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经验 > 清朝以前的酒是什么酒,黄酒是什么酒

清朝以前的酒是什么酒,黄酒是什么酒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6-22 11:04:24 编辑:美酒知识 手机版

古代人喝的酒与我们现代人喝的酒是不一样的。乳酒是用牛乳或马乳为原料经发酵制取的蒸馏酒,这种酒是蒙古人的日常用酒,其酒精含量很少,记载中御酒的种类很多,如竹叶青酒、玉泉酒、葡萄酒、乳酒以及具有中药成分的屠苏酒、雄黄酒、苦露酒等,上等酒用来做最严肃的祭祀,而且黄酒的酿造已有了一套完整的工艺。

1、黄酒是什么酒?为什么感觉喝黄酒的越来越少了?

我是小逸,关注我们更懂酒。目前对于黄酒的定义,最权威的是国家标准,在最新的定义中,黄酒是以稻米、黍米、黑米、玉米、小麦等谷物为原料,经加曲、酵母等糖化发酵剂酿制而成的发酵酒。大约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就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用的是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周代时开始官员酿黄酒,那个时候已经有完整的酿酒记录和专职管理酿酒的官僚体系。

总管酿酒的官员称为酒正,上等酒用来做最严肃的祭祀,而且黄酒的酿造已有了一套完整的工艺。黄酒发展的鼎盛时期,是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北宋,由于当时有很长时间的战乱,有很多人不得志,文人墨客不问政事,借酒浇愁,阴差阳错使酒业兴盛起来。这个时候饮酒主要流行在上层社会,而且普及到民间的普通人家,像著名诗人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杜甫的独酌成诗,都是当时黄酒盛行的真实写照。

然后到了明清时期,一直到清朝中叶之前,当时有南酒北酒之分,其实无论南酒北酒,都还是黄酒为主流的世界,之后中国黄酒的声明远播,是在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云集酒坊,也就是今天的会稽山酒业,为绍兴酒夺得了第一枚国际金奖,从此,绍兴黄酒声名鹊起。虽然说新中国成立以后,黄酒的生产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新的突破,但是相对于白酒和葡萄酒来讲,黄酒的发展差距是比较大的,

它的价格偏低,导致了整个行业的价值一直是有些被低估的,可以说黄酒产品的价值跟价格也远远是不太对称的。目前从产量和销量上来看,像古越龙山、会稽山、还有塔牌为代表的浙派的黄酒,还有以石库门、和酒等为代表的海派黄酒,是具备一些行业的领先优势的,但如果说起消费者对于黄酒的印象,大部分可能都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在黄酒文化推广方面也是比较欠缺,

2、古代人喝的酒,和我们今天的白酒一样吗?

古代人喝的酒与我们现代人喝的酒是不一样的。首先是我们现代人日常喝的啤酒,在古代就没有,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一口冰凉的啤酒下肚,那种美妙的感觉真的是不言而喻,啤酒的度数不高,一般酒量可以的人,十八碗啤酒,还是喝的下去的。不过我们喝的啤酒在酒精度上应该没有古代人喝的酒度数高,其次是我们现代人喝的白酒,在酒精度上肯定是远高过古代人所喝的白酒,因为我们现代人喝的白酒,谁能像古代人那样,大碗大碗的喝,就是一碗按八两来计算的话,以武松十八碗的酒量,恐怕在我们现代人中,是无敌的,可以直接申请吉尼斯纪录了。

3、中国的白酒什么时候到五十度的,古代不都是几度吗?

首先,中国古代没有酒精刻度的概念,判断酒精度的主要方法是摇晃酒液看酒花,分为大清花、小清花、云酒花、二酒花、油酒花,古时白酒的酒精刻度究竟有多高,只能通过现代技术检测的酒花大小与酒精度对应关系来推断。大清花大如黄豆,消失极快,酒精含量为60~75°;小清花大如绿豆,消失稍慢,酒精度在50~60°;云酒花大如大米粒,重叠二至三层,散失时间为20″左右,酒精度在40~50°之间;二花是大如大米和小米大小不等重叠,形状似云花,酒花散失时间更长,酒精度在15~40°;油花则大小如破碎的小米粒,酒液表面布满油珠,是高级脂肪酸,酒精度在5°,

4、清朝皇帝喝什么酒?有什么依据吗?

清代宫廷用酒的制度化,始于顺治七年(1650),在内务府下设酒醋房,掌管御酒的酿造及贡酒的管理。记载中御酒的种类很多,如竹叶青酒、玉泉酒、葡萄酒、乳酒以及具有中药成分的屠苏酒、雄黄酒、苦露酒等,玉泉酒是清宫中经常饮用的白酒之一,因该酒用玉泉水所酿制,故名,宫廷中不仅饮用玉泉水,而且用玉泉山水酿酒,玉泉酒一般在春秋两季由光禄寺酿酝署酿造,其配料主要有糯米、酒曲、花椒、酵母、箬竹叶、芝麻。


文章TAG:黄酒清朝清朝以前的酒是什么酒

最近更新

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