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经验 > 五龙夺凤风间名香,状元出家写给妻子的诗

五龙夺凤风间名香,状元出家写给妻子的诗

来源:整理 时间:2024-11-04 18:12:37 编辑:美酒知识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状元出家写给妻子的诗

善书--罗状元醒世诗 其一 富贵从来未许求 几人骑鹤上扬州 与其十事九如梦 不若三平两满休 能自得时还自乐 到无求处便无忧 而今看破循环理 笑倚栏杆暗点头 其二 戈盾随身已有年 闲非闲是万千千 一家饱暖千家怨 半世功名百世冤 象简金鱼浑已矣 芒鞋竹杖兴悠然 有人问我修行事 云在青山月在天 其三 为人不必苦张罗 听得仙家说也么 知事少时烦恼少 识人外处是非多 锦衣玉食风中烛 像简金鱼水上波 富贵欲求求不得 纵然求得待如何 其四 新命传宣墨未干 节风沐雨上长安 低头懒进三公府 洗足著登万善坛 受戒固多持戒少 承恩容易报恩难 何如及早回头看 松柏青青耐岁寒 其五 要无烦恼要无愁 本分随缘莫强求 无益诺言休著口 非干己事少当头 人间富贵花间露 纸上功名水上讴 看破世情天理处 人生何用苦营谋 其六 尘世纷纷一笔勾 林泉乐道任遨游 盖间茅屋牵萝补 开个柴门对水流 得隐闲眠真可乐 吃些淡饭自忘忧 眼前多少英雄辈 为甚来由不转头 其七 有有无无且耐烦 劳劳禄禄几时闲 人心曲区湾湾水 世事重重叠叠山 古古今今多变换 贫贫富富有循环 将将就就随时过 苦苦甜甜命一般 其八 独对青山一举觞 醒来歌舞醉来狂 黄金不是千年业 红日能催两鬓霜 身后碑名空自好 眼前傀儡为谁忙 得些生意随时过 光景无多易散场 其九 得失荣枯总任天 机谋用尽枉徒然 人心不足蛇吞象 世事到头螂捕蝉 无药可延卿相寿 有钱难买子孙贤 得过一日过一日 一日清闲一日仙 其十 贪利遂名满世间 不如破衲道人闲 笼鸡有食汤锅近 野鹤无粮天地宽 富贵百年难保守 轮回六道易循环 劝君早办修行路 一失人身万劫难 其十一 自古为人欲见机 见机终久得便宜 事非干己皆休惹 理若亏心切莫为 得胜胜中饶一著 因乖乖里放些痴 聪明漫把聪明使 使日阴晴未可知 其十二 急急忙忙苦追求 寒寒暖暖度春秋 朝朝暮暮营家计 昧昧昏昏为己谋 是是非非何日了 烦烦恼恼几时休 明明白白一条路 万万千千不肯修 其十三 人情相见不如初 多少贤艮在困途 锦上添花天下有 雪中送炭世间无 时来易得金千两 运去难赊酒半壶 堪叹眼前亲戚友 谁人肯济急时无 其十四 别却家园出外游 当时冷眼看公侯 文章盖世终归土 武略超群尽白头 不如静坐蒲团上 莫惹凡间半点愁 一日三餐充饱腹 得休休处且休休 其十五 看破红尘待如何 犹如新燕补旧窝 到头辛苦还辛苦 一世逐波枉逐波 积万黄金空白首 争名夺利尽虚浮 万般算起浑如梦 何不回头念弥陀 其十六 荣辱纷纷满眼前 不如安分且随缘 身贫少虑为清福 名重山丘长业愆 淡饭尽堪充一饱 锦衣那得几千年 世间最大惟生死 白玉黄金尽枉然 其十七 宽意宽怀过几年 人生人死注生前 随高随下随时过 或短或长莫怨牵 家富家贫休叹息 自无自有总由天 平生衣食随缘好 才得清闲便是仙 其十八 为人不可不回头 名利英雄有日休 十种情怀十种恨 一分荣辱一分忧 红尘大厦千年计 白骨荒郊一土丘 开口对人闲借问 为谁不了为谁愁 其十九 终日忙忙无了期 不如退步隐清居 草衣遮体同绫缎 野菜充饥胜肉鱼 世事纷纷如电闪 轮回滚滚似云飞 今天不觉明天事 那有功夫理是非 其二十 衣食无亏便好休 人生世上似蜉蝣 石崇不享千年富 韩信空成十大谋 花落三春莺带恨 菊开九月暗含愁 山林幽静多清乐 何必荣封万户侯 其廿一 万世由天莫强求 何须苦苦用机谋 饱三餐饭常知足 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 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 各自回身看后头 其廿二 堪叹人心毒似蛇 谁知天道转如车 去年妄取东邻物 今日还归北舍家 分外钱财汤泼雪 骗来田地水堆沙 若将狡谲为生计 恰似朝开暮落花

状元出家写给妻子的诗

2,胤祥的诗词

胤祥 恭读御制耕织图诗敬成二章 历历三时况,如陈七月篇。 秋云青甸里,春雨绿畴边。 圣政先无逸,皇心重有年。 孜孜宵吁意,总向画图传。 玉帛梯航远,山龙绣绘工。 岂知寒女事,犹入睿吟中。 勤俭昭谆俗,劳思爱古风。 垂裳开至治,衣被万民同。 题画 赤栏桥外柳毵毵,千树桃花一草庵。 正是春光三月里,依稀风景似江南。 片月衔山出远天,笛声悠扬晚风前。 白鸥浩荡春波阔,安稳轻舟浅水边。 瑶圃琼台玉作田,高人策蹇灞桥边。 诗成自为丰年喜,沽酒寻梅亦偶然。 试马 名骥来天厩,翩翩过苑门。 风吹朱鬣动,沙浅玉蹄翻。 纵有驰驱力,宁酬豢养恩。 长嘶频顾影,矢志交腾骞。 西郊 夹道千行苑柳斜,青青芳草衬晴沙。 春风十里西郊路,开遍墙头处处花。 西山 霁色来西爽,去端见远峰。 翠含新雨重,青爱晚烟浓。 逸兴登山屐,清音隔寺钟。 何时探胜迹,泉石纪游踪。 春昼 物候深春好,迟迟昼漏长。 柳塘新水绿,花雨小帘香。 波暧看鱼跃,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赖轩皇。 銮回恭迎敬赋 紫塞回銮近,瞻依隔半年。 记从初夏候,又及小春前。 村落丰收好,郊原霁景妍。 圣躬多悦豫,喜共万方传。 恭祝兄雍亲王寿 朱邸宴开介寿时,九重恩眷集繁禧。 纯诚自是承欢本,仁厚端为受福基。 三岛露浓培玉树,小春风暖护琼芝。 年年愿傍青鸾队,拜献南山祝嘏词。 奉和兄雍亲王早起寄都中诸弟兄韵 凉风习习卷纱帏,花影刚随日影移。 纨扇罢挥知暑退,夹衣初试觉秋迟。 喜闻鱼鸟传芳讯,更捧珠玑慰远思。 屈指邮亭迓归骑,洗尘先奉酒盈卮。 春昼 物候深春好,迟迟景渐长。 柳塘新水绿,花雨小帘香。 波暧看鱼跃,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赖轩皇。
夹道千行苑柳斜,青青芳草衬晴沙.春风十里西郊路,开遍墙头处处花.
恭祝兄雍亲王寿   朱邸宴开介寿时,九重恩眷集繁禧。   纯诚自是承欢本,仁厚端为受福基。   三岛露浓培玉树,小春风暖护琼芝。   年年愿傍青鸾队,拜献南山祝嘏词。   注释:   嘏:(书面语)福。   奉和兄雍亲王早起寄都中诸弟兄韵   凉风习习卷纱帏,花影刚随日影移。   纨扇罢挥知暑退,夹衣初试觉秋迟。   喜闻鱼鸟传芳讯,更捧珠玑慰远思。   屈指邮亭迓归骑,洗尘先奉酒盈卮。   注释:   迓:(书面语迎接)。卮:古代的酒具。   奉和兄雍亲王山居偶成元韵   莲漏无声鸟不哗,山居习静味偏赊。   闲寻别院新栽竹,坐数前溪未放花。   小瓴日高松影直,方塘风过水纹斜。   太平盛世身多暇,著屐携筇踏浅沙。   注释:   筇:古时竹子的一种,常用来做手仗。   奉和兄雍亲王春园读书元韵   紫燕穿帘西复东,一庭柳絮扬春风。   书开缃帙迎新绿,砚试端溪点落红。   雨霁霞光明户牖,日斜香篆出房栊。   分阴珍重攻文史,益信前贤蕴不穷。   注释:   缃帙:浅黄色的书画外面包着的布套。   奉和兄雍亲王暮春元韵   好景当三月,红云点绿苔。   莺啼垂柳外,鹤舞曲池隈。   丽藻毫端发,熏风纸上回。   尧阶多雨露,棠棣四时开。   恭读御制耕织图诗敬成二章①   历历三时况,如陈七月篇②。   秋云青甸里,春雨绿畴边③。   圣政先无逸,皇心重有年。   孜孜宵旰意,总向画图传。   玉帛梯航远,山龙绘绣工。   岂知寒女事,犹入睿吟中④。   勤俭昭淳俗,劳思爱古风。   垂裳开至治,衣被万方同。   注释:   ①此为读康熙帝之《耕织图诗》而作。   ②七月:《诗经·七月》   ③畴:田地。   ④睿吟:通达之诗,指帝王诗。   春昼   物候深春好,迟迟景渐长。   柳塘新水绿,花雨小帘香。   波暧看鱼跃,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赖轩皇。   銮回恭迎敬赋   紫塞回銮近,瞻依隔半年。   记从初夏候,又及小春前。   村落丰收好,郊原霁景妍。   圣躬多悦豫,喜共万方传。   西山   霁色来西爽,云端见远峰。   翠含新雨重,青爱晚烟浓。   逸兴登山屐,清音隔寺钟。   何时探胜迹,泉石纪游踪。   试马   名骥来天厩,翩翩过苑门。   风吹朱鬣动,沙浅玉蹄翻。   纵有驰驱力,宁酬豢养恩。   长嘶频顾影,矢志交腾骞。   奉和兄雍亲王二首   山翁   山翁家在白云中,鹤发萧踈坐晚风。   门径扫时幽藓碧,杖藜扶处落花红。   渔翁   渔翁常占蓼花湾,俯仰心同白鹭间。   放艇有溪皆入画,得鱼无日不开颜。   奉怀兄雍亲王 随驾热河避暑四首   其一   清暑山庄近塞垣,年年扈跸羡承恩。   林亭水殿云霞里,日侍天颜笑语温。   其二   沙堤雨过净无埃,深柳阴中辇路开。   风动菖衣香满袖,行宫清晓问安回。   其三   墨池香雾涌波涛,落纸云烟格总高。   指授亲承应更进,彤轩长昼侍挥毫。   其四   磬峰高耸片云留,万木萧森白露秋。   屈指回鸾期已近,趋陪欣喜话前游。   泛舟呈兄雍亲王二首   其一   曲与平桥掩映重,兰舟荡漾意从容。   花香午送和风暖,草色朝含瑞露浓。   其二   轻轴容与碧溪浔,潋滟清波几许深。   尘年到来消已尽,始知山水有清音。   月夜   虚廊宴坐夜沉沉,偶得新诗喜独吟。   万籁无声风不动,一轮明月印波心。   西郊   夹道千行苑柳斜,青青芳草衬晴沙。   春风十里西郊路,开遍墙头处处花。   圆明园燕集呈兄雍亲王四首   其一   绿水名园倚绛宵,欢聊华萼应嘉招。   跻攀不尽登临兴,阆苑蓬壶路未遥。   其二   西山泉水入池新,池上松篁翠色匀。   瑶岛静含千顷绿,琼林长护一园春。   其三   芝榜高题御墨鲜,阳春烟景浩无边。   圆通妙谛谁能会,一片光明照大千。   其四   路入仙源迥不同,被襟面面受和风。   向荣花木欣欣意,同在尧天长养中。   题画六首   其一   参差远势望难分,笔底烟岚迥不群。   千涧泉水千涧雨,万重山色万重云。   其二   赤栏桥外柳毵毵①,千树桃花一草庵。   正是春光三月里,依稀风景似江南。   其三   片月衔山出远天,笛声悠扬晚风前。   白鸥浩荡春波阔,安稳轻舟浅水边。   其四   碧海三山入望赊,金银宫阙映丹霞。   生身只合蓬莱住,桃实千年又著花。   其五   前村后舍意相亲,社饮团栾集笑嗔。   此是升平真景色,收来画里更精神。   其六   瑶圃琼台玉作田,高人策蹇灞桥边②。   诗成自为丰年喜,沽酒寻梅亦偶然。   注释:   ①毵毵:形容柳条细长的样子。   ②蹇:指走不快的驴、马。

胤祥的诗词

3,玉兔诗句

中秋月 (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酬令狐留守尚书见赠十韵(白居易) 长庆清风在,夔龙燮理余。太和膏雨降,周邵保厘初。 嵩少当宫署,伊瀍入禁渠。晓关开玉兔,夕钥纳银鱼。 旧眷怜移疾,新吟念索居。离声双白鹂,行色一篮舆。 罢免无余俸,休闲有敝庐。慵于嵇叔夜,渴似马相如。 酒每蒙酤我,诗尝许起予。洛中归计定,一半为尚书。 庐山石镜(鲍溶) 东岩采薇人,岩际朝见月。怪堕幽萝间,非时更澄彻。 绿萝就玉兔,再与高鸟歇。清光照掌中,始悟石上发。 谁传阴阳火,铸此天地物。深影藏半山,虚轮带凝雪。 早回谢公赏,今遇樵夫说。白日乘彩霞,翩翩对容发。 我图辨鬼魅,信美留烟阙。形神乍相逢,竟夕难取别。 如其终身照,可化黄金骨。 桂飘香(曹冠) 律应清商,嫩凉生、金风乍飘林叶。玉兔腾精,光浸楼台,宛似广寒宫阙。远山横翠烟霏敛,鹊枝绕、蛩声凄切。气萧爽,一年好处,桂花时节。香压群芳妙绝。记蟾窟高枝,两曾攀折。思报君亲,何事壮怀犹郁。传岩莘野时方隐,心先定、经纶施设。赏花醉,持杯更邀皓月。 满庭(陈栎) 生初度,敢尾贺宾,以祝千岁之寿。窃以为梧桐月向怀中照,此康节翁,极言天下之清致也。必闻世之贤邕能锺此清。必铢视轩冕,超然于荣名利达之表者,始能对越此清。必福寿康宁百禄俱全者,始能领略此清。三者先生奄有之,盖人间世千万人而一见者欤。谨以意倚满庭芳调而歌之,伏偻指中秋,齐头十日,后庚玉兔初弦。当年此际,天地恰生贤。自旦нн至望,清咏永、翻胜规圆。高挂在,碧梧山上,清绝绿生烟。怀中梧月照,天知心事,铢视貂蝉。采衣无价宝,乐自无边。此去古稀近也,长生?、世世相传。慈萱侧,金杯满泛,梧月吸年年。 望蓬莱(高道宽) 真消息,明月照天涯。玉兔彩蟾十五夜,金鸟飞去吐红霞。一点道人茶。清霄外,静隐紫丹砂。偃月炉中烹玉蕊,*砂鼎内结金花。赠与道人 更漏子(黄庭坚) 庵摩勒,西土果。霜后明珠颗颗。凭玉兔,捣香尘。称为席上珍。号馀甘,争奈苦。临上马时分付。管回味,却思量。忠言君拭尝。 春愁(韩琮) 金乌长飞玉兔走,青鬓长青古无有。秦娥十六语如弦, 未解贪花惜杨柳。吴鱼岭雁无消息,水誓兰情别来久。 劝君年少莫游春,暖风迟日浓于酒。 和同年赵先辈观文(黄滔) 玉兔轮中方是树,金鳌顶上别无山。 虽然回首见烟水,事主酬恩难便闲。 诉衷情(侯善渊) 阴阳返复勿令差。守正莫心邪。常进药炉丹鼎,龙虎动三车。收神水,炼精华。结灵砂。水晶宫里,玉兔金鸡,吐秀琼花。 归来曲(侯善渊) 长生道,日用在虚无。一气初分明动静,三才应化见沈浮。玉兔趁灵乌。轰宇宙,一撞出昏衢。光射三山白虎额,焰飞两道赤龙须。照见夜明 踏莎行(侯善渊) 养气全神,至精坚固。琅函浊质奚能悟。心珠跃入太虚中,玉婴神变通玄户。赶退金乌,趁回玉兔。凝阳点化升仙去。清音香送别瑶台,真人 渔家傲(侯善渊) 混沌杳冥经寰宇。彩霞散尽明玉兔。西落咸池复回顾。心开悟。凝魂晦魄金乌趣。美盼扶彝寒光露。氤氲三色淳清素。直遇瑶天携女婺。无点污。丹书永系琳宫住。 红窗*(侯善渊) 玄门寻,休胡觅。指汝等、修行端的。常清净、意不浮游,保元精无失。炼阳魂,消阴质。两眉间、神光飞出。通斗柄、斡转天关,抱一轮红日。弃凡情,归真理。击双关、玄门高启。吐神光、射透帘帏,现灵阳休体。金乌精,玉兔髓。晃乾坤、清华光*。红窗*,炳耀圆明,照逢壶彻 赠智朗禅师(贾岛) 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上人光惨貌,古来恨峭发。 涕辞孔颜庙,笑访禅寂室。步随青山影,坐学白塔骨。 解听无弄琴,不礼有身佛。欲问师何之,忽与我相别。 率赋赠远言,言惭非子曰。 登田中丞高亭(贾岛) 高亭林表迥嵯峨,独坐秋宵不寝多。 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难似莫相和。 病鹘吟(贾岛) 俊鸟还投高处栖,腾身戛戛下云梯。有时透雾凌空去, 无事随风入草迷。迅疾月边捎玉兔,迟回日里拂金鸡。 不缘毛羽遭零落,焉肯雄心向尔低。 春愁曲(陆游) 虙羲至今三十余万岁,春愁岁岁常相似。 外大瀛海环九洲,无有一洲无此愁。 我愿无愁但欢乐,朱颜绿鬓常如昨。 金丹九转徒可闻,玉兔千年空捣药。 蜀姬双鬟娅奼娇,醉看恐是海棠妖。 世间无处无愁到,底事难过万里桥? 月夕(陆游) 我昔隐天台,夜半游句曲。 弄月过垂虹,万顷一片玉。 烟艇起菱唱,水风吹钓丝,更欲小徙倚,恐失初平期。 今年游青城,三十六峰峦,白云反在下,使我毛骨寒。 天如玻璃锺,倒覆湿银海。 素壁行其间,草木尽光彩。 姮娥顾我笑,手抚玉兔儿;莫怪世人生白发,秋风桂老欲无枝。 赋月(李绅) 月。光辉,皎洁。耀乾坤,静空阔。圆满中秋,玩争诗哲。 玉兔镝难穿,桂枝人共折。万象照乃无私,琼台岂遮君谒。 抱琴对弹别鹤声,不得知音声不切。 海上摇(李商隐) 桂水寒于江,玉兔秋冷咽。海底觅仙人,香桃如瘦骨。 紫鸾不肯舞,满翅蓬山雪。借得龙堂宽,晓出揲云发。 刘郎旧香炷,立见茂陵树。云孙帖帖卧秋烟, 上元细字如蚕眠。 水调歌头(刘克庄)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林间乌鹊相贺,暂得一枝安。只在浮云深处,谁驾长风挟取,明镜忽飞还。玉兔呼不应,难觅臼中丹。酒行深,歌听彻,笛吹残。嫦娥老去孤另,离别匹如闲。待得银盘擎出,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卿去我欲睡,孤负此湖山。 踏莎行(刘克庄) 驱鹊营桥,呼蟾出海,朝朝暮暮遥相望。谁知风雨此时来,银河便有些波浪。玉兔迷离,金鸡嘲晰,二星无语空惆怅。元来上界也多魔,天孙长怨牵牛旷。 秋夕对月(罗隐) 夜月色可掬,倚楼聊解颜。未能分寇盗,徒欲满关山。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顽。姮娥谩偷药,长寡老中闲。 水调歌头(刘褒) 天淡四垂幕,云细不成衣。西风扫尽绣翳,凉我鬓边丝。破匣菱花飞动,跨海清光无际,草露滴明玑。杯到莫停手,何用问来期。坐虚堂,揩病眼,溯流辉。云山应有幽恨,瑶瑟掩金徽。河汉无声自转,玉兔有情亦老,世事巧相违。一写谪仙怨,双泪满君颐。 谷神歌(吕岩) 我有一腹空谷虚,言之道有又还无。言之无兮不可舍, 言之有兮不可居。谷兮谷兮太玄妙,神兮神兮真大道。 保之守之不死名,修之炼之仙人号。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本不远离, 身还不见。炼之功若成,自然凡骨变。谷神不死玄牝门, 出入绵绵道若存。修炼还须夜半子,河车般载上昆仑。 龙又吟,虎又啸,风云际会黄婆叫。火中姹女正含娇, 回观水底婴儿俏。婴儿姹女见黄婆,儿女相逢两意和。 金殿玉堂门十二,金翁木母正来过。重门过后牢关锁, 点检斗牛先下火。进火消阴始一阳,千岁仙桃初结果。 曲江东岸金乌飞,西岸清光玉兔辉。乌兔走归峰顶上, 炉中姹女脱青衣。脱却青衣露素体,婴儿领入重帏里。 十月情浓产一男,说道长生永不死。劝君炼,劝君修, 谷神不死此中求。此中悟取玄微处,与君白日登瀛洲。 瑞鹤仙 沁南守刘巨源诞节十月十五(李俊明) 人生为郡乐。推拯俗仁怀,济时英略。和风散莲幕。把功名一事,暂宜高阁。兴来自酌。要酒浇、胸次磊落。比月中玉兔,别有长生,安心是药。休错。早还识破,一梦南柯,宦情渐薄。北山素约。试回首、千岩万壑。况竹林当日,七贤游处,物外骖鸾驾鹤。在烂柯局畔樵人,看君下著 渔家傲 寿杨复初 词品卷六(凌云翰) 采芝步入南山道。道深宛似蓬莱岛。闻说村居诗思好。还被恼。苍苔满地无人扫。载酒亭前松合抱。客来便许同倾倒。玉兔已将灵药捣。秋意早。月华长似人难老。 满江红 赠虚庵(李道纯) 日用工夫,只一味、存虚抱素。会殊途同归,一致百虑。紫极宫中元气息,调我鼎内三花聚。问安炉、立鼎事如何,乾金铸。缚金乌,获玉兔。捉将来,封土釜。这火候抽添,更须防护。至宝圆成明出入,法身形兆无来去。便潜身、直谒太清宫,神常住。 望江南(李真人) 真龙虎,玉兔与金精。广见青冥含万象,朦胧降气结朱英。凡汞岂长

玉兔诗句

4,谁知道李煜咏扇全诗

《咏扇》——南唐后主李煜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译文:打开玉扇,如明月在手,轻轻扇动,便有缕缕清风扑面而来,荡满胸怀。据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江南李煜既降,太祖尝因曲燕问:“闻卿在国中好作诗。”因使举其得意一联,煜沉吟久之,诵其《咏扇》云:“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上曰:“满怀之风,却有多少?”他日复燕煜,顾近臣曰:“好一个翰林学士。”译文: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后,赵匡胤在一次宴会上对李煜说:“听说你善于写诗,可以把你的得意诗句说给朕听听。”李煜沉思了一会,说出了两句《咏扇诗》:“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赵匡胤听了不屑的说:“你这诗句格局太小,毫无气魄!”难怪宋太祖赵匡胤对这位昔日的同行很是不屑,对旁边的大臣说:“好一个翰林学士。”扩展资料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李煜的词,存世共有三十余首,在内容上,可以亡国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在部分词里也流露出了沉重的哀愁。后期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李煜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只找到这句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全诗已佚,只残存两句:“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见《石林燕语》
你确定是李煜写的?我这里有李煜保存下来的所有词,你看一下。李煜词全集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浣溪纱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谢新恩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呈郑王十二弟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更漏子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又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又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无语枕边倚。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长相思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一斛珠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蚟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后庭花破子玉树后庭前,瑶草妆镜前。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圆。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长少年。(或为冯延巳作)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又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更漏子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重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帏垂,梦长君不知。柳枝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芳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穗拂人头。阮郎归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捣练子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斜托香腮春笋嫩,为谁和泪倚阑干?采桑子辘轳金井梧桐晚,几树惊秋。昼雨新愁。百尺虾须在玉钩。琼窗春断双蛾皴,回首边头,欲寄鳞游,九曲寒波不溯流。长相思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襟香。琼窗□(原缺)梦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又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又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珠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 又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紫鞠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望江南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 又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又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乌夜啼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倚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浣溪纱转烛飘蓬一梦归,欲寻陈迹怅人非,天教心愿与身违。待月池台空逝水,荫花楼阁谩斜晖,登临不惜更沾衣。
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咏扇》) 只找到这句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5,商山早行 温庭筠 描绘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 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凫(fú):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原文】: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作者小传】:  温庭筠(812—870)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人。政治上一生不得意,官仅国子助教。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他善于选择富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其诗辞藻华丽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注:部分版本为枳花照驿墙,现查大部分教科书已改为“明”:明,使…明艳。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注词释义】  征铎:车马旅行时用的响铃。  槲: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  枳: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  驿:古代道路沿途专供递政府文书的公务人员休息、住宿的地方。  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据考,温庭筠幼时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瓠县(现在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曾自称为杜陵游客。那么,这句里的“杜陵梦”当是思乡之梦。作者曾在此寓居。  凫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  回塘:园而曲折的池塘。  【古诗今译】  征铎鸣响催促旅人起程,刚上路就伤悲离开故乡。鸡鸣声伴有屋顶的残月,足迹已踏乱桥上的新霜。槲树的叶子落满了山路,枳树的白花只点缀驿墙。回想夜来甜蜜的故乡梦,满眼是凫雁散布在池塘。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浇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进一步分析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就是有特征性的景物。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等许多内容,都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了。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明”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互相补充;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唐代温彦博之裔孙,我国古代著名词人, 两《唐书》有传。温庭筠虽为并州人,但他同白居易、柳宗元等名诗人一样,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地度过的。据考,温庭筠幼时已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雩县(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尝自称为杜陵游客。  此诗描写诗人在山村旅店起早赶路的情景。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整首诗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了。  《商山早行》是温庭筠诗词中的名篇,也是写商洛的名篇。内容一般,但是艺术水平很高,历来为诗词选家所重视,尤其是诗的第二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脍炙人口,极受称赞。  温庭筠,字飞卿,山西祁县人。是晚唐颇有影响的一位诗词名家。生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卒年说法不一,有的说死于公元870年,有的说死于公元886年。据他说,他的祖上温彦博曾在唐贞观年间做过宰相。应该算是名门后裔。可是到他时已是家境衰微,失去昔日祖上的辉煌了。  温庭筠貌丑好色,不修边幅,行为放荡,但是天资聪慧,文思敏捷,而且精通音律,擅长诗赋。因此,他在士大夫中名声不好,认为他“有才无行”、“德行无取”。在唐文宗、唐宣宗年间他曾三次参加进士考试,都名落孙山。所以他在政治上一生是不得意的,只做过一些小官。早年他曾出入于宰相令狐的书馆,还颇受器重,可是后来他埋怨令狐为他的求取功名没有帮助,就给予嘲讽,于是与令狐交恶。令狐镇守淮南时,他路过时也不肯去拜访,却不争气去逛妓院,而且醉酒闹事,被令狐暗中派人把他还打了一顿,连牙齿都打断了。后来杨收当宰相,起用他担任国子助教,还参与主持秋试。结果他对一位叫邵谒的考生讽刺时政的文章大加称颂,触犯了权贵,杨收就撤了他的官。此后他四处流落,穷困潦倒而死。他的这首《商山早行》诗,大概是写于唐懿宗咸通元年春天(公元859年),从长安去襄阳投靠徐商时。当时他已是近50岁了。  《商山早行》确实写得很美,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作者仅用了几个名词,就生动的勾勒出一幅充满形、神、影、色美感的山村早春拂晓图,今天读来,一千多年前的商山路上早春拂晓的风光景物仍然历历在目,倍觉亲切。关于这首诗历来论家很多,但有些注释多有牵强附会,想当然的解说。比如首句“晨起动征铎”。多解为早晨起来“摇动征车上的铃子”。铎是铃不错,《古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挂于牛马颈下或屋檐下的小铃。”按照温氏当时穷困潦倒的实际情况,恐怕很难乘坐着车子长途旅行的。同时,倘若坐上车子恐怕也很难看到河上架的木板桥上人踩霜的脚印。因此,这一句确切一点说,应是店主敲响店铺屋檐下挂着的铎(铃),催客人起来上路。再是第四句“人迹板桥霜”中的“板桥”。大概生活在商洛山中的人都经历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无论是丹江还是山里的其它河流小溪,凡是村庄前后的河水上,都架设着木板桥(有的也用原木),供山民上山下地劳作和旅人行走,免去脱鞋涉水之苦。这种木板桥一般是在洪期过后的秋季架设,第二年的初夏洪期到来前拆掉。在深秋初冬和早春降霜的日子,早上人走在桥上,总可以看到桥板面上结着薄薄一层白霜,脚踩过去,也会留下清晰的印迹。“人迹板桥霜”一句,正是这一景象的生动真实写照。至于现在商州西北四十里的板桥镇,与温氏的这首诗更不可能有任何关系。因为,板桥镇并不在商山道上,而且离这条大道很远,温庭筠绝不会绕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过“木板桥”。关于“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有的注释以“槲叶落”,而且有霜迹,就说这首诗写的是“晚秋”景象,也是纯粹的想当然之说。“槲”树属壳斗科,乔木,叶阔大,卵形。商州老百姓都知道“槲叶”是什么,而且用它衬蒸馍笼,端阳节用它包粽子。槲叶秋冬季并不落,而是枯黄在枝上,到第二年春天新叶萌发时枯叶才脱落。“枳”,商州人俗称“铁梨寨”。枳木多丛生,叶少刺多而粗,春天开白花,果实象桔,深绿色,味苦涩不能食。枳木多生长在河堤、畔或人家场院墙边。有的人家还把它当作篱笆栽植。现在已少见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丹江两岸河堤和村庄旁随处可见。这两句也是早春时节商山道上景物的真实描绘。“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字就用得非常巧妙而确贴。因为在拂晓前的月光下,驿站墙外边一片白色的枳实花,显得特别的明亮耀眼。总之,这首五言律诗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用字、声律都是十分讲究,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第一联与第四联首尾照应,抒发了诗人远途跋涉,思念故乡的辛苦和仕途不得意的失落无助情怀,第二、三联以眼前生动而又清寂的景象,既照应了诗题的“山路早行”,也映衬出诗人当时心情的凄清落寞。全诗情景浑然一体,感人至深。  温庭筠诗词文章都很有特色,但总的说来他的文不如诗,诗不如词。他的诗词思想内容比较狭窄单薄,多为香软艳丽的描写女性篇章,但艺术水平很值得称道。尤其是他的词,对后世影响较大,历代把他称为“花间派”词风的鼻祖。
大意:清晨我摇动着征铎早早地踏上了旅途(铎是一种小铃,底端有把儿可以摇动,以发出声响惊散野兽,过去人们单独经过荒山野外时一般都要带着它,这句是说自己起得早,走的又是荒山野岭,所以不停的摇着征铎,第一句就紧扣诗题),行走在他乡的旅途上我更为返回故乡而悲哀。一轮残月还挂在茅店的西方,那儿的鸡鸣声才刚刚响起,我已踏着残月的清辉行进在不见人迹的板桥路上。脚下的山路上落满了槲树叶,路旁的枳花映亮了驿馆的围墙。我因怀着金榜高中的梦想来到了长安,现在却满眼只见栖息在曲折的水塘里野鸭和大雁(这是温庭筠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不中回家时的作品,杜陵代指长安,因考进士必须到京城,而金榜高中又是每个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们的梦想,所以温用“杜陵梦”代指科举,而野鸭大雁在古代数量很多,不足为贵,因此温庭筠用它们代指自己科举落第)。

文章TAG:五龙风间状元出家五龙夺凤风间名香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