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经验 > 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 颜涛 电话,谁知道湘山酒是哪个省的啊

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 颜涛 电话,谁知道湘山酒是哪个省的啊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02 11:45:38 编辑:美酒知识 手机版

1,谁知道湘山酒是哪个省的啊

湘山酒是广西的名酒,它酒色清亮透明,饮来味道纯正,具有典型小米酒的浓郁香气。
广西全洲

谁知道湘山酒是哪个省的啊

2,崀山在湖南什么地方

从广西桂林出发,经全州、资源,翻过越城岭,就进入湖南新宁。新宁县有崀山。“崀”见于《辞海》,曰:“崀,地名,在湖南新宁县境内。”“崀”,山之良也,可见崀山之美。崀山并不是个别的山体,而是当地山水的统称。当地的神话乃至方志说:相传当年舜帝南巡路过新宁,见这方山水美丽,便脱口而出,“山之良者,崀山,崀山。”因此,舜老爷子就造了这个“崀”字。良山为崀。据说诗人艾青曾在当地教书,其名句:“为什么我眼中噙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说的就是这里。

崀山在湖南什么地方

3,最能体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特点

郭沫若诗云:请看无山不有洞,可知山水贵虚心。“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山、水、喀斯特岩洞,无山不有洞正是桂林山水的特点。桂林山水,是我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是中国山水的代表,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湘桂铁路与漓江纵贯,贵广高速铁路横穿全境。北、东北面与湖南省交界,西、西南面与柳州市、来宾市相连,南、东南面与梧州市、贺州市相连。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有着举世无双的喀斯特地貌。地貌介绍这里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态;漓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洁如镜;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满目,于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称。桂林是一座文化古城。两千多年的历史,使它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桂林郡,开凿灵渠,沟通湘江和漓江。桂林从此便成为南通海域,北达中原的重镇。宋代以后,它一直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号称“西南会府”,直到新中国建立。在漫长的岁月里,桂林的奇山秀水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使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刻下了两千余件石刻和壁书,历史还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古迹遗址。陈毅元帅诗云:“ 宁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桂林的山水养育了桂林人民,桂林山水之灵气更是培育了一大批桂林山水画家。1982年国务院公布桂林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水清得见底!
水清山绿,素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于世。

最能体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特点

4,描写桂林山水的游记

桂林山水nbsp;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湘桂走廊南端的槽谷平原,包括桂林市、阳朔县以及临桂、灵川、兴安、永福、龙胜等县的部分地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40~600米,为石灰岩岩溶地区。商周时代,这里即与中原有密切关系。秦汉时,是中原与岭南的重要通道。桂林山水有奇丽俊秀的风貌,宏伟博大的气势,气象万千的姿态,含蓄深长的意趣,极富浪漫色彩和诗画情趣。中唐时已是名闻全国的风景胜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流传古今。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桂林风景资源十分丰富,尤以山水取胜。唐朝诗人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句,是桂林山水的最佳写照。而簪山、带水、幽洞、奇石,历来被誉为桂林风景的四绝,其山水洞石浑然一体的景象组合,举世无双。烟雨、光影、植物、动物、田园、村舍、名园、古迹,则被称为桂林风景的八胜。这些胜、绝的风景因素融合成各具特色的16个风景区和数百个风景点。
《桂林山水》 作者: 陈淼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观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5,贺州姑婆山有什么景点好不好玩

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广西东北部;湘、桂、粤三省交界处的萌诸岭南端广西贺州市境内,距市区(八步)中心仅26公里,地处香港--广州--桂林黄金旅游线中间站上,总面积8000公顷,具有峰高谷深、山势雄伟、森林繁茂、动植物资源丰富、瀑飞溪潺、环境幽雅等特点,集“雄、奇、秀、幽”于一体,兼有山水型、城郊型公园之特点。据权威科研机构测定,姑婆山负离子含量最高达每立方米16万个,姑婆山景区因此而被称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森林氧吧。 方圆80公里的姑婆山是天然动植物王国,境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25座,最高峰海拔1844米,是桂东第一高峰。这里沟壑纵横,终年溪水潺潺。由于特殊的地形构造,境内绝壁众多,形成沟沟皆瀑、有瀑必奇的独特景象。其中多姿多彩的瓦窑冲奔马瀑布、仙姑瀑布、罗汉瀑布、银河落九天瀑布、“二毫米”瀑布、母子瀑布、鸳鸯瀑布尤为有名。姑婆山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5%,林内奇树百出,既有挺拔参天的栋梁之材,又有苍劲古朴的原始树木。茂密的丛林中生长1400多种野生植物,有鸟兽130多钟,是旅游、度假、疗养的好去处。雄峰、峻岭、古树、老藤、奇花、异草、怪石、瀑布等等,构成为一幅幅自然天成的绝妙风景。人们可观瀑狩猎,可烧烤野炊,可扎篷露宿,亦可住进建在溪旁潭边的竹楼别墅,尽享大自然的美妙恩赐。姑婆山气侯宜人,四季如春。,相对湿度在80%以上,冬暖夏凉。公园内空气清洁度高,环境优美,空气中负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个,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区。 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景是故乡美,情是故乡真。贺州姑婆山不仅空气清新宜人,其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景色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还成为电视剧《欢乐桑田》香港著名电视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及电视剧《围屋里的女人》等影视片的外景拍摄地。香港电视连续剧《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均选择在广西贺州姑婆山拍摄,可想而知这里的风光之秀美。在与广东相隔的地方,有着这样的乡村风情,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2月10号去了,每年农历初八到初十仙姑庙会的时候,门票20元,还能免费坐观光车,很值得游玩。里面很大,有三个瀑布,夏天去比较好,听说农历六月二十四是仙姑诞,门票也会很便宜的、平时门票要115,学生票55.网上说的60已经过时了,早就涨价了。

6,从柳州去桂林市全州县庙头镇全长多少公里开车需要多长时间全程

150公里左右因为桂林到全州130公里开车你左公共汽车的话3个半小时左右没有全程高速的上次俺老爸开他小车搭我回来也就2小时25分钟嘻嘻上次接新娘比较飙
简介 庙头镇位于全州县东北部,东北与湖南省东安县交界,西与全州县文桥镇毗邻,南与全州县黄沙河镇接壤。全镇总面积125平方公里,辖11个村委、一个居委会,2005年末总人口30478人,有林地面积6万多亩,耕地面积30667亩,其中水田21240亩,旱地9427亩。经济收 庙头镇 入以农业为主。据统计,200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1963万元,工业总产值5589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79万元,财政收入1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32元。 庙头镇距县城36公里,全镇120个自然村,总人口3.35万人,有耕地3.15万公顷,其中水田2.14万公顷,旱地1.01万公顷。湘江、湘桂铁路、黄沙河至文桥紫岗公路、庙头至湖南省紫溪镇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自然条件也很优越。庙头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众多。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钨、锰、铀、煤、大理石,花岗岩、河沙等蕴藏量丰富。主要农产品有优质稻、花卉、桑蚕、花生、葡萄、板栗、李、柑、大豆、红薯、鸡、鸭、鹅、猪、牛、羊、竹木制品、禾花鲤鱼等。庙头农贸市场为天天圩,大型传统圩日有农历二月八、三月三、五月十五、六月六、九月九,集市贸易比较活跃。境内有歌陂石刻、湾山风雨亭、仁街牌坊等名胜古迹。 区位及资源状况 庙头镇属亚热带气候,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6公里,距322国道9公里。湘江、宜湘河、湘桂铁路、黄阳公路、庙紫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庙头、黄土井两个火车站,交通便利,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蕴藏有金、锰、煤、大理石、花岗岩、方解石、河砂等矿产资源。镇内建有11万伏的变电站。正在建设中的柳铺水电站,为桂林市重点建设项目,装机3×5000千瓦,总投资1.3亿元,2006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2007年6月建成。庙头农贸市场为天天圩,传统圩日有农历二月八、三月三、五月十五、六月六、九月九。在农历三月三圩日,各地来赶圩的群众达3-8万人,农机具、农产品交易场面十分热闹。境内有歌陂石刻、湾山风雨亭、仁街牌坊等名胜古迹。庙头镇将以柳铺电站为平台,大力发展旅游业。 农业特色 (一)种植业方面: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85万亩,年产量约1.8万吨,其中优质谷种植面积占85%以上。石榴、脐橙、蜜梨、碰柑、南丰蜜桔、山东脆蜜桃等优质水果面积不断扩大,现有水果面积26000亩。近年来,温郁金、罗汉果、金槐、鸡骨草等中药材得到较快发展,花卉种植已初具规模。种桑养蚕是庙头镇的传统产业,现有桑园2000多亩,年产鲜茧45万公斤左右。(二)养殖业方面:畜禽品改和引进力度加大,猪、牛、鸡、鹅、鸭等养殖均取得较大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其中二元杂交母猪和三元杂交瘦肉型猪规模养殖场已发展到32个。全镇年出栏肉猪4万头左右、乳猪7万多头。鸡、鹅、鸭等家禽年出栏30万羽左右。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给群众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三)农产品加工方面:以粮食、蚕茧、竹木加工为主。(四)流通方面:引导农民建立了桑蚕、肉猪、水果、花卉等农产品专业种养协会,民间流通队伍不断扩大,形成了稳定的农产品销售网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种桑养蚕 该镇农村群众有种桑养蚕的传统。桑蚕的种养曾有过五起四落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好转,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把发展桑蚕业作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一项大的产业来抓,给予了大力倡导和优质服务,群众重新燃起了种桑养蚕的热情。目前,全镇桑园面积扩种至2500亩,年养蚕3000张,产茧18万斤,并涌现出了一批种桑蚕致富的大户,产生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部分村民靠种桑养蚕过上了好日子,今年该镇党委、政府从浙江购回全国优质蚕种“菁松腊月”,从南宁蚕业推广总站购回优质高产的“桂桑12号”桑种,在全镇推广,并在养殖时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努力提高蚕茧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桑业发展规模。 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水、电、路、文化、教育、卫生、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镇化水平。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对病险塘坝水库和防洪堤进行了维修,修建了新的引水渠,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镇内设有庙头高中、镇中、二中两所初中和15所小学,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和投入,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全镇11个村委皆修通了四级公路,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群众出行、用电方便。目前有居委、湾山、建新、歌陂、黄土井等5个村(居)委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镇已拥有固定电话2300户、移动电话4600户,信息交流日趋畅通。许多自然村积极开展文明卫生村建设,改善了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

7,湖南为何称之为三湘

湖南素有“三湘”之称,“三湘”之说有三种: 一说,因湘水发源于广西桂林的兴安县,有灵渠与漓水连接,称之“漓湘”;湘水东北流至永州北苹口在潇水汇合,称“潇湘”;再东北流经衡阳北,又与蒸水汇合,称“蒸湘”。因而合称“三湘”。由于桂林的人文地理、语言风俗与永州相同,古代属零陵郡,习惯上被归入三湘范畴。 一说,是潇湘、资湘、沅湘的合称。因漓水南流入珠江,不属湘江水系;蒸水则太短小,所以去掉漓、蒸二名。而湘水北流至湘阴北之临资口汇入资水,叫资湘;北流至岳阳县西中洲,汇入沅江主洪道称沅湘。资水、沅水为湖南四大水系,流经地域占全省的2/3,故用“三湘”泛指湖南全境。 也有以湘乡、湘潭、湘阴为三湘者,原因是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三县曾有曾国藩、左宗棠等为首的众多湘军名将名宦。但这些近代人物的历史并不可与湖南历史同俾,更何况也不能代表湖南的全境之概念。 尽管“三湘”之说不尽相通相同,但都是以湖南为主而言。但湖南又为什么简称“湘”,其意义又何在?专家告诉我们,“湘”并不是由“三湘”而来。 据宋代柳开《湘漓二水说》:“二水本一水也,……盖者人以二水相离故名之曰相、曰离,后人又加水云。”这就是说,湘水和漓水因同一发源的水,南北分流,就被命名相、离,后在相、离两字旁加上水,就成为今天的湘、漓。湘江流域是湖南省影响最广泛、人烟最稠密、开发最早的地区,因而湘成为湖南省的代称,湖南省由此也简称“湘”。 然而,经过许多的历史、地理专家的实地考察发现证实,湘、漓二水并非同源。湘水发源于广西灵川县东海洋乡的岐岭南,漓水古名桂江,发源于兴安县西北与资源县接界的苗儿山。因而,“以二水相离故名之曰相、曰离”之说无真实考据,不可从。 其实,湘水地名的来源十分古老。“湘”字最早出现在《楚辞》中,《史记》里更是有“食湘波之鱼”、“浩浩沅湘兮”的语句。 湘字最初是从相字发展而来,是较有考有据的。相即看管帮助之意,各种训诂学和辞义学多作此解释。商代武丁有子封于相,北魏于此建相州,即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周时战乱,相人一部分南逃至河南、湖南等地,所以在河南上蔡、湖南都出现了湘水,从而也为湖南带来了湘学的地名——湘君和湖山——周代追称的名号。相人后来融入土家族,并转称为姓向了。 正因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于今长沙市设湘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改临湘县,因濒临湘水故名。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八月,又设湘州于此。从此,成省相当于一级的道府,一直到今日,湘州所在地的长沙,仍是湖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濒临的湘江,是全省第一条大河,流域面积占列全省的1/3。 所以,湖南历来被简称为“湘”了。
“四水”指湘,资,沅,澧; “三湘”的说法却很多,颇具影响和代表性的是潇湘、蒸湘、沅湘之说,具体指湘江从广西入湘到零陵与潇水汇合后称潇湘,至衡阳与蒸水汇合后称蒸湘,下游与沅水汇合称沅湘。这一说法还有一个版本,即因湘江与漓江共同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的海阳山,合流至兴安县后始向东西分流成湘江和漓江,有人把分流之前的合流部分称为漓湘。由此又有漓湘、潇湘和蒸湘的“三湘”之说。 “三湘四水”一词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无论是媒体还是人们在日常交流中都爱用“三湘四水”来代指湖南。不过对“三湘四水”一词也有很多种提法与解释, “三湘四水”中的“四水”是指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条河流,这基本取得了共识。但对“三湘”一词的理解却各有不同。 据考证,“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到唐代中期,“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而自宋代以来,人们就多以“三湘”代指湖南。究竟何为“三湘”,一般有下面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指: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故名“三湘”。 一种说法是指: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 一种说法是指: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泛指湖南全省。 但是以上三种说法各有缺陷,似乎都无法基本概括湖南全省。据《水经注》称:“湘水出零陵始安县阳海山”。广西北部地区,在汉代属零陵郡管辖,始安县即现在广西的兴安县。阳海山现称阳朔山,阳朔山立有一块“湘漓分派”大石碑,湘水向东北流去,漓水向西北流去,这是湘漓二水的分水岭,人们通称“漓湘”。湘水蜿蜒流入湖南零陵,与发源于九疑山的潇水汇合后向北奔流,这一段为湘水中游,称“潇湘”。潇湘二水滚滚流到衡阳,与蒸水合流,为湘水的下游,称蒸湘。从而将“漓湘”、“潇湘”、“蒸湘”统称“三湘”。这里暂且不论漓水并未流入湖南境内,但这种说法的明显缺陷是没有涵盖湘西北大片土地。第二种说法将湘潭、湘乡、湘阴,合称三湘。但湘潭、湘乡、湘阴分布在湘北、湘中,也无法概括湖南全省。第三种说法将“三湘”用作湘北、湘西、湘南三地区的总称。虽然这种说法比前两种说法涵盖的地域范围要广,但又把湘中、湘东遗漏了,因此也不能概括湖南全省。 不过还有一种笔者比较赞同而又少见的说法,那就是用“三湘”作为“潇湘”、“蒸湘”、“沅湘”的简称。众所周知“沅水”是湖南最长的河流,流经湘西,注入湘东,而湘水流经长沙、湘阴后与沅水汇合,可以说是湘水的下游,称“沅湘”也是无可非议的。屈原在投江前作的《怀沙》里说:“浩浩沅湘,分流汨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在《离骚》里也说:“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唐代戴叔伦也有“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的诗句流传在世。由此可见在古时就已有 “沅湘”之称。而漓水并未流入湖南境内,将“潇湘、蒸湘、漓湘”用来代指湖南似乎很不妥当。而用“潇湘”“蒸湘”“沅湘”合称“三湘”,就基本涵盖了整个湖南,也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湖南的地理特征。 总之“三湘四水”均为泛指,只是人们说话时常有的数字化倾向。我们没必要太过较真,有个大概的了解就行了。
我只知道湖南的母亲河是湘江

文章TAG:桂林湘山酒业有限桂林湘山酒业有限公司电话谁知道湘山酒是哪个省的啊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