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通则全河活,济宁塞则全河停”的特殊地理环境,是济宁成为中国运河之都的先决条件。这两个城市在作为运河之都的历史上都有总督衙门,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学者认为淮安成为运河之都的理由如下一是漕运指挥管理中心。
1、山东济宁这个城市怎么样?
济宁十年前城区建成面积很小,2010年后逐渐发展,高新区,滨湖区发展逐步建成,加上兖州化区,大大加强了济宁的综合实力,但是这个城市相对还很保守,对完开放不够深入,虽然偶尔在大街上看到外国人,但是还是属于三线后城市,虽然gdp全国40左右,但是面积大,800多万人,人均靠后,没有响彻全国的品牌,各方面感觉都一般,不那么突出,比如医药,机械制造,食品,曲阜孔庙出名,这片地区想发展还得鲁南高铁建成,济宁,兖州曲阜嘉祥邹城建成城际铁路,加强周边交通,建设一个全统文化产业园,每年举行各种古代文言文诗歌的比赛,将奖品提高,促进儒家思想的再发展,济宁北站改造,避免一到济宁就有老太太问找不找,这样未来可期。
2、京杭大运河沿岸这么多的城市,到底哪个是真正的运河之都?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长约1797公里。
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北京市区至通县,连接温榆河、昆明湖、白河,并加以疏通而成;(2)北运河:通县至天津市,通县至天津市,利用潮白河的下游挖成;(3)南运河:天津至临清,利用卫河的下游挖成;(4)鲁运河:临清至台儿庄,利用汶水、泗水的水源,沿途经东平湖、南阳湖、昭阳湖、微山湖等天然湖泊;(5)中运河:台儿庄至清江;(6)里运河:清江至扬州,入长江;(7)江南运河:镇江至杭州,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沧州市,山东省德州市、泰安市、聊城市、济宁市、枣庄市,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杭州市18个市区。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那么在京杭大运河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些城市可以称之为运河之都呢?目前公开报道和宣称的有两个城市分别是江苏淮安和山东济宁,江苏淮安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秦时置县,境内有著名的“青莲岗文化”遗址,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历史上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
中国大运河淮安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学者认为淮安成为运河之都的理由如下一是漕运指挥管理中心:运河历史上又称“漕河”,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漕运,北宋时就在楚州设有淮南转运使,明清两代则在淮安设有漕运总督(相当于现在的交通部加粮食部),总管天下漕粮,担任漕运总督的都是二品以上的大员。漕运总督的直辖军队为漕标,也以淮安为驻地,同时漕督还管辖各运军卫所,
明代还在淮安设有漕运总兵官一职,与漕运总督一起管理漕粮北运。刑部设于淮安的漕运理刑分司,则具体负责漕运中的案件审理工作,二是河道治理中心:南宋黄河夺淮以后,淮安为运河、淮河、黄河的交汇处,是治理黄、淮、运的关键之地。明代总漕常兼总河,清康熙十六年(1677)后,河道总督(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迁至淮安清江浦,雍正以后改为江南河道总督。
与漕运总督一样,河道总督也由二品以上的大员担任,具体负责运河、黄河、淮河等河道的治理工作,每年治河经费达国家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河道总督的直辖军队河标以及淮扬道也驻于淮安。三是漕船制造中心:明清时设于淮安的清江督造船厂为全国最大的内河造船厂,下设4个大厂,80个分厂,其地域从今板闸沿里运河南岸一直延续到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