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知识 > 大方县八堡六寨苗族水花酒厂,苗族的咂酒是什么

大方县八堡六寨苗族水花酒厂,苗族的咂酒是什么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9-25 14:49:50 编辑:美酒知识 手机版

1,苗族的咂酒是什么

咂酒,是羌族人民十分喜欢的自酿酒,是农历十月初一“年节”时必不可少的佳酿。 咂酒,是六寨苗族人民自酿的一种原生态传统特色饮料,也算是一种宴酒。咂酒,古称“打甏”。它不是酒,而是一种饮酒习俗。“咂”即吸吮的意思,“咂酒”指借助一种竹管、藤枝或芦苇杆等管状物把酒从器皿中吸入杯或碗中饮用或直接吸入口中。清嘉庆李宗昉《黔记》载:“咂酒,名重阳酒,以九月贮米于瓮而成,他日味劣。以草塞瓶颈,临饮注水平口,以通节小竹,插草内吸亡,视水容若干,征饮量。”从此可见其饮法颇有情趣和特色。[1] 咂酒的酿制原料为苞谷、小麦、毛稗、草籽、红稗等五种带壳杂粮。酿制程序是:将五谷杂粮煮熟,然后倒入簸箕内摊开扒散,拌均酒药(一种采集当地草、木本药物制成的),大约10公斤米拌两三酒药,待冷却但还有些许余温的时候,舀进锅里,并洒上热水,加盖密封好后抬到楼上,捂热发酵,直至透顶。如果是在冬天,须用棉被盖在锅上,起到增温的作用,这样要完全发酵大概要三天三夜。如果是在热天,则要两天三夜。发酵后,舀如坛子里,三天以后,掺进同发酵好的酒槽等比例的水,使其汁糟分离。糟散为粒,珍珠般的粒子漂浮在面上,拨开珍珠,酒汁清醇,澄黄澄黄。如果要酿制最纯正的咂酒,最好是用源自黑土的油砂水。七、八月份时,最快密封一个星期后即可开坛饮用。一般年月,则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左右,而冷天的成酒时间甚至长达3至4个月之久。[1] 六寨苗族的咂酒,色泽呈澄黄,香气浓郁芬芳,口感鲜美醇厚,大约在20度左右。含有较丰富的糖分、氨基酸、酯、甘油等物质,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适当饮用此酒,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有消除筋肉疲劳作用。[1] 在六寨苗族,凡重大节日、婚丧嫁娶、宴迎宾客等隆重场合饮用时,咂酒是必不可少的佳酿。尤其是在丧葬时,它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这是六寨苗族一直沿袭下来的传统风俗习惯。六寨不管是哪家有人去世,在上山前的那天晚上都会在堂屋的上下席各摆上一坛咂酒,并各插入两根通节的细竹竿。如果死者是男性,则姑妈家是主客,即坐在上席的是姑妈家和孝家的代表;如果死者是女性,则娘舅家是主客,即坐下席是娘舅家(如果有多个舅舅,则由大舅出席)和芦笙匠的代表。在他们四个人喝过咂酒并示意允许之后,在场的其他人才可以由年长者先饮,然后再由左而右,依次轮转。这是六寨苗族的传统习俗,其意义主要是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增进亲朋好友彼此之间的感情。[1] 在六寨,苗族同胞们一直津津乐道并广为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清末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与洪秀全闹别扭后,领兵入黔,路过大方时,在与六寨苗族同胞欢聚共饮咂酒,他趁酒兴,即席作诗一首:“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进黄河水倒流。” “明珠”,是指浮在酒水上的气泡,也叫缥蚁。“低头”,是说低头咂饮。“五岳”、 “擎天柱”分别指双手和吸管。诗写得很有气势,把咂酒的风情和豪壮的气氛,描绘得形象而生动

苗族的咂酒是什么

2,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苗族民间的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盛装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除了历史性的节日外,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后或春耕大忙之前的农闲季节举行。但由于自然因素、社会和宗族差异的影响,苗族传统节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四月八: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贵州省的贵阳、黄平、松桃和湖南湘西等地的苗族的传统节日。该节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宜发展而来的。每逢节期,苗族同胞要蒸制花糍米饭,聚集到固定的地方吹笙,跳舞或对唱情歌。在北京的苗族也过四月八节。龙船节是苗族的一种水面划船比赛的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的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的清水江两岸,和注入这段河的台江巴拉河两岸,黔东苗语称为“哈仰勇”(qab niangx vongx)。在这里的平寨、廖洞等六七十个苗族村寨,每家都有一至两条划船比赛用的龙船。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或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这五天,居住在河两岸的苗族群众轮流举行盛大而隆重的龙舟竞赛。在湖南湘西的凤凰、泸溪、吉首、保靖、花垣等地,也流行划龙船,而且分男队、女队、男女混合队比赛,场面非常热闹。苗族的龙船节,虽是以赛龙船为主要内容的节日,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娱乐和青年男女进行社交活动,中老年人探亲访友、交谈年景和生产经验的节日。吃新节主要流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自治县地区。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当田里稻谷抽穗的时候,苗族村寨家家户户在卯日(有的在午日或辰日)欢度“吃新节”。到时,每家都煮好糯米饭、一碗鱼,一碗肉等,都摆在地上(也有的摆在桌上),并在自己的稻田里采摘7—9根稻苞来放在糯米饭碗边上,然后烧香、纸,由长者掐一丁点鱼肉和糯米饭抛在地上,并滴几滴酒,以表示敬祭和祈祷丰收,然后把摘来的稻苞撕开,挂两根在神龛上,其余给小孩撕开来吃,全家人就高高兴兴地共进美餐。第二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幼者纷纷穿着新衣来观看芦笙会,参加跳芦笙会,参加跳芦笙舞;有的拉马来跑马场赛马,有的牵水牯牛来斗牛场斗牛,节期一般2天。赶秋节流行于湖南湘西和贵州松桃一带的苗族地区,每年的立秋之日举行,为期一天。开始为每年农历“立秋”,青年男女聚集村寨、山场,唱歌跳舞,寻求伴侣。首先,由穿着古老民族服装的一男一女扮成“秋公秋婆”,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分别擎着一个饱满的玉米棒和一把金黄的稻穗,来到秋千架下,向人们报告一年的收成,祝贺庄稼获得丰收。接着,青年人争先恐后地涌上秋千。秋千架有10多米高,呈纺车形状,有相互错开的八架车辐,每架可坐一人。送秋人用力推动,秋千旋转起来,越转越快,人们发出阵阵欢呼。突然,送秋人用力顶住秋千横木,秋千戛然而止,上面的人纷纷往下跳。按习惯,最后被停在秋千上的人要高声唱歌。有的青年人有意停在上面,趁机用歌声向恋人吐露心曲。

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3,大方六寨苗族的水花酒

酒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制酒、饮酒、唱酒歌等一系列内容丰富的酒文化。 苗族酿酒的历史源远流长。今天,民间还有一首专门叙述从水稻种植到酿出米酒全过程的酿酒歌叫《Baif Jux Bil》。过去苗族食用的都是未经蒸馏的连糟酒,相当于古代汉族地区的“醅”,也就是唐代诗圣杜甫《客至》中所说的“樽酒家贫只就醅”中那种酒。后来才有蒸馏酒。 在汉族传说和文献中有杜康、仪狄造酒之说,苗族的酒是怎样来的呢?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人将吃剩下的糯米饭放在锅里,就外出走亲戚去了,几天后回来揭开锅一看,饭上长出了许多白毛,并散发出缕缕诱人的清香,他抓了一把尝尝,觉得味道很好,以后人们就照这种办法来酿酒了。这与晋代文学家江统在《酒诰》中所说的“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十分相似。 要酿出美酒,良好的酒曲必不可少。苗族人认为,酒曲是生命的,必须雄雌兼备才能繁衍后代。所以制曲饼时要捏一个圆形的表示雌性,一个比大拇指略粗长的表示雄性,其他的以二者为中心。每个曲饼的一面用拇、食、中三指尖分别压出一个小窝,象征狗爪印,以驱鬼避邪。 重阳酒堪称苗乡特产,制作工艺比较简单。因必须在重阳节期间制作而得名。将糯米或糯小米一次蒸熟后撒上酒曲,待发酵成醪糟,放入坛内,再加适量烧酒密封浸泡,一年半载即可开坛取用。其糟已化,其色微黄,其味醇香;以手试之,粘如糖浆,以口尝之,甜如甘露;口感虽好,后劲却大。 每有重大喜庆活动或有贵宾来临,热情好客的主人往往会在寨门前或家门口设置拦路酒。少则三五道,多则十二道。他们手中的牛角杯你可别接,否则一松手,那沉甸甸的牛角酒就非你莫属了。除此之外,就形式而言,还有进门酒、敬客酒、交杯酒、送客酒等等。 酒还是苗族人民感情交流和传统文化传播的媒介。通常情况下,酒过三巡,宾主双方往往要每二人一组,对歌饮酒,一问一答,你来我往,不能答者饮酒作罚,若势当力敌,则只有歌出而无酒进。此时与其说是考验酒量,不如说是考验苗族传统文化知识。所唱之歌苗语称为“hxak jud”(意为酒歌),大多为称赞对方或自谦之词。有时也唱苗族古歌中的一些篇章,学歌者往往在别人唱时心中默记。善此道者几次下来便可唱答了。 不论婚嫁,还是丧事,不论成功,还是失败,苗族同胞都把一种用玉米荞子等粮食做成的酒拿出来喝,用喝酒的方式庆贺自己或者祝福他人。这种酒不斟在杯中,也不放在碗里,而是藏在龙竹筒里,用一支通着的麻杆吸食,你一口我一口,轮流着从老人到小孩,直到大家喝得差不多了,才歇下。酒香四漫,微醉成仙,满口清芬的酒香,让你醉得舒服醉得酣畅,终生难忘。 这种酒没有牌子,上不了市场,产量很小,当然也没有时兴的包装,每年在苗族同胞的家中出产,每天都伴随着苗族人的生活和生产。这种酒的名字叫“窝托罗酒”,苗语里的意思是好喝的酒。 “窝托罗酒”好喝,其实看似简单的酒,却有许多讲究,也有很深的传统文化蕴含在里面。他们经过几百年的实探索,用纯种霉菌接种以麸皮为原料的培养物的麸曲,可用于代替部分大曲或小曲。目前麸曲法白酒是我国白酒生产的主要操作法之一,可在苗族同胞“窝托罗酒”里面,却用了几百年。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苗族酒文化典范的“窝托罗酒”,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老酒,它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早已是刻骨铭心了。千百年来,在苗族的生活中,“窝托罗酒”一直散发着它那十分迷人的魅力,为苗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至关重要的情趣。“窝托罗酒”酒桌上摆哟,哥兄父老个个喝得醉熏熏。”就可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千年的历史,千年的文化,千年苗族人民的爱与恨,都无不与“窝托罗酒”息息相关。如今,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窝托罗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西。从家中的每日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日活动,喝“窝托罗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客人来了以美酒相待,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 你如果来到了苗寨,那里的苗族人民定要拿出自家亲自酿制的“窝托罗酒”来款待你,是一种多么地感到光荣的事,他们一定能给你一个至深至感的记忆。当评论苗族人民的性格时,酒是一个最好的比喻。苗族人纯朴、刚烈、热情,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气质,而“窝托罗酒”那种清爽、醇香、凝重的口感,更是苗族人民性格的真实写照。 “窝托罗酒”的酿制方法很独特,不象一般的酒那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出品,酒味不佳,酒度到高,喝起来辛辣过剩而香味欠缺。一瓶“窝托罗酒”,要酝三年以上,且需藏在地下,其原料为玉米、苦荞、大麦、高梁等五谷,越杂越好,越杂越香,越杂味越长。制法上不经过蒸馏,把酒药伴入蒸熟的杂粮,装入密封的土瓶,用肥肉在瓶的周围糊上一层,放进深过人高的地里,埋藏三年。三年,如果按现代造酒厂的效率,早就出产无数产量了,谁还想把长长的时间花在过程中,等待一瓶酒的发酵呢。但对于苗族同胞来说,酒藏不透不香,只有保证酝酿的时间,才能体现酒的醇度。三年之后,主人把深埋的酒瓶挖出来,洗去外面的泥土,用麻杆吸食,先从一家老人开始,以一口气一小碗的量,边吃边有人往里面装入凉开水,直到吸淡。 喝“窝托罗酒”很有些讲究。喜事,他是助兴济,老年人喝了,会唱起高兴的歌谣,年轻人喝了,会跳起动情的舞,新娘子喝了,会喜形于色,新郎官喝了,能即兴对歌,冲破新娘家人的考问,完全满老岳父出的问题。一瓶五十斤装的“窝托罗酒”因了酒度低酒香浓的原因,三五个小伙子也能将其一饮而尽,于是一场婚事办下来,少下千斤酒是不行的,可是一千斤酒要挖多少窑要费多少力啊。 同样,丧事时,“窝托罗酒”也得“出场”,没有酒是办不成事的,特别是红白事。主人家备下的“窝托罗酒”越多,说明你越好客大气,反下,别人就会对你说太小气了。这些年吃粮是不成问题的,当然谁也不愿意落个小气的坏名,因此,做客苗家,你得有三分酒量,不醉是不行的,醉了苗家人才会高兴。 “窝托罗酒”,苗族同胞的酒歌更动情,更好听。“窝托罗酒”在苗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除了恭迎远客的迎客酒外,还有进门酒、出门酒石酸、交杯酒、姐妹酒、送客酒、婚礼酒、认亲酒建房酒……等等,苗族社会里,酒文化无处不在,丰富多彩。而苗族酒歌就正是 伴随着这些种种饮酒场合和酒宴的产物。其通常是在迎接客人敬酒时唱(此时为主人唱,以表欢迎光临。),或是在酒至半酣主客对饮,相互对唱(也有一问一答式)以示敬意,并以此劝酒。其声色缓慢而浑厚有力,概括了苗家人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酒文化内涵。 时代在发展,苗族酒歌也在发展着,比如劝酒的时候,他们会唱:“天也蓝啊,酒也蓝,远方的客人,一杯一杯往下传。”喝得差不多了,但好客的苗族同胞总还在喝,这时,他们又会唱道:“只要感情铁,那怕喝得胃出血,只有友谊真,那怕明天打吊针。” 物质时代,各种白酒越来越多,满天飞的广告为酒开路,今天这种牌子的酒好销,明天又将是另一种好卖,只是那些自称是粮食酿制的白酒,喝了常常让人难受,时不时闹出中毒惨剧。再到一些现代化的酒厂看看,酒不是在酝酿而是勾兑,用酒精加水的办法出产一些各类有害物质超标的液体。而这样的液体贴上印制精美的外包装就成为价格不溥的商品,上柜台进包房成礼品。我不知道还有哪个酒厂用纯包谷酿制真正意义上的酒汁,当我们在城里的各类宴席前举杯,又一次举起可能的中毒机会时,我想起苗家人的热情,与苗家人热血一样的“窝托罗酒”。 彝家水花酒   彝家水花酒是彝家咂酒之一,味道可口,做法简易。用糯米、蜂糖、白开水做原料。   做法:农历九月或十冬腊月用糯米做成甜酒,酿造时酒药要放重一些或者用白酒药,装坛时先将蜂糖放于坛底,再舀甜酒盖上,然后加入凉透的白开水,用泥封固。约三个月后 ( 泡的时间长更好 ) 。酿子变成金黄色,透明,味酸甜,入口沁人心脾,是彝家常年必备的饮料,除平时自饮外,逢年过节还用来招待客人。是别具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好酒浆。   “九月里来是重阳,重阳泡酒满缸香”,这是纳雍彝族长期酿制水花酒的经验之谈。之所以选择在九月酿造水花酒,就是因为这个时候做出来的酒不翻缸不变味,到腊月底,时间是三个多月,正好春节已到。开缸就用来过大年。若在其它时间酿造就容易变质或腐烂。   彝家刺梨酒和水花酒,味道独特,别于其它,堪称彝族地区的特产,是一种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饮料。
想知道是为什么

大方六寨苗族的水花酒


文章TAG:大方大方县八堡苗族大方县八堡六寨苗族水花酒厂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