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真正的喜欢喝白酒酱香酒的朋友文东(mtjx-dna)还是建议花点心思去喝真正的纯良坤沙酒,品鉴价值和饮用价值才是最高的,这是文东一直提倡的喝酒理念,也是实际的出来的人生宝典,知就事,品好酒,交酒友可关注我或者私信我。话说回来,通常以获得食用酒精为目的所用的发酵粮食的品质通常不高,甚至只是一些淀粉含量较高的粮食附属品,但是即便如此,正如前面所说的,只要生产条件达标、杂质控制好,成分配比科学、过程控制有效,这种伤害远小于乙醇本身所带来的伤害最后文东还想说一点很重要也是一直被很多人误会的,我听到很多人常说喝酒脸红代表能喝,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而且是非常危险的观念。
1、冰糖是用什么做的?
要做好冰糖,必须用豆浆!先找点白砂糖,然后加少量水融化,加热到煮沸的程度。然后找点豆浆,用量在百分之零点二左右,倒进糖浆水中,搅拌均匀。过会你就会发现,糖浆分成了3层,表面是一层泡沫,下面有沉淀物,事实上,我们加豆浆水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豆浆水中蛋白质的凝固作用和吸附作用,去除糖浆水中的非糖分。然后再经过过滤,将浮起的泡沫和沉淀物都去掉,
继续加热,将清糖浆水加热到113摄氏度。然后,找几个薄铁皮盘子,将热糖浆水舀入,记得要小心哦,千万别烫着,再用镀锌铁丝,弯几个圆环,一个铁皮盘里丢几个,最好散开,让糖晶容易生长在上面。这样做好之后,把铁皮盘们放置到一个僻静的屋子,让糖浆慢慢冷却,然后,晶体就会慢慢生长出来。过两天,你去把铁丝圈捞出来,这时候铁丝圈上已经有好多冰糖结晶了,
取出,晾干,就有许多冰糖可以吃了。剩下的稀糖浆叫做冰糖漏,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继续拿去生产绵白糖,再来点历史的吧。我国古代冰糖这东西叫做糖霜,又名糖冰。北宋的两位文豪,苏东坡和黄庭坚,都有诗赞冰糖,东坡诗云:涪江与中泠,共此一味水。冰盘荐琥珀,何似糖霜美,黄庭坚诗云:远寄蔗霜知有味,胜于崔浩水精盐。正宗扫地从谁说,我舌犹能及鼻尖,
而四川遂宁地区,从唐代大历年间,就开始出产冰糖。可见,古代人的生活,照样是有冰糖的甜甜味道呢!除了大规模生产的办法,在家自己也可以做冰糖,只要按照我前几段所描述的,把糖浆水熬好,用一个容器放好晾着,然后不用铁丝,找几根白棉线来,吊在糖浆水里,也可以让冰糖结晶出来。过几天拿出来,晾干就能吃冰糖了,所以有时候我们在超市买冰糖,会发现里面有根白棉线。
2、食用酒精是什么制造的?饮用了食用酒精勾兑的酒对人的身体危害大吗?
对白酒知识有点了解的酒友应该都知道,不管是中国白酒还是外国蒸馏酒,其中的化学成分都不神秘(酱香酒除外),通过精密的检测分析就可以获得结果,包括种类和含量,其中任何一种成分(各种醇类、脂类、酸类、醛类)其实都是不难独立获得的,而且价格还不贵,所以如果用食用酒精勾调白酒时足够用心,勾调出来的白酒与固态法酿造的白酒在成分上可以做到差别不大,因为成分相同所以形态和口感也大致的相同(比如挂杯、微黄、前后味等等)。
因此,不要说什么兑水浑浊法、烧碱变色法、搓手闻香法等严格来说都是不可取的,你可知道直到现在还没有一种方法检测得出一款酒是不是酒精酒,这是事实,所以作为消费者购买白酒时,无论价格高低、品牌大小,最真实有效的检测方法还是得靠自己去品,认真的品喝,因为老酒鬼都知道自身的身体反应才是最真实有效的,好的酱香酒白酒喝了身体反应是舒适的,差的劣质酒喝后身体反应必定是不舒服难受的,还有诸多的细微反应身体都能表现出来。
接触多了白酒酱香酒,你会发现很多酒友会说喝了食用酒精勾调的白酒会头疼和屁股疼,其实这是非常可能的,但问题并不在于食用酒精,因为就食用酒精而言,其化学成分是相对单一的,而真正导致宿醉头疼的原因多数情况是白酒中所含的脂类等微量物质(至于屁股疼的,可能是因为交友不慎),再说出一个酒友们不太愿意承认的事实:如果一种白酒真的只是由食用酒精兑水勾调出来的,那么在个人正常酒量范围之内,宿醉之后是不会头疼的。
而之所以很多食用酒精勾调的白酒喝了会头疼,是因为厂家在勾调过程中添加了各种脂类、酸类、醛类等不符合科学的比例,因此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使是固态法白酒,如果各种脂类等物质的比例和含量控制不好杂醇油多的话,同样会导致酒后头疼。所以更严格的来说:用食用酒精勾调白酒本身没错,用食用酒精勾调白酒本身没错,用食用酒精勾调白酒本身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