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端午节都喝什么酒?
端午节民间有喝雄黄酒的习俗。但是,作为一名医生,我的建议是劝告大家不可擅用,理由有三:其一雄黄的化学成分是四硫化四砷,外观为橙黄色粉末或橘黄色粒状固体,质软性脆,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空气中可被氧化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其二砷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以上两条信息,试问你需要多大一颗心才足以以身试毒?那么,其它酒又待如何呢?且看下面:其三饮酒伤身,尤其是过量饮酒对大脑,肝脏,心血管都有直接毒害。
2、全国各地端午节的习俗有什么异同?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端午节俗以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等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祈福纳祥类习俗主要有划龙舟与祭龙,压邪攘灾类习俗主要有挂艾草、浸龙舟水、洗草药水、拴五色彩线等,节庆食品主要有粽子、五黄等。
端午节期间通过各种传统民俗活动展演,既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端午节是古已有之的民俗大节,起源于中国,比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早,最初是我国古代江浙地区吴越部族崇拜龙图腾并以龙舟竞渡形式祭龙祖的节日。亦有起源于恶月恶日、夏季时令、蓄兰沐浴以及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说法,总的来说,端午起源于我国南方吴越一带,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3、端午节各地一般有哪些活动?
端午时节粽飘香,艾草菖蒲挂厅堂,龙舟竞渡鼓声响,千秋万代祭忠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粽子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诗人节等等,起源于中国古代,日期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节日,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吃粽子、做香包的习俗,源于向河里投掷粽子,好让鱼吃了粽子就不再吃屈原的尸身;投香包入河是为了保护屈原的尸身不发臭,赛龙舟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逐解救,他们力争上游,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踪影。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龙舟纪念屈原,借划龙舟驱散水中的鱼,避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