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守旧思想决定的,孔乙己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想要的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而不是通过做工来发家致富。”郭沫若在194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详细列举了鲁迅在词语、题材方面对《庄子》的引用,指出鲁迅“爱用庄子所独有的词汇,爱引庄子的话,爱取《庄子》书中的故事为题材而从事创作,在文辞上赞美过庄子,在思想上也不免多少受庄子影响的反映。
1、庄子是怎样看待生死的?
庄子对生死看得很淡然、很自然、很豁达、很乐观,认为生与死只是生命形态的变化。◎《庄子-大宗师》中有一段文字,集中反映了庄子的生死观,把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庄子是这样说的: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喜欢生,不知道害怕死。出生来到人世他不欣喜,死去离开人世他不拒绝,他只觉得逍遥自在地去了,逍遥自在地来了而已。
他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也不会探究哪里是他死后的归宿,他欣然接受一切,忘记生死,复归自然。他还认为生死是命运的安排,有如昼夜交替,是永恒的、正常的自然现象,◎再看看《庄子-至乐》中的一则故事——庄子妻死,惠施前去吊唁,却看到庄子坐守棺旁,鼓盆而歌,就是拍打着瓦盆唱着歌。惠施看不过去,说:你不哭也就够了,还鼓盆而歌,不是太过分了吗!庄子说:不是你说的这样,
妻子死了,我开始怎么能不感到悲伤啊!紧接着他说到妻子这个生命个体从无到有、从生到死的过程:最初是无生、无形、无气;后来阴阳二气交合,变成魂气;再后来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天生又变成了死。他说:她的生死与春夏秋冬四时的运行多么相似啊,现在她就要从我家的小屋去到天地巨室,坦然安卧,而我嗷嗷哭着送她,自感太不懂得生命的道理了,所以停止了悲伤,拍打着瓦盆唱起了歌。
2、对于庄子,你是如何评价的?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祖上是宋国国君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思想家。创立了哲学学派庄学,战国时期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庄子博学多才,博文广智,游历过很多诸侯国,对各学派都有所研究并进行过分析评判。楚威王听说他的才华横溢,并派派使者带着厚礼,请他去做相国,
庄子笑着对楚国的使者说:“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可你就没有看见祭祀用的牛吗?喂养它好几年,然后给它披上有花纹的锦绣,牵到祭祀祖先的太庙去充当祭品,到了这个时候,它就想当个小猪,免受宰割,也办不到了。你赶快给我走开,不要侮辱我,我宁愿象乌龟一样在泥塘自寻快乐,也不受一国君的约束,我一辈子不做官,让我永远自由快乐。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想象漫无边际,然皆有根基,重于史料议理。庄子成就在于他对天地万物的思考,庄子在今天的西方也是大名鼎鼎,霍金就曾在前年回答了一个庄子的问题,有人问庄周梦蝶的问题,霍金后来就此结合西方的一个哲学命题缸中之脑做了一个梦想瓶,
但是你知道吗?缸中之脑这个哲学命题是西方哲学大师普特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也不知道他在提出这个哲学命题前读过庄周梦蝶的故事吗?也就是说这个哲学命题上庄子领先西方数千年。除此之外庄子中还记载了惠子的哲学思想,其中惠子提出的十个哲学命题至今有人研究,庄子本人提出的哲学命题有很多,以后会挨个给大家详细介绍,这些哲学命题都能启发人心,开启智慧,
庄子则更融入了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国古代文人如果官场失意,或是一心追求艺术都会主动成为庄子的门徒;老人病人会养生这里很多思想内容都是出自于庄子;年轻人读书求文采更不能不学庄子,鲁迅就曾说庄子是“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郭沫若在194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详细列举了鲁迅在词语、题材方面对《庄子》的引用,指出鲁迅“爱用庄子所独有的词汇,爱引庄子的话,爱取《庄子》书中的故事为题材而从事创作,在文辞上赞美过庄子,在思想上也不免多少受庄子影响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