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除有一些酒吧是其管理者出于情怀创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绝大部分酒吧都是为了盈利。到酒吧是讲究情调和情怀的,没事喝点洋酒,装装深沉,再弄个忧郁气质非主流的,好多小哥哥小姐姐都很喜欢的,商人的本质都是逐利的,酒水的利润空间将直接影响酒吧管理者选购以及主推哪些酒品。
1、夜场开最贵的洋酒都有些什么仪式感,各位交流交流?
我以前在酒吧做过服务生,不管是谁当你开最贵的洋酒首先dj会暂停一下音乐,特地为你送上好听的话,比如非常感谢卡六的老板点了某某酒多少支,祝你生意兴隆,年年发大财,等等好听的话,然后就有很多美女帅哥每个人手拿一只小烟花在送酒的地方排队等候,第一个领班手拿礼炮打响后带领端酒,后面的美女帅哥排成一队,高举小烟花走到你的卡座前,欢哥笑语的庆祝恭喜感谢你们过来捧场,在dj的带领下,气氛瞬间达到了高潮,此时此刻的你们是整个夜场里最快乐最舒服的一桌,因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你们这里了,虚荣心大大的得到了满足,你说爽不爽?这钱花得值得了,是我我也愿意开最贵的洋酒来一打,哈哈,可惜我没。
2、酒吧为什么销售有洋酒,却没有茅台和五粮液?
很简单,直截了当的说,三个原因决定了它酒吧不能卖茅台五粮液,第一、到酒吧是讲究情调和情怀的,没事喝点洋酒,装装深沉,再弄个忧郁气质非主流的,好多小哥哥小姐姐都很喜欢的。第二、茅台五粮液起步度数都在50度以上,一般喝白酒能喝这么高度数,而且能喝一定量的,确实比较少,简单直接点,估计洋酒你能喝一瓶,白酒喝半斤就不错了。
3、为什么大多夜店或KTV都不卖中国传统的白酒,卖的都是洋酒和啤酒或红酒?
老婆饼里没有老婆,夫妻肺片里没有夫妻,中国的酒吧里没有中国酒,前两个因为名字常被大家调侃,但是为何历史悠久、品牌众多的中国酒水却在中国的酒吧里没有一席之地呢?舶来品的基因影响了国内消费者对酒吧的早期认知,酒吧起源于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的西部酒馆,“Bar”一词到16世纪才有,是“卖饮料的柜台”这个义项,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提供娱乐表演等服务的综合消费场所,大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
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劲,国门初开,被限制已久的国人再次睁眼看世界,对国外的美好事物都充满艳羡,关于西方社会发展及文化的向往构成了当时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国内早期的酒吧是随着外国人来华兴起的,只有涉外宾馆(只接待外国人的宾馆)才有酒吧之类的场所。因而,在很多人心中,它是一个神秘且令人向往的地方,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的酒吧,自然而然承载了很多国人的期望,国内酒吧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始兴起,那些也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城市,其中的年轻人也在影响着无数的国人们。
出入酒吧的人群多以年轻人及潮流人士为主,出于种种原因,崇洋心理让他们十分喜爱和认同国外的流行文化,酒文化也是,它舶来品的基因也从一开始就影响了国内消费者对酒吧的早期认知,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决定了它“应该”呈现的调性,比如喝着洋酒感受西方文化。消费者的思维定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酒吧内酒水格局,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人们在逐渐的了解过程中开始认同和喜爱,其中也包括传承多年的酒文化。
但是,即便绝大多数人日常会饮用中国酒,他们在酒吧也不会主动点它们,这是因为在消费者的认知中,中国酒不适合出现在酒吧场合中。思维定势主要表现在:一是饮用场景,白酒常在亲朋好友聚会、工作应酬等较为正式的场合饮用,到酒吧喝酒是为了放松休闲,喝白酒会感觉很不搭,仿佛置身于饭店、酒馆,缺少时尚、潮流的氛围;二是饮用方式,到酒吧喝酒常选进口精酿啤酒、各种各样的鸡尾酒或者威士忌等烈酒,直饮即可,而白酒则往往佐餐饮用,因其度数较高,纯饮有压力,加冰或者勾调都不太适宜,
受到长期思维定势的影响,酒吧中很少见白酒等中国本土酒类的身影。可观的利润空间是酒吧管理者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不排除有一些酒吧是其管理者出于情怀创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绝大部分酒吧都是为了盈利,商人的本质都是逐利的,酒水的利润空间将直接影响酒吧管理者选购以及主推哪些酒品,国内的酒水,无论喝没喝过,品牌大小日常已经多少了解些,消费者打眼一看心里就有一个大致价位,价格较为透明,并且易于买到,不会有新鲜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