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剑南春的真实写照,唐朝时,剑南春便是宫廷御酒。20年剑南春全系列产品销售额150亿,净利润44亿元,第一汶川地震损失惨重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地处绵竹的剑南春酒厂存放的老酒和基酒大部分损毁,断掉了剑南春的后续之路,当别的白酒企业在为销售金额超百亿冲刺的时候,剑南春水晶剑单品销售金额已经达到惊人的130亿元,由此可见,未来的剑南春还是值得期待。
1、同样是浓香型白酒,为什么五粮液、剑南春喝起来味道不一样?
五粮液、剑南春同样是浓香型白酒,同样是以高粮、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为制酒原料。但喝起来味道却并不完全一样,而是有明显差别的,这是为什么呢?白酒的“味道”,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溴觉上的,即物质呈现出来的香味;二是味觉上的,即物质在舌头味蕾感受到的刺激,浓香型白酒,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和水。此外还有很多微量物质:酵类、醛类、酸类、酯类、芳香族化合物等,
这些物质含量虽小,却是导致“味道”不一样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浓香白酒,五粮液和剑南春的主体香味成分都是己酸乙酯,并与次香成份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等,一起构成复合香气,但是,五粮液与剑南春白酒中,己酸乙酯与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丁酸乙酯等微量物质的含量却是有差别的。因此,喝起来味道就不一样,导致五粮液和剑南春微量物质含量不一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一、制曲工艺有差别二者均采用中温大曲作为糖化发酵酶。
但主要有两个差别:1、制曲原料不同:五粮液以小麦为原料,剑南春以小麦和大麦为原料,2、制曲工艺的执行有差异:二者虽然都是中温大曲,但不同企业的工艺操作要求不完全一致。制曲原料不同,工艺实操不同,加上不同地理位置的微生物群也有差别,导致二者的酒曲产生不小的差异,使二者的糖化及发酵作用产生了差别,最后导致微量物质的构成及含量并不一样。
二、发酵工艺的执行有差别二者都采用多粮跑窖法工艺进行发酵、酿造,但如上所说,不同企业的具体操作工艺上存在差别,加上不同地位位置的窖池中的微生物群落也有差别,最后导致微量物质的构成及含量出现不小差别。三、勾调工艺有差别勾兑与调味,是白酒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稳定酒质、稳定风味的重要手段。当原酒通过勾调,使酒中的酸、酯、醛、酮等微量物质的含量适合、比例适当时,白酒就会产生独特的、愉悦的香气和味道,
不同企业的产品,勾调过程中的配方不同,所形成的微量物质的组合不同,由此形成不同于别人的、独有的香气和味道。五粮液和剑南春,各有各的勾调配方,各有各的风格追求,因此,产品的味道自然不会完全一样。浓香型白酒,影响味道的主要微量元素,比起酱香型白酒来说,并不多,酱香型白酒的风味物质,即影响香气和味道的微量物质,多达数千种。
2、有人说茅台、剑南春、五粮液是白酒界的top3,他们三个之间应该怎么排名?为什么?
在上个世纪,茅台、五粮液、剑南春是白酒界的前三名,当时有“茅五剑”之称,如今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的状况如何,数据是最好的说明,是最有力的证据。如果我们已发展的眼光而不是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国内白酒行业的王者地位一直都在变化中,早在上个世纪1990年之前,山西汾酒在中国白酒行业稳居老大地位长达惊人的40年时间,是中国白酒行业唯一被称为老大的白酒,江湖尊称“汾老大”,至今没有之一。
1990年以后五粮液异军突起,一直到2005年连续15年坐上了老大的位置,最辉煌的时候,1998年不管是销售额还是知名度,当时的五粮液名声都是如日中天、璀璨夺目,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白酒第一品牌。那时候的茅台、泸州老窖、剑南春、山西汾酒等同处于第二梯队,这四个品牌的销售额相加起来,也只有五粮液的一半,可见当时的五粮液遥遥领先第二名几条街。
到了2005年,由于五粮液过度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扩产、贴牌生产、过度开发产品,最高峰时达到一千多种,致使酒质下降、品种混乱,品牌受损,渐渐走下神坛,被茅台赶超,一直到今天,茅台都是白酒界新的王者,一家白酒企业的销售额和净利润往往代表一家白酒受欢迎的程度,是决定一家酒企排名的最有力的证明我们以茅台、剑南春、五粮液三家公司2020年的销售金额为例,来看看它们三个之间应该怎么排名的?2020年贵州茅台实现销售总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左右,归属公司的净利润4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