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且这样理解因为“勾兑”是白酒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技术手段,只要是成品酒都需要勾兑,不论粮食酒还是酒精酒。五、年份酒年份酒其实就是指酒窖藏的时间,拿茅台举个例子,②老酒是相对于新酒而言的,新酒在存放一段时间后,口感醇和柔顺、刺激性气味减轻这个时候的酒称之为老酒。
1、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喝白酒?
(以下内容酒评网原创,欢迎酒友交流观点)中国最早出现的酒是米酒和在米酒基础上进化而来的黄酒。数千年的酿造和饮用历史,使黄酒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成文中国文化中最醇香的一部分,而我们知道的历史上几乎所有关于酒的人、事、传统、风俗、仪式、礼节,以及诗词歌赋基本上说的都是黄酒,而白酒的流行,则是相当晚近的事。明清时期白酒才兴盛起来,但其规模和影响仍不足以超越黄酒,
大约元朝的时候,随着蒸馏器的引进,蒸馏酒才逐渐出现,我们现在所说的白酒才初具雏形。但这时候黄酒依然有很大的市场,明朝时黄酒达到了鼎盛时期,并逐渐出现了南酒北酒之分。随着南酒逐渐向北方推广,南酒逐渐成为主流,而北酒逐渐走向了没落,直到今天,黄酒的主要产地仍然主要分布的江、浙、沪、闽等地区,而北方,也只有山东即墨老酒、河北北宗黄酒、陕西稠酒和大连黄酒比较出名。
黄酒的兴衰离不开技术、经济、政治乃至文化的推动和左右,清末民初,战争频繁,当时的北方盛行烧酒,而南方以黄酒为盛——南方的黄酒,家家可酿,而购买烧酒则需到烧房酒肆方可。整个民国时期有关白酒的主流观念是酿酒耗费粮食,因此在酿酒原料的选择上,通常选择高粱、谷子等杂粮,彼时,高粱被普遍认为是酿酒的上佳选择,由于酿酒粮食与食用粮食没有过大冲突,政府也便逐渐放宽限制,开始鼓励和支持酿酒业的发展。
此时中国白酒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南北方分支:白酒产量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北方流行高粱酿制的烧酒,南方流行稻谷酿的黄酒。民国时期,中国白酒的酿造技艺已然成熟,全国各地涌现出各大名酒的产地,当时白酒著名产区主要有汾阳地区、凤翔地区、洋河地区、泸州地区以及茅台地区,此外,还有牛庄地区、天津地区以及山东地区。至此,白酒的规模和影响开始逐渐超越黄酒,
白酒全面超越黄酒,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儿。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面临的首要问题仍然是温饱问题,而更加节省粮食的白酒,以及后来被酒友们广为诟病的液态法白酒(酒精酒)便成为那个特殊历史时期解决人们对酒精饮料需求的权宜之计。白酒的度数高,易于保存和运输,非常适合原理商业节点的人群,兵卒、旷工、脚夫、拓殖者等;白酒口感烈,一小口就能满足人们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对感官刺激的需求;而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从南向北的迁移,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白酒的发展,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人们的饮食偏好和味觉记忆是可以被改变的,尤其是在特殊的情况下。随着白酒大面积的普及,之前喜欢低度黄酒的人们开始逐渐适应并喜欢了这种口感更重、味道更浓、刺激更强的高度烈酒,随着白酒酿造技术的不断提升和销售规模的不断放大,白酒的口感和利润也有了质的飞越,在需求和利润的双重刺激下,反过来又更加巩固了白酒在当今的社会地位。
2、什么是原浆酒、基酒、勾兑酒、新酒、老酒、年份酒?
大家在买酒或者喝酒时经常能听见很多专业术语,比如:原浆酒、基酒、老酒、年份酒等等,这些专业术语很多人一听完全懵了,压根儿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酒姐就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些专业术语是什么意思,大家以后在买酒或者喝酒时就不会再懵了,一、原浆酒原浆酒是指将粮食通过制曲、发酵、蒸馏酿造而成的一种酒,没有经过勾兑而且没有加水的原始酒液。
像这种没经过勾兑的原始酒液产量非常少,所以非常珍贵,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原浆酒都是经过勾兑的,真的原浆酒没有那么多。一般经过勾兑的酒在色、香、味等方面都要比原浆酒更加协调,口感更加舒适,也更受消费者喜欢,而原浆没有经过任何勾兑,任然保持着酒原有的属性,但是原浆酒和经过勾兑的并不存在优劣之分,很多商家打着原浆酒更好、品质更高等等旗号,只是想多卖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