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葡萄酒是不能加热的,加热之后葡萄酒那些果香、层次、清新的口感巴拉巴拉的就都没了。10℃,所以,通常的葡萄酒是不能加热的,(昂贵的评鉴类葡萄酒酒不适合拿去做加热),过去的人把酒温热了喝,原因最主要有三点,把酒温热了再喝,将酒的温度加热50度~60度,酒中的甲醇等有害物质就会挥发掉,因此喝温热的酒也有利于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1、葡萄酒可以加热吗?
白酒黄酒青酒我们都有温着喝的习惯,葡萄酒可以加热吗?一般的葡萄酒是不能加热的,加热之后葡萄酒那些果香、层次、清新的口感巴拉巴拉的就都没了。拿红葡萄酒来说,加热之后会加速葡萄酒的氧化,让口感变酸,酒的平衡度和喝的体验也会大幅度的打折,了解葡萄酒的人都知道,各类葡萄酒都有自己的最佳饮用温度:陈年干红葡萄酒:16-18℃(即室温);一般干红葡萄酒:12-16;桃红、半干、半甜及甜型葡萄酒:10-12℃;干白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8-10℃,所以,通常的葡萄酒是不能加热的。
如果是冬天葡萄酒刚从室外带回来,温度过低,也不要直接对酒瓶加热,应该把葡萄酒放在温暖的环境中,让葡萄酒体的温度缓慢升高,但是,万事都没有绝对的!其实在北欧、北美的寒冷地区,还是有很多加热葡萄酒的。(昂贵的评鉴类葡萄酒酒不适合拿去做加热),不过,为了弥补加热失去的香气和风味,会加入各种各样的香料,如丁香、肉桂、肉豆蔻和八角等。
另外,因为加热时有一部分酒精会挥发掉,所以也可以加入少量白兰地,热葡萄酒的做法很多,不限于此。热葡萄酒,在冬天特别好,尤其是女性朋友,此法可以帮助女性驻暖御寒、保健美容、舒筋活血,对宫寒体虚的女性尤其有益。其次,对于冬季受感冒困扰的人,喝一杯热气腾腾的葡萄酒,很有利于对抗病毒、提升免疫力及舒缓心理压力,对治疗和预防伤风感冒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2、白酒隔水加热可以提高酒精浓度吗?
加热只能加快白酒浓度的降低。白酒的浓度是指其中酒精的体积占白酒总体积的百分比,比如53º飞天茅台,是说酒精的体积占酒的总体积的53%,一瓶500ml的酒中含酒精265ml,保存酒最基本的条件是密封,因为一切液体都会蒸发,密封不好,酒就会因蒸发而减少,想必很多人遇到过这种情况。并且,遇到这种情况,有人就说不能喝了,亲口尝一下就知道,酒味已明显变淡,
原因可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背上,会发现酒精先干。表明,在同样的条件下,酒精比水蒸发得要快,因此,酒蒸发的结果,会使其中酒精的比例减小,浓度降低。加热只是加快蒸发的速度,但酒精依然比水蒸发得快,当然使酒的浓度降低加快,因为酒精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78℃)低于水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100℃),如果加热到酒精的沸点,酒精就会沸腾,在酒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剧烈汽化,但水依然是只在表面缓慢的蒸发,酒的浓度降低更快。
3、过去的人为什么把酒温热才喝?
过去的人把酒温热了喝,原因最主要有三点,第一就是过去的人喝的酒,大都是米酒和黄酒,酒精度低必须要加热之后才能喝,要是凉酒喝完了,人的身体不舒服,第二点就是酿造工艺不行,喝完酒之后极易上头。所以也必须烫热一下,让里面的有害物质挥发之后,喝了不会很快醉酒,而且到胃里也舒服,第三点,因为贫穷。很多人在看电视剧或者是历史书的时候都会发现,过去的古人喝酒都喜欢把酒温热了再喝,
像《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刘备煮酒论英雄;关羽温酒斩华雄;《红楼梦》里贾宝玉喝冷酒被薛宝钗训斥的场景,《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去吃饭,大都是让店里伙计烫一壶热酒,那为什么古人喝酒之前,都要烫热了再喝呢?是不是热酒更好喝呢?其实是在古代,三国时期,水浒时期,人们当时饮用的酒大都是米酒和黄酒为主,度数很低。尤其是江南一带自古就喜米酒而不好烈酒,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现在,
而且,在古代直到宋元之前都没有蒸馏烈酒的出现。而米酒,黄酒以米类谷物原料酿造,本身就性凉,必须要温热之后才可以饮用,这样才不会对身体内的脾胃器官造成伤害,而且喝下去也会觉得舒服,并且古人只在饮酒的时候才佐以下酒凉菜,如螃蟹等大寒之物,如酒再不温热后喝,就很容易积寒成病,当时的米酒和黄酒,颜色并不是像现在白酒那样是无色透明状,而是比较浑浊,色如米汤,也因此古人常将所饮的酒称为“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