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经验 > 纯粮酒酿造工艺流程,酿酒的过程

纯粮酒酿造工艺流程,酿酒的过程

来源:整理 时间:2023-10-01 08:38:39 编辑:美酒知识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酿酒的过程

1炉灶2蒸酒3摊晾4窖藏5起窖, 我家做酒的我知道。

酿酒的过程

2,米酒发酵的流程是什么

把糯米蒸熟了再用水洗,打散不让它粘在一起(如果你只做1~2斤就不用洗了)和捻碎的“酒饼”缴均匀了,如果你想酒浓点就放多点,然后放到锅子里(饭锅那种就行)再在上面洒一点点的水,记住,只一点点哦。然后盖上封好,别封太实了,就现在这种热天气第二天就可以吃了。付:我这里是发酵的是用酒饼,你那的可以到市场上买干杂那找。
醋,酒

米酒发酵的流程是什么

3,米酒的酿造方法

·1浸泡:将糯米洗净,浸泡12到16小时,至可以用手碾粹即可 ? 2、蒸饭:在蒸锅里放上水,蒸屉上垫一层白布,烧水沸腾至有蒸汽。将沥干的糯 米放在布上蒸熟,约一小时。自己尝一下就知道了。没有这层布,糯米会将 蒸屉的孔堵死,怎么也蒸不熟。这有失败的经验。尝一尝糯米的口感,如果 饭粒偏硬,就洒些水拌一下再蒸一会。 ? 3、淋饭:将蒸好的糯米端离蒸锅,冷却至室温。间或用筷子翻翻以加快冷却。在 桌子上铺上几张铝箔,将糯米在上面摊成两三寸厚的一层,凉透。在冷却好 的糯米上洒少许凉开水,用手将糯米弄散摊匀,用水要尽量少。 ? 4、落缸搭窝:将酒曲均匀的拌在糯米中,转入容器, 压实,中间扒一个小窝,然后用保鲜膜或纱布密封. ? 5、培养成熟:将盆置于30--32度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24到48小时,如果米饭变软,表示已糖化好;有水有酒香味,表示已有酒精和乳酸,即可停止保温。最好再蒸一下,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和酶停止其活动。这样,甜酒酿就制作成
先煮糯米饭再放酒药(酵母菌)放几天

米酒的酿造方法

4,求纯粮酒的自制方法及所需设备

纯粮酒的自制方法如下:做法:1.选上好的糯米2.糯米提前一天用清水泡上,水要多一点,以保证糯米泡涨后依然可以没过米。3.泡好的米用手捻可以碾碎就泡好了4.将蒸锅里铺上屉布,泡好的米最好再淘洗一遍放入,中火蒸1个小时5.蒸好的米放室内凉至温度在30--40度,不要完全放凉,这样做出来的米酒才更甜香。米倒入一个干净无油的带盖的盆里,用凉开水(最好也是30度左右)把米冲散。加水时要一点点的加,加入后就立即把米弄散,逐渐把全部的米都弄散,不再成团,但也不要用过多的水,以米散开又没有水分留在盆里为宜。6.加入2克米酒曲充分搅拌均匀7.把拌好米曲的米用筷子一点点压实,再从中间弄一个洞,这叫做窝,是让米曲更好的发酵和后期出酒。8.此时用1克米酒曲均匀的撒到表面,洞洞里面也撒一点,最后再用凉开水小心的注入洞里一点,不要倒满洞洞,2/3位置即可,也不要倒到米上,把盖子盖上。9.开始进入发酵阶段,最好是放入25--30度的保温环境,发酵24小时,24小时后,就可以看到有液体露出米面,这就是已经出酒了,而且可以闻到发酵的酒香味,此时再倒入半杯温度不超过30度的凉开水,盖盖继续30度发酵,10.再过12--24小时后,可以看到出酒很多,米则是整块的漂浮在酒水的上面,这样就做好了。12.发酵成功的米酒,米一定是这样整团的棉絮状的漂浮着的。否则就不成功。这样状态的米酒酒香浓郁,味道纯正甜香。到了这种程度时就再加入一大杯的凉开水。30天后即可滤渣饮酒。
六代机站多少面积工房
酒分大曲 小曲 麸曲 又分很多香型 每种粮食的做法又不相同等等。。。相应的设备没那么复杂我圈里有详细的sunyueyangking
蒸熟冷却至40度左右加酵母,全过程无菌处理,不能有任何油,恒温40-50度发酵
哪的呀

5,米酒的酿造工艺是什么呢

米酒的酿造工艺:1、首先,选上等糯米,清水浸泡。水层约比米层高出20厘米。浸泡时水温与时间:冬、春季15℃以下14小时,夏季25℃以下8小时,以米粒浸透无白心为度,夏季更换1~2次水,使其不酸。2、将米捞入箩筐冲清白浆,沥干后投入甑内进行蒸饭。在蒸饭时火力要猛,至上齐大汽后5分钟,揭盖向米层加入适量清水。再蒸10分钟,饭粒膨胀发亮、松散柔软、嚼不沾齿,即已成熟,可下甑。米少的话,也可直接用电饭煲煮熟。3、米饭出甑后,倒在竹席上摊开冷却,待温度降至36~38℃不烫手心时,即可入坛(瓶等容器),按每1千克原料加水1~1.5千克的比例加入冷却的温开水(不超过40℃),按酒曲说明的比例,把酵母酒曲放入不超过40℃的温开水活化溶解好后,倒入坛中,充分搅拌均匀。加盖,但不能密闭需留好气孔,静置室内让其自然糖化。4、保证发酵温度不能超过30℃,冬天气温低于20℃时,需用棉絮 等进行保温。装坛后,由于内部发酵,原料会涌上水面。因此前2天每隔12小时,要用木棒搅拌,把米饭等压下水面,使其下沉而更好地发酵。2天后品尝酒液很甜后,进行每隔24小时用木棒搅拌,把米饭等压下水面,此时每次搅拌后要进行密封不能漏气。经5~7天发酵,坛内会发出浓厚的酒香,米粒大部分沉底,说明发酵基本结束。5、压榨出来的酒密封在容器里,通过2-3天沉淀后,会变得比较清澈,如果还是比较浑浊,说明发酵不够,含糖量偏高,此时可以继续密封等待几天,时间长短和气温有关。6、此时可以开坛提料,装入酒箩内进行压榨,让酒糟分离(或用纱布等工具包成团进行手工挤压分离)。7、经过澄清的酒液装入口小肚大的酒坛内,用竹叶包扎坛口,再盖上泥土形成帽式的加封口(家庭用瓶或酒坛的话,想办法进行密封即可,找不到密封盖可用保鲜膜)。再经30天左右,即可开坛提酒。
酒酿又叫醪糟,是米酒的一种,有甜味,没有经过过滤和提纯,度数非常低,南方人用酒酿来调鸡蛋、牛奶吃,是产后补品,口感很好。 米酒泛指米类酿制的酒,稍好的米酒一般都是经过过滤提纯,甜味已经不重,酒味比较重。更适合爱喝酒的人。 用熟的糯米饭加酒药发酵做出来的,滤掉米粒是米酒,酒酿不滤掉米粒,热一热加小糯米圆子当点心吃,有点酸有点甜还有酒的味道 。 做法:糯米蒸一下(别蒸熟)加引子(又叫酒曲,用以发酵,不同的酒曲制出的酒酿风味不同,可买到),盖好。过一两天(视气温而定)即可食。南方较盛行。制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容器的清洁,不可使沾生水和油腻,糯米蒸熟后必须摊开放凉至30摄氏度以下才能加引子,温度过高会发霉。

6,白酒酿制过程

糖化:淀粉加水分解成甜味产物的过程。是淀粉糖品制造过程的主要过程。也是食品发酵过程中许多中间产物的主要过程。  糖化的方法,视要求产物的甜度以及相应的理化性质而定,基本上分为三类。  (1)酸法。系以无机酸作催化剂,使淀粉水解,先生成中间产物糊精、麦芽糖等类低聚糖——寡糖,最终生成葡萄糖等单糖。有批量作业的加压罐法和连续作业的管道法。  (2)酶法。系采用淀粉酶进行淀粉的水解。淀粉先经液化酶液化生成糊精等中间产物,再经糖化酶糖化生成麦芽糖以至葡萄糖。这样,由于全用酶水解故称全酶法。用液化酶和糖化酶,也称双酶法。  (3)酸酶结合法。采用酸法液化,酶法糖化,互相结合的方法。由淀粉糖化制取的产品为淀粉糖品。通常以水解程度或糖化程度,按葡萄糖当量计值(简称DE值)为淀粉糖品的特征指标。淀粉糖品有糖浆、糖浆粉、结晶糖等。除高纯度结晶糖品外,多为各以葡萄糖、麦芽糖或果糖等为主的混合糖品。可直接作甜味剂食用,或用作食品工业的配料,作医药工业中工业发酵的糖原基料。 发酵:  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发面、酿酒等都是发酵的应用。也作酦酵。  汉词“发酵”作为名词表示一个过程,作为动词表示一种行动。  微生物生理学严格定义的“发酵”:  有机物被生物体氧化降解成氧化产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统称为生物氧化。  微生物生理学把生物氧化区分为呼吸和发酵,呼吸又可进一步区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发酵是生物氧化的一种方式。  发酵是这样一种生物氧化方式:在没有外源最终电子受体的条件下,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细胞对能源有机化合物的氧化与内源的(已经经过该细胞代谢的)有机化合物的还原相耦合,一般并不发生经包含细胞色素等的电子传递链上的电子传递和电子传递磷酸化,而是通过底物(激酶的底物)水平磷酸化来获得代谢能ATP;能源有机化合物释放的电子的一级电子载体NAD,以NADH的形式直接将电子交给内源的有机电子受体而再生成NAD,同时将后者还原成发酵产物(不完全氧化的产物)。  细胞中的NAD是有限的,如果作为一级电子载体的辅酶NAD不能得到再生,就不能被回用,有效的电子载体就会愈来愈少,脱氢反应就不能持续进行下去了。因此辅酶NAD的再生是生物氧化(包括发酵)继续进行下去的必要条件。主要区别:糖化属于化学反应,而发酵是生物化学反应。
原料配方 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原料均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麸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头尾等,均可作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樱子等,也可作为代用原料。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产名酒、优质酒用),小曲(生产小曲酒用)和麸曲(生产麸曲白酒用)。生产中使用最广的是麸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转化为酒精等物质,即称之为酒精发酵,这一过程所用的发酵剂称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质为培养基,将酵母菌经过相当纯粹的扩大培养,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养液。生产上多用大缸酒母。 我国的白酒生产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的大曲、小曲、麸曲等工艺中,麸曲白酒在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此处仅简述麸曲白酒的工艺。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 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 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 goodman蕾

文章TAG:酒酿酿造工艺工艺流程纯粮酒酿造工艺流程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