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红楼梦】中的“梦”,不过“好了”,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写的是贾宝玉被警幻仙子领着梦游太虚幻境,这一回目是红楼梦全书最重要的内容,相当于红楼梦这本书写作总纲,是红楼梦这部小说的中心思想,全书的故事内容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围绕着第五回贾宝玉做的这场春梦叙述的,贾宝玉和警幻仙子梦游太虚这场梦的寓意就是。
1、《红楼梦》是个怎样的“梦”?
【红楼梦】中的“梦”,不过“好了”。一切到最后,也只是“好了”,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黛玉最痴: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奴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奴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最终也不过是一捧净土掩风流。烈油烹火般的荣华富贵,有一天也会呼啦啦似大厦倾,甄士隐【真事隐】了,“你若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所有的繁华、悲喜苦乐最后都是一场梦,空空如也,落得白茫茫真干净!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石头记】,一场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2、《红楼梦》里,贾宝玉一共做过几次梦?这些梦都有什么深意?
我们知道,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写作红楼时,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很大的“陷阱”,也就是他所谓“真事隐”“假语存”,让我们在读红楼时,常常分不清真假和虚实,这也就是太虚幻境那幅对联所说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红楼梦之所以叫红楼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原文里说到了多次梦境,而这些梦境里发生的事到底是真是假?也许就如曹公写到风月宝鉴那面镜子时,借道人之口说的: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脂砚斋对此评曰:观者记之,不要看这书正面,方是会看,
由此可知,红楼梦里的梦境是不容小觑的,往往大关键大转折都在梦境之中呈现,而这个梦境,也许映照的正是现实,而现实中发生的反而可能只是一种幻象,别的不说,原文之中写到了贾宝玉的三次梦境,细思就大有深意。宝玉的第一次梦境我们都知道,是他神游太虚幻境一回,这一回曹公通过宝玉的梦境,将红楼梦诸钗的命运轨迹都一一做了交代,可以说是红楼梦一书的总纲。
这次梦境,对于宝玉来说,也是一种命运的伏笔,警幻仙子受宁荣二公之灵相托,要通过梦境,警宝玉痴顽,让他醒悟,先后通过看薄命司册子、听红楼梦曲子、与其妹可卿成婚等,想要让宝玉提前顿悟,然后“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警幻仙子用尽了各种办法,没想到宝玉始终没有醒悟,最终不得不设置了一个迷津,想要宝玉“眼前无路想回头”宝玉醒来后依然故我,没有醒悟,这是红楼梦一书的开端,可以说也是悲剧的开始,因为此后宝玉的一切经历,皆是没有醒悟时做下的。
所以,如果我们跳出红楼梦来看,或者说站在警幻仙子的角度,看宝玉在贾府的一切经历,到底哪个是梦境哪个是真实呢?宝玉在人世的这一场经历,却更像是一场幻象,因为这“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不仅如此,我们知道,警幻仙子原来的目的并非是要引导宝玉入梦,她最初是要引绛珠仙子的生魂前来游玩的。绛珠仙子是谁?自然是林黛玉!也就是说,警幻仙子本来是要入黛玉之梦,结果半路遇到了宁荣二公之灵,最终暂时打消了入黛玉之梦的念头,转而进了宝玉的梦里,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警幻仙子入了黛玉的梦,又会发生哪些事呢?宝玉的第二次梦境是“绣鸳鸯梦兆绛云轩”一回。宝钗从王夫人那里出来后,顺道就去了怡红院,她坐在宝玉身边替袭人绣宝玉的鸳鸯肚兜时,宝玉正在床上午休,冷不防宝玉说了一句话梦话,宝钗就听的怔住了,宝玉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我们知道,在端午前后,因为元春端午赐礼明显的差别,金玉良缘的说法已经在贾府传开,不仅当事人的宝钗宝玉各自都知道了,就是贾母、黛玉等人也都心知肚明了,贾母还借着清虚观打醮的机会,直接以宝玉太小,暂时不说亲为由,表面回绝了张道士,实际上是拒绝了薛姨妈传播的金玉良缘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