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为什么古人在客栈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从不数银子的多少呢。古人、客栈、吃饭付银子、大喝一声,古代一两银子折合现在人民币是多少,这50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有多少呢,明清两朝一个进士中第需要花家庭多少钱,(进士形象图,中进士意味着出仕,起步就是6-7品)至于培养一个进士总共花费多少钱,合计多少银子,没有办法进行统计。
1、为什么古人在客栈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从不数银子的多少呢?
有人问,为什么古人在客栈吃完饭放下银子就走,从不问多少钱,店小二也从不数银子的多少呢?下面就来详细介绍其中的原因。古人、客栈、吃饭付银子、大喝一声:“不用找了”!店小二抓了银子往钱屉子里一放,这样的一系列场景我们只有在电视剧里看到吧。实际上古代吃饭如果用碎银子付账的话会很麻烦的,古代能用碎银的,做大生意的店家,他们会用专门的一个道具叫做戥(deng)子来称这个银子的重量,就是称银子的,老板们为了信誉,客人给的银子多了一定要找零的。
如果身边没有足够的碎银子,就用钢剪刀剪下大块的银子找零,而身上能带银子出门的也都是些豪们,因为在古代银子也是相当值钱的。明朝一两百银=200元人民币=1000文钱=1吊(贯),而1钱=0.2元,例如在清朝一两银子足可以买150斤高档大米。宋朝一两银子买200多斤大米,《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说:“二十两银子够庄稼人用一年的了”,明代一两半银子够一个老百姓用一年了。
所以如果是两个人吃饭有酒有肉的话,几十个铜板就够了,像有些人说的“放下银子就走”不现实,如果再看到电视剧里这样的坑人镜头大家就可以说:这都是骗人的哈!话说回来用碎银子作为交易的货币实在太不方便,碎银子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称过来称过去的实在浪费时间,由于银子贵重还得精确到几钱几厘浪费精力,而且还有磨损损耗。
另外古代人是很有智慧的,但是有的人把智慧用错了地方就叫卑鄙!他们有的会在银子里掺锡、铅制造假银,如果被收银方发现,还得打官司,找专业鉴定的地方鉴定,实在让人头大,另外,银子也分好坏,好银子叫纹银,差的叫底银都得需要估价,无论怎样使用碎银子是很麻烦的。为了达到银子的纯度一样,就要使用铸银,始于汉代,盛行于明清。
诗仙、酒仙李白,有诗曰:\
2、为什么古人爱用银器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