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醇葡萄酒,顾名思义就是将葡萄酒中的乙醇(酒精)去除。残留糖分是指葡萄酒在发酵完成后,酒中还存留下来的糖分,一般以每升葡萄酒中含有多少克糖(g/L)来表示,众所周知葡萄酒是一种发酵型酒类,在早期酿造葡萄酒时,因为技术原因葡萄酒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过滤,就可以装入瓶中,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瓶底会沉淀很多杂质,如果使用平整的瓶底,在倒酒时就难免会将杂质倒入杯中,于是聪明的酒农将瓶底设计成了凹槽型,用来沉淀杂质,以此来提升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
1、什么是无醇葡萄酒?是怎么酿造的?
上个世纪,欧美医学界研究发现,红酒中的白藜芦醇、花色苷等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功效。能够防治心血管疾病,以及延缓衰老,于是乎到了国内,红酒就和养生绑在一起,成为酒商营销的噱头。但是,研究发现,红酒高达13度(13%vol)左右的酒精含量,对人类的健康更是不小的威胁,也就是说,红酒中有益物质带来的功效,还抵不过酒精造成的损害!相当于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酒商们又开始盘算了,如果,通过技术手段,将红酒中的酒精去除。那么,红酒将成为真正的健康饮品,到时候无论是病人、未成年人乃至禁酒的穆斯林都将成为潜在客户。于是,脱醇葡萄酒诞生了!脱醇葡萄酒,顾名思义就是将葡萄酒中的乙醇(酒精)去除,目前,关于脱醇葡萄酒的通行标准是,酒精含量必须小于0.5度(0.5%vol)。
因为,完全去除酒精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好奇,酒精是如何被分离出来的?目前常用的办法有两种:真空蒸馏和反渗透过滤。真空蒸馏我们知道,葡萄酒加热蒸馏,酒精会逐渐析出,白兰地就是这样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摄氏度。这个温度虽然能让酒精析出,但也足以让葡萄酒氧化变质,因此,必须在不对葡萄酒造成破坏的温度,让酒精析出,才有意义。
初中物理老师告诉我们,液体的沸点会随着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因此,葡萄酒会被转移到真空蒸馏仪器中进行脱醇。在真空环境中,酒精的沸点将降至21摄氏度,既能保证酒精有效析出,又不会破坏酒体。真空蒸馏法的一大缺陷是,原本溶解在酒精中的芳香物质,会随着酒精一并挥发掉,反渗透过滤这种方法的原理和净水器一样。市面上有一种纯水机净水器,用的是反渗透膜(RO膜),
孔隙很小,只能让水分子通过,能够净化出纯度很高的水。这种反渗透膜同样能用于葡萄酒脱醇,膜的孔隙只够水和酒精分子通过,这样酒精就和水一起被过滤掉了,之后,再重新加入水,就制成了脱醇葡萄酒。反渗透过滤法,能够在去除酒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葡萄酒的风味,是目前最理想的脱醇方法,唯一的缺点是,成本太高!除了脱醇葡萄酒之外,还有一种加汽葡萄汁。
2、干红葡萄酒中的“干红”是什么意思?
“干红”是一个人人耳熟能详的词汇,即便是不喝酒的人,也一定听过干红这个名词,红楼梦里有一个“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经常会被人看作“干红一哭”,可见“干红”这个词有多么耳熟能详。那么“干红”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没有人想过,葡萄酒本身是一种液体,正常来说葡萄酒不应该是湿的才对吗?为什么会有“干红”这一说法呢?其实,在葡萄酒的世界里,和“干”相对的概念并不是“湿”,而是“甜”,
我们通常指的干红是干型红葡萄酒的简称,指的就是残余糖分(ResidualSugar)低,口感不甜或者味道几乎不甜的葡萄酒。但这并不代表所有红葡萄酒都是干型的,有的红葡萄酒也呈现甜型,那么,什么是残余糖分?残余糖分又是怎么来的?残留糖分是指葡萄酒在发酵完成后,酒中还存留下来的糖分,一般以每升葡萄酒中含有多少克糖(g/L)来表示。
比如,如果有一款酒的每一升中含有4克糖,那么它的残留糖分就是4g/L,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酵母会把糖分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如果发酵不完全(比如在酿造波特酒(port)的时候),或者人为加入糖分(比如在酿造雪利(shelly)酒的时候),最终得到的葡萄酒残留糖分就会比较高,一言以蔽之,成酒中未被酵母转化成酒精的糖分就是残余糖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