经历了2014年和2015年的低谷以后,茅台也算是成功的转入了民间消费,所以茅台当年的抢购景象已出现,经销商囤货,黄牛炒货的热情和赚钱渴望就来了,还有一个是投资茅台的兴起,一些陈年老酒拍卖高价新闻的出现,让人们对现代茅台的未来价值产生了兴趣,购买投资的行为,导致了饮用供给面的紧张,进而也导致了实际成交价格上涨。
还有一次就是资本推手,老股民们应该还记得,“茅台神话”第一次出现,是十多年前那轮牛市。2006年初到2007年10月,不到两年时间里,中国A股上演了一轮由“股权分置”改革引爆的大牛市,上证综合指数从1000点附近启动,一路昂扬,创下中国股市近三十年历史的最高点6124,在这一轮牛市里,茅台酒,作为“中国唯一能够称得上奢侈品的品牌”,被众多公募基金重仓抢购,成为当年唯一一只“百元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