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酒,基本上都是酿造酒。况且,古代中国种植葡萄的数量有限,葡萄酒不太流行,但其他果酒如李子酒,杨梅酒、猕猴桃酒还是很有市场的,李白一生浪迹江湖,嗜酒如命,与酒结缘,酒在诗中,诗中有酒,李白毕生嗜酒如命、以酒为伴,得意时喝酒,落魄时也得喝,他生于酒,也死于酒。
1、古代人喝的酒泛指什么酒?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萨沙第9145条回答,古人要看什么时代的古人。如果是元代之前的古人,大体喝这几种酒,第一,谷物酿造酒。酿造酒是借着酵母作用,把含淀粉和糖质原料的物质进行发酵,产生酒精成分而形成酒,中国古代的酒,基本上都是酿造酒。酿造酒制造很繁琐,通常要将薯类和谷类以及野生植物原料经过加压蒸煮,淀粉糊化成为溶解状态,然后加入酵母进行缓慢的发酵,形成酒精,
随后再进行过滤,去掉酒糟,留下含有酒精的液体,就是酿造酒了。可以说,酿造酒是纯天然的酒,谷物酿造酒就是用各种谷物制成,常见的是黄酒。不过,黄酒的原料也是不同的,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糯米为原料,一些南方人很喜欢喝的米酒,其实就是黄酒的一种。第二,水果酿造酒,常见的就是葡萄酒。水果酿造酒同谷物有些不同,主要是不需要放酵母,只需要自己发酵,
葡萄酒的度数较高,但比较酸,不太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况且,古代中国种植葡萄的数量有限,葡萄酒不太流行,但其他果酒如李子酒,杨梅酒、猕猴桃酒还是很有市场的,这就是元代之前的酒。这些酒是纯天然,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古人没有化学概念,导致酿造酒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质,比如甲醇。如果长期不做处理饮用这些酒,会有害身体,
同时,民间小店酿造酒技术不高明,往往酒中会有很多杂质,颜色也难看。所以,我们看小说《水浒传》,喝酒的时候都要首先温酒,温酒就是将酒加热,这样可以将甲醇的有害物质挥发,而不是想热着喝。随后,在端给食客之前还要筛酒,就是对酒液进行过滤,减少杂质,端上来好看一些,口感也好,酿造酒最大问题是酒精度不高,很好的黄酒也就十几度。
普通民间小店酿造的黄酒,也就几度而已,类似于今天的啤酒,所以武松能够喝十八碗还能走上景阳冈再醉倒,这十八碗大约相当于今天的7到9瓶啤酒。武松这么个大汉,喝这些酒还是没问题的,元代开始就有蒸馏酒了。蒙古人等少数民族习惯于喝烈酒,才出现了蒸馏酒,蒸馏酒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经过一次或多次的蒸馏过程提取的高酒度酒液。
2、古代历史上有哪些爱酒的名人?
我最佩服的就是李白这个奇人了,他当时和几个兄弟一起去喝酒,写过一首诗叫《将进酒》,我用一种酒醉的方式解读了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前面两句写得很隆重,读起来激情慷慨,他说兄弟们,难道你们没有看到,黄河的水流到海里面就不回来了,早上头发还黑着,晚上就白了,人生要及时行乐,喝酒吧,一起快乐。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来,今天一定要尽兴,大家拿起酒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老子是谁,有的是才华,不缺钱,动动脑子钱就来了,今晚所有消费我买单。“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男人喝点酒就容易亢奋,几杯下去就开始吹牛皮,说老子今晚要喝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岑勋,元丹丘这两个人也是不长脸,喝了几杯就不行了,李白看到当然不行了,都要给老子拿起酒杯来。“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喝得有点上头了,就开始手舞足蹈那个鬼样子。“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喝到这时候就开始说胡话了,说你看看这历史上,只有爱喝酒的人才能出名,老子就想长醉,不想醒来,来兄弟们干了,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别以为我吹牛,你看陈王曹植就是饮酒放纵,照相有才有名,“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老板娘别说我钱不够,老子不缺钱,赶紧上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等我把儿子叫出来,把我的五花马和千金裘都拿去当了用来买酒喝,我墙都不扶就服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