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明亮的意思,“丹”红色丹砂,“陆”既漉,水流漉而出。“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炎方”炎热的南方地区,炎热的南方地区,阳光丰沛万物葱绿茂盛,自然界生机勃勃神采奕奕,整个天地宛如红色丹砂一样的饱满明亮,仿佛有水从里面溢出来,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唐·佚名昭昭丹陆,奕奕炎方。
1、“昭昭丹陆,奕奕炎方”,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昭昭”明亮的意思,“丹”红色丹砂,“陆”既漉,水流漉而出。“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炎方”炎热的南方地区,大胆猜测整句意思:炎热的南方地区,阳光丰沛万物葱绿茂盛,自然界生机勃勃神采奕奕,整个天地宛如红色丹砂一样的饱满明亮,仿佛有水从里面溢出来。附: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雍和唐·佚名昭昭丹陆,奕奕炎方,
2、甘肃省中“甘”和“肃”的本义是什么?
谢谢邀请。看到这个问题,马上挤出时间,第一时间来回答,毕竟自己在甘肃生活了一段时间,对甘肃了解还是比较多的。(吐个槽!晕死,不是在问甘肃省的名字由来么?好不容易写完回答,怎么问题的题目都改了?害死人啊)谈到甘肃,我身边的很多人只知道这气候不好,各方面相对落后,其实他们可不知道甘肃可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
从西北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天水大地湾遗址算起,至今可有八千多年历史了,之所以,甘肃省名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可是这里过去波澜壮阔历史的集中写照。下面我就简单聊聊甘肃历史的变迁,一、古代甘肃地理位置重要甘肃东西狭长,北接戈壁荒漠,南连祁连山脉。长安为起点,全长7000多公里的古丝绸之路,就是穿越河西走廊,到敦煌后分为北南两道,北道出玉门关,南道出阳关的,
这条始于公元前2世纪的横贯亚洲内陆的古商道,曾持续千余年,沟通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也正是如此,古代的甘肃无论外御边患,还是内击强敌,都具有关键性的战略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二、甘肃完全并入中国版图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分为九州,旧称“雍凉之地”的甘肃大部属雍、凉二州。商周时,秦人的祖先就在甘肃东部天水游牧定居,
周庄王九年(前688年),秦国就在甘肃建立了中国历史最早的两个县:邽县(天水麦积区南)、冀县(今甘谷县)。后秦统一天下,设置36郡,甘肃属于陇西郡和北地郡,历史的车轮来到了西汉,甘肃的战略地位更凸显出来。汉武大帝刘彻为彻底解决匈奴对中央王朝的威胁,开启的汉朝对匈奴战争,汉军在卫青、霍去病等杰出将领带领下,马踏匈奴,收取河西,追奔逐北,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西归大河,列郡祁连;威服西域三十六国,设都护,越葱岭,灭康居车师大宛诸国,
大汉王朝和大汉民族至此威震八方。特别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击退盘踞河西的匈奴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河西走廊,在陇西郡和北地郡基础上,增设武威郡和酒泉郡,统辖甘肃西北部,并大规模移民进行开发和戍守,公元前114年又增设天水郡、安定郡、武都郡。前111年分武威郡设张掖郡,前88年设敦煌郡,至此河西四郡完全设立,再加上敦煌以西的阳关和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前81年又从天水、陇西、张掖3郡各分出2个县建立金城郡。自此,甘肃共设十个郡,汉帝国完全控制河西走廊,甘肃也在汉王朝的管理下,获得很大发展,甚至《史记》中有了“陇右熟,天下足”的说法。三、甘肃名字的由来到隋唐废郡设州县,酒泉郡改制为肃州,张掖郡改为甘州,前面已说过,甘肃省名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
之所以如此,也是由于这两个地方控制着河西走廊的命脉,战略地理位置对中央政府太过重要,肃州自不必说,从汉武帝时期最初设武威郡和酒泉郡就可看出。因“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的张掖郡,素有“金张掖”之称的甘州,地位进一步提升始于北宋时期,当时西夏王朝统治河西,设有甘肃军司驻甘州(张掖),这也是历史最早出现的甘肃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