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小说中,花酒的娱乐含义占比比较大,由此小可产生了一个猜想,不一定对,就是花酒是俗语,是口语,指的就是到青楼中找妓女饮酒作乐,而在书面语言之中,花酒指的是鲜花所酿之酒,偶尔也指放荡生涯。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从词意即知,此处的花酒一定是在青楼中左拥右抱。
1、到底什么是花酒?它有什么特征?
花酒,按现代说法,就是去一个以美女服务为主的场所嗨皮。典故源于吕洞宾,他在隐居后写了一首修道成仙指点世人迷津的《敲爻歌》,诗里有这样几句也饮酒,也食肉,守定胭花断淫欲,行歌唱咏胭粉词,持戒酒肉常充腹。色是药,酒是禄,酒色之中无拘束,只因花酒误长生,饮酒带花神鬼哭。这里的花指的是色,从而引伸为女人之意,
即吕洞宾所说的花酒,应当是指生活的繁杂欲望,确切地说可以是纸醉金迷的生活。小可在古诗类网站略微查了一下,唐诗宋词中的花酒,大多是指鲜花做的酒,偶尔指在青楼中饮酒作乐,而这种例子不到百分之二。到了元朝,花酒指青楼扯淡的比例才稍多了起来,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以上。但是,在明清小说中,花酒的娱乐含义占比比较大,由此小可产生了一个猜想,不一定对,就是花酒是俗语,是口语,指的就是到青楼中找妓女饮酒作乐,而在书面语言之中,花酒指的是鲜花所酿之酒,偶尔也指放荡生涯,
比如唐伯虎《桃花庵》中的“不愿鞠躬车马前,但愿老死花酒间。”这里的花酒,指的是不受拘束的生活,并不是指青楼玩耍,白乐天《花酒》中的“为报洛城花酒道,莫辞送老二三年。”这里的花酒,指的就是和美丽的女人起腻缠绵,但不见得是妓女,陈允平《渔家傲》中的“薄幸高阳花酒客。迷云恋雨青楼侧,”从词意即知,此处的花酒一定是在青楼中左拥右抱。
2、“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这诗是唐寅对现实无奈的叹息吗?如何理解?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是晚明书法家、画家、诗人唐伯虎《桃花庵歌》中的诗句,所表达的意思具体解答如下:一、唐伯虎的境遇唐伯虎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年幼时就天赋异禀,在年轻时,他曾热心功名,虽然多次考试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却因卷入他人的考场舞弊案牵连,受过一番牢狱之灾后,被贬为小吏一枚。此后,他对官场再无好感,对之避之不及,也自此丧失进取之心,常常游荡于江湖之间,流连于青楼楚馆,自然也更醉心于诗画,并建了一个桃花庵,整日与诗酒花画相陪伴,并自称桃花仙人,
因其在书法绘画诗文方面颇有擅长,终成为一代名家。二、《桃花庵歌》释义这首诗全文如下: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酒醒只来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贵者趣,酒盏花枝贫贱缘。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太风骚,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这首诗的意思较为浅显,比较好理解:在桃花坞里,我(指唐伯虎)修建了一处桃花庵,而我自己就是桃花庵里的那个桃花仙人,在这里,我栽种了大片桃树,桃花纷纷绽放的时候,我就摘下它们,去市集上换取沽酒的钱。不喝酒的时候,我就安静地坐在花间逍遥,喝醉酒了,就势躺在桃花树下沉沉睡去,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是多么美好。这也正是我的愿望,宁愿在花间美酒中衰老离世,却不愿屈尊降贵,在达官贵人的车马前唯首是瞻,因为我们本就不是一路人,这本来就是天壤之别:富贵达官只喜欢车马随从,不像我们贫贱之辈只喜欢美景和美酒。他们甘愿为权贵奔走效劳,我得到的却是闲情乐趣,很多人笑话我风流不羁,我却笑他们看不穿人生在世的道理。
难道他们没有看见,当年的那些豪杰们的墓碑早已坠入烟尘不见踪影,却被劳动人民夷为平地,用来种植庄稼,结合唐伯虎的生平遭遇,这首诗中的“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就更好理解了。它分别用“老死花酒间”和“鞠躬车马前”分别代指官家和百姓两种差别极大的生活方式,表明自己的志向和精神追求,在此基础上,夹叙夹议,以富贵和贫贱的得失进行对比,得出与花酒陪伴远胜过做官入仕的结果,表明自己更愿意今朝有酒今朝醉,活在当下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