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桌上,他们一般不躁酒喝,也不起哄。如果做不到不喝,那就尽量少喝吧,喝好不喝倒喝酒的目的,是为了助兴,让彼此愉悦,喝好了就行,不要以喝到对方为目的,一顿酒下来,喝进去的酒和流出来的汗,可以说相差无几,同时,这个酒量的人,喜欢品品酒,尝尝酒的好坏,谈谈酒的特征。
1、每天喝多少酒对身体有益?
我作为一名天天与肝脏打交道的外科专家回答如下:如果您希望对自己的身体好,就应该滴酒不沾。不应该喝酒的原因如下:1、酒精是一类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2年已经将酒精(乙醇)定为一类致癌物,所谓一类致癌物是指有足够证据证明该物质对人体致癌,目前已经明确的是:饮酒与乳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胃癌等众多恶性肿瘤的发病相关。
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说就是:酒精这东西肯定致癌,2、肝脏损害酒精在人体的肝脏内代谢,从乙醇变成乙醛,再由乙醛变成乙酸,最后转化成能量、二氧化碳和水。中间代谢产物乙醛会对肝细胞造成很大伤害,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中国至少有30%以上的人群缺乏乙醛脱氢酶,不能很快把乙醛转化为无害的乙酸,如果每天摄入酒精40克(粗略换算为52度的白酒一两半)超过五年,就可能会发展为慢性酒精性肝病,进一步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3、神经系统损害酒精既亲水又亲脂类,很容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长期饮酒可以造成神经系统难以逆转的损害,长期饮酒还会产生酒精依赖,人格改变和共济失调,严重者甚至会发生酒精痴呆。4、心血管系统损害酒精可以导致心律失常,对于那些有潜在器质性心脏病的人群,酒精会增加相关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长期饮酒还会导致扩张性心肌病,
对于适量饮酒能否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仍存在争议。国内某著名白酒厂商宣传说:有研究表明他家的酒不仅能“护肝”,而且还具有“抗肝纤维化、肝硬化”的作用,对于这个宣传,很多人都信了,而且在民众中广为流传,并且成为追捧他家产品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说:酒精这东西肯定致癌,而且还会导致肝癌,这致癌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护肝”而且还“抗肝纤维化、肝硬化”?我还是相信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至少这个有公信力的组织。
最后总结一下:为了您的身体,最好还是别喝酒,如果做不到不喝,那就尽量少喝吧。欢迎您分享给周围的朋友,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欢迎您关注“陈伟说医学大白话”及时了解健康科普知识,再说一个让人非常遗憾事实: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8年全球酒精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饮酒呈下降趋势,但中国和印度除外。
2、喝白酒,酒量多少算一般水平?
闯荡酒桌十七载,根据我的经验,酒量可以划分为七个段位,第三段位,算是一般水平。达到第七段位的人,凤毛麟角,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中国制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浓厚的白酒文化,时至今天,喝白酒已经衍化成为一种社交方式,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意义。那么,多大的酒量,算是一般水平?喝多少酒,算是海量呢?一、白酒的三个要素,影响着喝酒人的酒量白酒,是一个类目总称,
谈到喝酒及酒量的时候,就不能把它笼统地进行讨论。因为,白酒的三个要素,影响着喝酒人的接受程度,进而影响着喝酒人的酒量,1、白酒的酿造工艺按照工艺不同,白酒可以分为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固液法白酒。固态法白酒,以粮食为原料,采用固态糖化、发酵等工艺制作而成,没有添加食用酒精,具有本品固有的风格特征,常见的有五粮液、剑南春、古井贡等。
液态法白酒,以淀粉、糖类等物质为原材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等工艺制作而成,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这是白酒中的低档酒水,价格比较便宜。有些“难喝”的白酒,就是属于这一类,固液法白酒,以固态白酒和液态白酒勾兑调和而成,2、白酒的香型区别中国白酒的香型比较多,有的人喝酒,嘴很挑,喜欢这种香型,喝不惯那种香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