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子参——属补气药。取适量的太子参、桂圆肉、红枣,以及少许的冰糖,先将太子参、红枣清洗干净,之后将以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再加入适量的自来水,放入锅中炖煮30-45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取适量的麦冬、太子参、瘦肉、姜片,太子参药性甘,微苦,平,归脾,肺二经。
1、太子参、石斛、黄精、麦冬可以泡酒吗?太子参泡酒,黄精和什么泡酒最好?
特作解答:太子参、石斛、黄精、麦冬属于补气养阴类中药,按阴虚体质只宜水煎服,不宜泡酒服用。不知提问者为何要选这几味养阴药泡酒,其用意何在?真正阴虚病是应忌酒的,分别介绍这几味药的功效与应用如下:1、太子参——属补气药。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又叫孩儿参,性味甘、苦,平。归脾、肺经,
功能:补脾益气,生津止渴。临床用于:1、病后体虚,倦怠自汗,2、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饮食减少,口干少津。3、气阴不足,自汗口渴,4、阴虚肺燥,咳嗽痰少。常用量9一30克,水煎服,主含皂甙、果糖、淀粉等物质。2、石斛——属补阴类药,为兰科常绿草本植物环草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金钗石斛、铁皮石斛的茎,以干燥茎入药。
性味甘、淡,微寒,归肺、胃、肾经。功能;养阴益胃,清热生津,常用于:1、热病后期,阴液被耗,气阴不足的虚热烦渴,2、胃阴不足之热壅呕吐。3、虚热咳嗽,4、白内障。5、雀目,6、瞳冲散大等。常用量6一12克,久煎服,生用或鲜用。注意!石斛可助湿恋邪,对湿热病、湿温病,湿邪尚未化燥伤阴者均当忌用,
3、黄精——属补阴药。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精的根茎,以干燥根茎入药。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功能养阴润肺,补脾益气,常用于:1、阴虚肺燥或肺肾两虚之咳嗽。2、脾虚气弱,3、肾亏精虚证。4、目疾,5、癞痒等。常用量6一15克,注意!黄精质地滋腻,可助湿碍胃,对痰湿壅滞,中寒便溏,气滞腹胀者忌用。
4、麦冬——属补阴药类,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沿阶草须根上的小块根。以干燥根入药,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清热养心,养阴润肺。临床常用于:1、高热神昏,2、心悸怔忡。3、虚脱,4、燥咳。5、肺瘘,6、热渴症。7、吐血,8、衄血。9、咽喉疼痛,10、便秘。11、肺痈等,常用量6一12克。
注意!麦冬性寒质润,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者均忌用,可见这4种药主要用于气阴不足,有养阴生津,止渴润肺,补脾益气之作用。不适宜泡酒,确定阴虚病后,建议水煎服或泡水饮用,注意!凡阳气虚弱,脾肾虚寒者禁用。明白了吗?欲知更多相关知识,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一叶轻舟85将为你的咨询解答,感谢阅读和热心赞评,
2、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有什么区别?
这四味参药的共同特点都是补气药。1,人参药性甘,微苦,微温,归脾,肺,心,肾四经,人参不但大补元气,还能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2,西洋参药性甘,微苦,凉,归心,肺,肾三经。该药与人参相比药准逊色一筹,药性偏凉,善于补充肺气,兼养肺阴,清肺热。补充心气,还养心气阴两虚证,补充脾气两虚证,还能补充元气及气阴两虚证。
3,党参药性甘,平,归脾,肺二经。补充脾气虚较弱,须配白术,茯苓等药共同,才能增加补气健脾除湿作用,补充气血两虚证,有气血双补之功,因药性较弱,须配黄芪,当归,熟地,方可增强补益气血功效。4,太子参药性甘,微苦,平,归脾,肺二经,能补充脾气,又能养胃阴,可以治疗脾气虚弱,胃阴不足之证。太子参因补气能力较为薄弱,兼能养阴生津,因药性平又偏凉,属于补气药中的清补之品,
3、太子参的功效有哪些?
人参、党参这些补虚补气的中药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太子参这个中药的功效可能许多人都不太清楚,不过对于我们广东人来说,对这个太子参的功效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太子参来煲汤。那么这个太子参有哪些功效呢?可以怎样煲汤呢?下面我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些问题,一、太子参有哪些功效?太子参又叫孩儿参、童参,就如它的名字一样特别适合小孩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