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经验 > 延边长白山参珠酒厂36度1500ml,1500ml白酒里只泡了一根人参这样的药酒是不是材料太少了

延边长白山参珠酒厂36度1500ml,1500ml白酒里只泡了一根人参这样的药酒是不是材料太少了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2-05 05:24:09 编辑:美酒知识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1500ml白酒里只泡了一根人参这样的药酒是不是材料太少了

可以的。如果是15年的人参,我从你的字面上了解,是人工种植的参,不是15年的野山参。人工种植的人参有好几种,较好的有林下山参、移山参、园参等,15年的人参就比较好了。按照国家标准,种植人参6年以上的就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了,所以说15年的人参就不要担心它的功效行不行,关键是你泡酒的保健目的是什么。营养保健目的不同,所用的泡酒料也就不一样。如果就想用人参一种,那么这个15年的人参也是可以的。至于加冰糖,那是调节酒的口感、稠度等辅料辅助作用。你感觉满意吗?想进一步详细了解就到我的空间吧!聊一聊。祝您健康!

1500ml白酒里只泡了一根人参这样的药酒是不是材料太少了

2,五粮醇红淡雅包装有几种分几个档次的

这款我在网上就看到有好几种,价格差异也较大,但专卖店里50度的就一种,我觉得还是专卖店靠谱些。
台酒 尊为中国国酒,以独特的色、香、味为世人称颂。以清亮透明、醇香回甜而名甲天下。 茅台酒一般52~54度,产于贵州省仁还县茅台镇,因产地而得名。该厂位于赤水河畔,有270余年的历史。相传公元1704年,有一贾姓山西盐商从山西汾阳杏花村请酿酒大师在茅台镇酿制山西汾酒。但依古老的汾酒制法。高粱作料,小麦制曲,赤水河之水作引,酿的醇香美酒风味却与汾酒不同,故称“华茅”。即杏花茅台。1873年设立的荣和酒坊,后为贵州财阀赖永初所有,是为“赖茅”。 53度茅台三十年 500mlx6 ¥8200元 ¥7380元 53度茅台十五年 500mlx6 ¥3880元 ¥3380元 53度飞天茅台(500ml) 500mlx12 ¥738元 ¥688元 43度飞天茅台(500ml) 500mlx12 ¥499元 ¥479元 38度飞天茅台(500ml) 500mlx12 ¥448元 ¥428元 53度茅台名将酒 500ml 500ml*6 ¥388元 ¥338元 53度茅台名将酒 750ml*6 ¥528元 ¥458元 53度茅台王子酒 500ml*12 ¥122元 ¥110元 53度茅台迎宾酒 500ml*12 ¥82元 ¥75元 43度茅台迎宾酒 500ml*12 ¥78元 ¥70元 53度防伪五星茅台 500ml*12 448.00 53度防伪新飞天茅台 500ml*12 458.00 53度木漆盒珍品茅台 500ml*6 435.0053度纸珍茅台 500ml*6 386.00 答案补充 53度飞天598元/瓶.15年3588元/瓶.30年9888元 /瓶.50年15888元/瓶. 汾酒 该酒产于山西省汾阳市杏花村,是我国名酒的鼻祖,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负盛名的八大名酒,都和汾酒有着十分亲近的血缘。汾酒的原料,用产于汾阳一带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甘露如醇的“古井佳泉水”,与传统的酿造工艺。使汾酒清亮透明,气味芳香,入口绵绵,落口甘甜,回味生津的特色,一直被推崇为“甘泉佳酿”和“液体宝石”。汾酒酿造有一套独特的工艺,“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水必得其甘,曲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形成了独特的品质风味。虽为60度高度酒,却无强烈刺激的感觉,有色、香、味“三绝”的美称,为我国清香型酒的典范。汾酒45度特制老白汾酒 475ml 一口价 98.00元 汾酒53度特制老白汾酒475ml 一口价 118.00元 汾酒45度特制老白汾酒 475ml 一口价 98.00元 汾酒53度特制老白汾酒475ml 一口价 118.00元 汾酒45度特制老白汾酒 475ml 一口价 98.00元 汾酒53度特制老白汾酒475ml 一口价 118.00元 汾酒/特制老白汾酒53度475ml 一口价 115.00元 汾酒/特制老白汾酒45度475ml 一口价 95.00元 汾酒 特制老白汾酒 45度475ml 一口价 127.00元 汾酒45度特制老白汾酒475ml 一口价 98.00元 汾酒53度特制老白汾酒475ml 一口价 118.00元 泸州老窖 特曲 产于四川泸州,明末清初以“温永盛”和“天成生”两家酒厂最为著名。“温永盛”创于清雍正七年,最老的窖已有370多年的历史,筑窖时对泥质要求必须粘性好,磷、氮丰富的肥沃土壤,适宜细菌的繁殖。窖愈老,菌越多,采用老窖发酵续槽配料因之酒香很浓。泸州老窖特曲具有“浓香、醇和、味甜、回味长”的特色,饮后苹果回香,心神愉快。已成为浓香型白酒的典型。分为60度和55度两种。喝时无辛辣感,只觉回肠转气、香沁肌骨。 52度泸州老窖浓香经典(新品)★ 500ml(6*1)   288 52度百年泸州老窖★ 500ml(6*1)   268 52度泸州老窖特曲 500ml(6*1)   188 52度国窖1573★ 500ml(6*1)   588 52度国窖1573典藏 500ml(6*1)   698 53度国窖1573典藏 500ml(6*1)   798 60度国窖1573(凯撒大帝) 2500ml   58880 60度国窖1573(温莎公爵) 1000ml   16600 60度国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当地邮局可订阅窖1573(红瓷瓶) 500ml   4080 55度国窖1

五粮醇红淡雅包装有几种分几个档次的

3,肩周炎怎么办

按摩 伸展 牵引 多动少呆
治疗肩周炎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 画圈和爬墙 画圈:弯腰60度左右,手臂自然下垂,以肩关节为原点,胳膊花圈,圈的直径以不引起肩关节肌肉疼痛为宜. 爬墙:面对墙壁,用手指在墙壁向上有步骤的爬行,爬的高度以不引起肩关节肌肉疼痛为宜. 循序渐进,反复练习,康复很容易. 药物治疗:扶他林,内服外敷2种药物同时进行. 会复发,注意休息,不要过劳 祝早日康复!
你好!肩周炎!建议:工作生活中 伏案 上网超过30分钟请起来活动一下颈肩腰,这样可以防止椎体的退变。介绍肩周炎的八种自我防治动作供患者参考: (1)屈肘甩手患者背部靠墙站立,或仰卧在床上,上臂贴身、屈肘,以肘点作为支点,进行外旋活动。 (2)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 (4)展臂站立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双臂伸直,手心向下缓缓外展,向上用力抬起,到最大限度后停10分钟,然后回原处,反复进行。 (5)后伸摸棘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屈肘、屈腕,中指指腹触摸脊柱棘突,由下逐渐向上至最大限度后呆住不动,2分钟后再缓缓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 (6)梳头患者站立或仰卧均可,患侧肘屈曲,前臂向前向上并旋前(掌心向上),尽量用肘部擦额部,即擦汗动作。 (7)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 (8)旋肩患者站立,患肢自然下垂,肘部伸直,患臂由前向上向后划圈,幅度由小到大,反复数遍。 请患者注意,以上八种动作不必每次都做完,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交替锻炼,每天3—5次,一般每个动作做30次左右,多者不限,只要持之以恒,对肩周炎的防治会大有益处。也可以使用中医外用药水进行外涂渗透治疗。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加我进行咨询!祝你早日康复。
首先请你知道 什么是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周肌肉、肌臁⒒液凸亟谀业热碜橹诵行愿谋渌鸬墓惴旱难字⒎从Α1静∈且约绻亟谔弁础⒒疃芟尬饕卣鞯穆约不迹梅⒂?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早期表现,仅以疼痛为主,或仅有轻微隐痛或肩关节不适和束缚感;继则疼痛逐渐加重,夜间尤甚,常影响睡眠,肩关节活动也逐渐完全受限;最后形成“冻结状态”。本病在中医学属“痹证”范围,又称为五十肩、漏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 中医对肩周炎是如何认识的? 中医认为,人过中年阳气虚弱,正气渐损,肝肾不足,气血虚弱,营卫失调,以致筋脉肌肉失去濡养,遇有风湿寒邪外侵,易使气血凝滞,阳气不布,脉络不通故发本病。 (1)正气内亏:“七七肾气衰”,人到50岁左右,肝肾精气开始衰退,或劳逸过度,或病后体弱,致气血不足,筋脉得不到充分滋养,日久筋脉拘急,营卫失调。《中藏经*五痹》曰:“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惑,而众痹生焉”。现代医学家刘渡舟在《金匮要略诠解·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曰:“凡尊荣之人,则养尊处优,好逸恶劳,多食肥甘,而肌肉丰盛,不事劳动则筋骨脆弱,以致肝肾虚弱……阳气虚,血行不畅,重因疲劳则汗出,体气愈疲**此时加被微风,遂得而干之,则风与血相搏,阳气痹阻,血行不畅。” (2)邪气外侵:居住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均可致外邪内侵,寒湿留滞于筋脉,血受寒则凝,脉络拘急则痛;寒湿之邪侵淫于筋肉关节,以致关节屈伸不利,如金元·张子和《儒门事亲》曰:“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寒水用事之月,故草枯水寒如甚,或濒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失度,触冒风雨,寝处潮湿、痹从外入。”又如明·朱FDAE《普济方》曰:“此病盖因久坐湿地,及曾经冷处睡卧而得。” 西医认为肩周炎的病因病理是什么? (1)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根据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本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老年性退变:本病多见于40~50岁以上中老年人女性,显然与老年性退变有关。 ②风湿寒邪侵袭:相当一部分患者发病前有明显风湿寒邪侵袭史,如居处潮湿,中风冒雨,睡卧露肩等,说明风湿寒侵袭为肩周炎的外在病因之一。 ③肩部活动减少:本病的临床特点,多见于肩部活动逐渐减少的中年以上女性,且左肩的发病率较右肩多,脑力劳动者的发病率较体力劳动者为多,或因某些原因(如上肢骨折肩部软组织损伤,颈椎病等肩部活动量减少或受限的病人)使肩部活动减少后,常可继发肩周炎,这些特点均提示肩部活动减少可能与本病发病有关。 (2)病理 ①肩部组织,如关节软骨、滑囊、腱鞘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 ②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炎症过程释放的炎症介质造成血液动力学改变及浆液性渗出,渗出物的机化使肌腱与腱鞘及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粘连,组织弹性降低,并最终导致关节挛缩,形成所谓“肩凝”,现多认为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鞘炎为本病的病理改变之一。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肩部疼痛: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2)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以外展、上举、内外旋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4)压痛: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压痛点多在肱二头肌长头腱沟。肩峰下滑囊、喙突、冈上肌附着点等处,尤以肱二头肌腱长头腱沟为甚,少数呈肩周软组织广泛性压痛,无压痛点者少见。 (5)肌肉痉挛与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 (6)X线及化验室检查:常规摄片,大多正常,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实验室检查多正常。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肩周炎的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1)40~50岁以上中老年,常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或外伤史。 (2)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 (3)肩关节活动尤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 (4)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沟。 (5)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萎缩。 (6)X线及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诊断肩周炎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1)肩关节结核:①常伴有肺结核。②常有低热、消瘦等全身症状。③多发于成年人,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④血沉快,可达50mm/h以上。⑤X线片可见骨质明显疏松、骨质破坏及坏死形成,甚至出现肩关节半脱位。 (2)颈椎间盘突出症:①急性发病。②以神经根性剧痛为主,即疼痛沿神经分布区放射至前臂及手部,并伴有感觉及肌力改变。③颈部活动受限而肩关节活动正常。 (3)骨肿瘤:①原发骨肿瘤多见于青少年,年老患者多为转移癌,故全身症状明显。②血象检查多为阳性。③X线鉴别。 (4)肩轴损伤:发于青壮年,有明显外伤史,肩关节被动活动正常。 治疗肩周炎常用哪些西药? (1)非甾体抗炎药:可在中药治疗基础上作为辅助治疗,在关节剧痛情况下,可小量应用以缓解疼痛,缓解后即停用。 ①阿司匹林:3~6g/日,分3~4次口服;或水杨酸钠,6~8g/日,分3~4次口服。水杨酸盐类具有止痛、退热、消炎、抗过敏的作用,无心脏炎者首选此药。该药服后可有胃肠道刺激症状或胃出血,应注意观察。 ②消炎痛:具有抗炎、退热、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5mg,每日2~3次,饭后服用,以减少对消化道刺激症状。溃疡病患者禁用或慎用。 ③炎痛喜康:具有消炎、镇静作用,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饭后服。本药用量小,用次少,不良反应比阿斯匹林、消炎痛为轻,故为常用药。但仍可引起溃疡病出血,故溃疡病患者、哺乳妇女、儿童禁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此类药物能抑制变态反应,控制炎症发展,减少炎症渗出,但一般尽量不用。药如强的松,每日10~20mg,分2~3次服;或地塞米松每日1.5mg,分2次服。 中医对肩周炎如何辨证论治?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四型: (1)风寒侵袭 主证: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多为肩周炎早期。 主证分析:体虚之人,肌肤卫阳不固,复因汗出当风,风寒趁虚袭于肌肤经络,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利,不通则痛,故见肩部疼痛,局部发凉,因病程短,风寒仅袭肌表,故其痛较轻。苔白脉浮或紧均为寒邪在肌表之征。 治则: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蠲痹汤加减。 羌活10g,独活10g,桂枝10g,秦艽10g,海风藤15g,桑枝10g,当归10g,川芎10g,木香10 g,乳香10g,甘草6g。 方解:方中羌活、独活、桂枝、秦艽、海风藤、桑枝等祛风散寒,化湿通络;配以当归、川芎、木香、乳香活血理气,并能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寒胜者加制川乌、细辛;风胜者,重用羌活,再加防风。 (2)寒湿凝滞 主证: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因痛而不能举肩,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主证分析:年老肝肾亏虚,正气不足,或因冒雨涉水,睡眠不当,外界寒湿之邪侵及,滞留局部,日久寒湿内结,致使局部经脉闭阻,故见局部疼痛,麻木;寒凝邪实,故疼痛剧烈,畏寒;湿性重着,故有沉重感,得温则痛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均为寒湿之征。 治则:散寒除湿,化瘀通络。 方药:乌头汤加减。 麻黄10g,制川乌12g(先煎),白芍15g,黄芪30g,全虫12g,羌活12g,细辛6g,甘草6g。 方解:方中的制川乌、羌活、细辛、全虫温经散寒,除湿通络止痛;用麻黄散外寒表湿;芍药、甘草缓急舒筋;黄芪益气固表,并以此缓和麻黄、乌头之性,以防伤正气。诸药配伍,使寒湿之邪微汗而解,邪去而又不伤正,以达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之功。 (3)瘀血阻络 主证:外伤后或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肩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主证分析:外伤内挫,局部经络损伤,气血逆乱;或久痛入络,血脉瘀阻,故见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且有定处,拒按,或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均为血瘀之征。 治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合并加减。 当归15g,丹参15g,生乳没各15g,桃仁10g,红花10g,熟地10g,川芎10g,桂枝10g,白芍 10g,鸡血藤15g,桑枝20g。 方解:方中用当归、丹参、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止痛,熟地配当归以养血;白芍缓急止痛,乳香、没药活血行气止痛;用桂枝、桑枝、鸡血藤祛风通络。诸药共奏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之效。 (4)气血亏虚 主证: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主证分析:久病体弱,气血亏虚,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肩部筋脉失于荣养,故见肩酸痛麻木,肢软乏力,肌肤不泽,肌肉萎缩,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无力均为气血亏虚之征。 治则:益气养血,祛风通络。 方药:秦桂四物汤,或用本方加味治之。 秦艽12g,桂枝12g,当归12g,川芎10g,白芍12g,生地12g,黄芪15g。寒甚加羌活、独活、附子;湿甚加苡米、海桐皮;筋缩不利加木瓜、鸡血藤、忍冬藤;痛甚加全虫。 方解:本方以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养血柔筋,以秦艽祛风散寒,以桂枝、黄芪益气温经,通络散寒,共奏益气养血,疏经散寒之效。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中成药? (1)昆明山海棠片 药物组成:昆明山海棠。 功效: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肩周炎之早期。 服法: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2)风湿寒痛片 药物组成: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章。 功效:祛风散寒,利湿通络,扶正固本。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6片,每日2~3次。 (3)风痛安胶囊 药物组成:防己、木瓜、桂枝、生石膏、姜黄、海桐皮、忍冬藤、连翘、通草、黄柏。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主治:肩周炎早、中期有热象者。 服法:口服每次4~5粒,每日3次。 (4)痹苦乃停片 药物组成:制川乌、制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制马钱子、怀生地、薏苡仁等。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5)痹隆清安片 药物组成:萆、怀生地、制马钱子、制乳香,制没药、薏苡仁等。 功效:除湿消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主治:肩周炎各期有热象者。 用法:口服每次5~7片,每日4次,连服3个月为1疗程。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土单验方? (1)川羌活汤 组成:羌活、秦艽、海风藤、木瓜、五加皮、川断、防风、细辛、丹参、桑枝。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通络。 主治:肩周炎初期。 服法:水煎服,日1剂。 (2)加味四物汤 组成:熟地、当归、白芍、川芎、桂枝,生姜、甘草。 功效:养血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3)化痰行气方 组成:茯苓5g,姜半夏12g,枳壳10g,风化硝6g,白术12g,白芥子12g,姜黄10g,桑枝12g ,生姜8g。 功效:化痰行气,舒筋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湿阻络者。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4)玉竹汤 组成:玉竹30g,桑寄生30g,鹿衔草15g,白术15g,茯苓15g,怀牛膝15g,白芍15g,炙甘草9g。 功效:健脾除湿,补肾通络。 主治:肩周炎,一臂或两臂疼痛,不能高举或转动不灵者,不论病之新久。 服法:每日1剂,煎2次分服。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外用膏药? (1)肩贴灵 药物组成及制法:雄黄、樟脑、急性子、公丁香、生半夏、乌蛇、蜈蚣、凡士林。上药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成药膏。 功效: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主治:肩周炎之风寒侵袭兼瘀阻者。 用法:取药膏适量摊于敷料上,贴患处。 (2)肩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牛蒡子1500g,白凤仙120g,川芎120g,桂枝60g,大黄60g,当归60g,白蔹60g,肉桂60g,草乌60g,地龙60g,僵蚕60g,赤芍60g,白及60g,乳香60g,没药60g,川续断120g,防风120g,荆芥120g,木香120g,苏合香油120g,蜂醋3000g,香油5000g。将以上诸药入油炸枯,过滤法渣,加入蜂蜡搅拌成膏状,夏季时蜂蜡酌增,冬季时蜂蜡酌减,制成后放一周后使用。 功效:温经通络,祛风散寒,化瘀止痛。 主治:各型肩周炎。 用法:将药膏适量摊敷于棉布片上,敷匀,贴患部,3~5日更换1次。 (3)消散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清明前鲜泽漆草2500g,生菜油7500g,生麻黄、生半夏、生南星、甘遂各 180g,白芥子、大戟、僵蚕各240g,黄藤90g,火硝30g,炒黄铅粉1500g。先将泽漆草入油熬枯去渣,再入麻黄、南星、甘遂、白芥子、大戟、僵蚕,再熬枯去渣,呈滴水成珠状时加入黄藤,火硝熬枯后将油滤清,入黄铅粉收膏,将药膏摊牛皮纸上。 功效:温经散寒,豁痰止痛。 主治:肩周炎痰浊阻络型。 用法:洗净患处,将膏化开,贴于患处,5天换1次。 (4)五枝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桑树枝、槐树枝、榆树枝、桃树枝、柳树枝各36cm(直径12mm,秋末、冬初采者为宜)。将各树枝切成每段3cm长,放入香油500g中炸焦(呈黄色)捞出后,将乳香、没药各15g研细,加入油中,边加边搅拌(朝一个方向搅拌),拌匀再加入漳丹250g,继续搅拌,呈糊状放温后摊在25~30张牛皮纸上备用。 功效:通经活络,化瘀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患处洗净,取膏贴患处,5天换1次。同时,嘱患者加强肩关节功能锻炼。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药浴方法? (1)洗剂Ⅰ号 药物组成:防己30g,威灵仙30g,五加皮30g,羌活30g,独活30g,川芎30g,赤芍30g,红花3 0g,木瓜30g,鸡血藤30g,千年健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桑枝30g,马钱子30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 功效:温经活络,祛风散寒。 主治:肩周炎。 用法:将上药用冷水浸泡于铁瓷盆内,2小时后,文火煎熬20分钟,不去渣,待放置温度适宜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或直接用药液洗浴患处,再次用时加温即可,加温前可续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可用1周。 (2)洗剂Ⅱ号 药物组成:伸筋草、威灵仙、续断、麻黄、桂枝各15g,当归、红花、川乌、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川芎各12g。 功效:舒筋活血,温经散寒。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同洗剂Ⅰ号。 (3)漏肩风熏洗验方 药物组成:鬼箭羽15g,桂枝、红花、木瓜各9g,晚蚕沙15g,黄酒250g。 功效:祛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经和络。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属风湿痹阻型者。 用法:上药加清水适量浸泡15分钟,再加水半面盆,加黄酒煎沸后,趁热熏洗患处,冷则加热再熏再洗,每次熏洗15~30分钟。每日2次,每剂连用3天。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药敷疗法? (1)肩周散 药物组成:生半夏、生南星、生川乌、白芷、生草乌、细辛、红花、没药、乳香、生葱、生姜、白酒各适量。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主治:肩周炎各期。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再加生姜、生葱捣烂,兑适量白酒,一齐入锅内炒热,敷于患肩部,外包固定,隔日换药1次。如有皮肤对药过敏者,可用纱布蘸清油隔在皮肤上,再敷药。 (2)川乌散 药物组成:川乌、草乌、樟脑各90g。 功效:温经散寒,通阳除痹。 主治:肩周炎。 用法:上药研末,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食醋将药末调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及压痛点,厚约0.5cm,外裹纱布,用热水袋压在局部热敷约30分钟,每日1次。 (3)吴薏盐散 药物组成:吴茱萸、薏苡仁、莱菔子、菟丝子、紫苏子、生食盐各30g。 功效:祛风散寒,温经通络,祛湿止痛。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用法:诸药研为粗末,先将生食盐锅中炒黄,再加入中药末拌炒至微变色,然后倒布袋内,外敷患肩,边熨敷边活动肩关节直至药温已低为止。隔时复炒再敷,日3次。 治疗肩周炎有哪些外擦疗法? (1)外擦验方 药物组成:生川乌12g,生草乌12g,干姜12g,细辛8g,威灵仙6g,凤仙花8g。红花6g,川芎4g,桂枝7g,独活8g,寻骨风6g,樟脑15g,松枝6g,大黄8g,仙茅6g,巴戟天6g,茴香6 g,丁香6g,三七6g,五加皮6g,牛膝4g,乳香12g,没药12g,全虫6g,土元6g,山茱萸10g ,麻黄9g,杞子9g,狗脊9g,桑枝6g,当归6g,秦艽6g,白酒1200ml。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各型。 用法:诸药粉碎为粗末,用55度白酒浸泡,夏季14天,春、秋季21天,冬季30天,过滤沉淀 5日而成。晚睡前用棉签蘸药液适量涂于疼痛处,用聚乙烯超薄膜(薄软食品塑料袋)覆盖,外用衣被覆盖10分钟左右,有发热感,温度升高(灼热感属正常),6小时后去掉覆盖物。每日1次。注意:药物要均匀接触皮肤部位,孕妇及酒精过敏、皮肤破损者禁用。 (2)消炎止痛液 药物组成:丁香、山茶各10g,木香9g,大黄12g,红花10g,当归12g,生地、赤芍、丹皮、白芷、川芎各10g,防风、乳香、没药、荆芥各9g,薄荷6g,樟脑10g。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 主治:肩周炎。证见肩关节疼痛难忍,难以入眠,手不能抬举转后者。 用法:上药除樟脑外,加入90%酒精(适量)浸泡24小时(酒精与药之比为1∶2),然后置水于锅中,用蒸馏法,收集蒸馏液200ml,药渣中残余液滤尽,把樟脑粉加入蒸馏液中搅匀,与滤液合并,制成350ml外擦液备用。用时先在病灶部位,用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照射10分钟后,将本品涂擦患处,间隔5分钟涂擦1次。每次照射30分钟,每日2次
这要看你的肩周炎情况了 你有QQ吗 我可以给你看看 在说医疗建议和办法
你好。肩周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其病变特点是广泛,即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肩周炎的全称是肩关节周围炎。在中医看来,一般是由于闪搓或感受风寒湿热,代谢受阻所形成之痹症.我建议你用中药外敷治疗,主要是采取活血化瘀、散寒除湿、促进代谢患者功能的药物来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有什么不明白请加QQ 995640188

肩周炎怎么办


文章TAG:延边延边长白山长白山山参延边长白山参珠酒厂36度1500ml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