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酒精是万万不能使用甲醇的,只能以“纯粮食酿造”获取酒精进行勾兑加工制成,这就是我们说医用酒精与高度数饮用酒没有区别的原因。▼下图为现代化工艺下的医用酒精生产车间酒精发酵罐,医用酒精的酿造工艺与饮用酒一样,都是纯粮食发酵酿造,区别在于医用酒精只注重出酒率,因此大量采用马铃薯这类价格便宜的粮食进行酿造。
1、纯酒精怎么稀释成医用酒精?
医用酒精通用标准是75%的酒精,这是因为,浓度过高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纯酒精的浓度一般为95%的酒精,配制医用酒精必须用蒸馏水稀释。两种不同浓度的酒精制品降度有个公式,这个公式对酒精降度适用,对白酒降度也同样适用,酒友如果感兴趣可以记一下,
假设有两种不同度教的酒精制品,一种是A,另一种是B。(A的酒精度xA的质量+B的酒精度xB的质量)÷(A的质量+B的质量)=混合后的酒精度例如:现有1000克95%浓度的食用酒精要加蒸馏水,稀释成75%浓度的食用酒精,请计算需要加多少克蒸馏水?答:因为蒸馏水的酒精度为零,假设蒸馏水的质量用A表示(95x1000 0xA)÷(1000 A)=75计算结果A约等于267克答:需要加267克蒸馏水,
2、疫情期间,在网上买到了两升医用酒精,怎么判断是不是用甲醇冒充的?
这种担心有点多余,甲醇有剧毒,哪个商家敢拿出来当医用酒精卖?医用酒精因为可能接触人体,所以执行严格的标准,其中杂质醇的含量也有相应规定,不会危害人体。醇类物质和人体皮肤、消化道等都有较好的亲和性,而医用酒精又是可能作用于人体的,国家相应标准严格限制酒精中杂菌、甲醇等杂志的含量,甚至连生产工艺流程都有相应的标准,甲醇是乙醇工业生产中常见到的一种杂质,但是甲醇有剧毒,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kg体重,经口摄入0.3~1g/kg(以成年人70公斤为例,则是21到70克致死)可致死,即便接触剂量稍微低一些,也可能造成神经系统的损伤,造成失明等不良后果,
在以往曾有不法商人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酒的报道,也有致死致残的事故,但现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过去了,数据更加的透明化,酒类生产可以比较好地追踪溯源,就算造假也是拿低价造高价,冒大风险用工业酒精勾兑的很少听到了,这是要命的事,和图财可不是一回事了。而为了规范酒类、酒精等生产,国家也有相应的质量卫生标准,医用酒精的生产也需要有相应卫生、安全资质,
工业酒精的生产利用的是原煤或者石油裂解,因此杂质可能多一些,而医用酒精执行的是食用酒精的生产标准(GB10343-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乙醇),采用发酵法,用谷物、薯类等植物原材料制成,蒸馏后得到无水乙醇,如果有其他用途,需要较低浓度的酒精,则通过用去离子水等勾兑,食用级的酒精杂质含量比较少,特优级(浓度96%vol)含甲醇不得超过2mg/l,优质级(95%vol),含甲醇不得超过50mg/l,普通级(95%vol),含甲醇不得超过150mg/l,计算下来含有的那一丁点杂质就算被吸入人体,对人体也基本无害。
出厂前还得再次执行质量检验,甲醇等杂质的含量才可以贴上合格标准出厂,在自己家里一般缺少相应的实验器材,而甲醇也有酒精的味道只是稍微淡一些,燃烧的颜色方面,甲醇燃烧比乙醇燃烧的火焰颜色要更深,甲醇蓝色,乙醇淡蓝色,但这也难以分辨。具体可以参考其它答友给出的解释,我个人想说的是,网上的东西数据更透明一些,一个萝卜一个坑,查起来或许更方便,所以基本不担心甲醇假冒。
3、医用酒精人喝了后会有什么反应?
医用酒精人喝了后的反应就是酒醉,喝得越多越醉,从本质上来讲跟喝饮用酒没有区别,如果说非要从医用酒精与饮用酒上找出一点区别,那可能只是名称和含酒精度数不同而已,很多人认为喝医用酒精会中毒,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导致中毒的酒精是工业酒精,它的成分是甲醇,而医用酒精的成分是乙醇,和饮用酒是一样的。我国的医用酒精生产执行标准是GB26373-2010,即“乙醇消毒剂卫生标准”,该标准有两条条硬性规定:第一,医用乙醇消毒剂必须为固态酿造;第二,乙醇含量为7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