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为什么花两三千喝茅台贵,这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花几十万块钱喝洋酒,这个说法有点儿夸张,但花几万块钱喝洋酒的现象还是有的,您好,我是芙蘭一醉的国家级品酒师芙蘭哥,非常荣幸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为什么人们喝白酒要吃点菜,而喝洋酒都喜欢干喝,还要加个冰块。
1、为什么人们喝白酒要吃点菜,而喝洋酒都喜欢干喝,还要加个冰块?
您好,我是芙蘭一醉的国家级品酒师芙蘭哥,非常荣幸回答这个问题,那么“为什么人们喝白酒要吃点菜,而喝洋酒都喜欢干喝,还要加个冰块?”我来说一说我的看法,供各位酒友参考:1.饮食风俗习惯不同。中国的饮食文化的特点是酒与菜是不能分开的,俗话讲“无酒不成席,无菜不喝酒”,即使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如果没有美酒相伴,这顿饭会黯然失色,少滋少味,兴趣全无,
但是,国外在饮食的过程中,虽然有酒相伴,但他们对酒是有要求的,比如餐前喝些香槟开胃,而主要进餐过程中配的是葡萄酒进行佐餐。洋酒一般用于餐后饮用,有助于消化,但大部分都是用来独饮,2.应用的场景不同。中国白酒主要还是聚饮的场景下应用,但洋酒则是老外用于独饮、消遣聊天的最爱。比如:闲暇之时,倒上一杯洋酒,配上一支雪茄,
能悠闲自在一下午。3.酒的滋味和风格不同,中国白酒是以酯类为主的蒸馏酒,主要是以原料香、发酵香、陈香等为主。酒精度数普遍偏高,而洋酒特别是威士忌和白兰地,则是以多元醇类物质为主的蒸馏酒,特别注重橡木桶的风格和风味,这与中国白酒是截然不同的地方,而且洋酒一般的酒度比白酒要低。所以洋酒比较适合单独满满饮用,便于闻香品鉴,
而白酒则适合佐餐饮用,在于食物的搭配中滋味更加丰韵多味。4.冰块不是洋酒的专利喝洋酒加冰块,是为了让冰缓慢的溶解后,水能够缓慢的稀释洋酒,这样能够更好的闻香和体会洋酒的滋味,其实,往酒里加冰块不是洋酒的专利,中国白酒也可以,只是这么做的人少,因为不习惯,也没这个条件而已。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片面的观点,仅供各位酒友参考,
2、为什么有点人花几十万喝洋酒却说两三千的茅台酒太贵?
花几十万块钱喝洋酒,这个说法有点儿夸张,但花几万块钱喝洋酒的现象还是有的。但为什么花两三千喝茅台贵,这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国际通畅性的烈性酒的标准款,顶级品牌的干邑白兰地,VSOP的单瓶售价在500元左右,XO在1600元左右,标价上万元的洋酒,都是产量极少的,譬如人头马路易十三当前的售价在2.5万元左右,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每年在中国的销量在10万瓶左右,每瓶700毫升计算,合70吨。
所以,如果要对应茅台酒的话,茅台酒的标准款零售标价1499元,但被供不应求的市场推高至两三千元,而与路易十三相对应的茅台年份酒,15年茅台酒标价5000元左右,30年标价1.3万元左右,50年茅台标价2万元左右,相比之下,比路易十三的性价比要高很多,然而消费者仍然去追逐53°飞天标准款,而年份酒没有相应的市场紧俏度,其中有非理性的一面。
其次,酒类品牌消费的背后,是一种文化认知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左右消费者的选择,洋酒被认为是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代表,白酒被作为中国文化喝中国生活方式的代表,当一个人对西方文化的认可度高于中国文化的时候,对洋酒的偏爱高于中国白酒。有人说这是崇洋媚外,我倒认为不必打上类似政治或非民粹的标签,毕竟这是个人的自由选择,
当一个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高于对西方文化的认知,他会倾向于消费白酒或者黄酒,而对洋酒的兴趣就比较一般。这其中有文化自信的体现,但更多是生活习惯的问题,第三,品牌营销的文化输出,洋酒比白酒做的好,无论从产品品相、价值主张和营销场景的设定,洋酒都在力主走时尚路线,积极与年轻人做朋友,而白酒在这些方面显得有些滞后,不会包装自己,在价值表达上也比较含蓄内敛,不太重视年轻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