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散酒行业在二十年前盛行。散酒是没有品牌的,也没有任何包装,就只有一个成本,而白酒的成本就是粮食,成本相当低,所以质量、口感都非常棒的散酒,价格也不会太高,这才是农村老年人最喜欢的口粮酒,根据我走南闯北多年的经验告诉你,农村开散酒生意不怎么样,首先它沒有市场,只能靠周边几个乡镇,再说那家有喜事,或者什么招待人,最起码拿上一点上挡次的酒,散酒都是灌装酒,一无商标,二无精美包装,全凭口感,光说好没有人认同,不可能打开市场。
1、在农村自己开散酒的前景如何?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追求高挡次,高品质,高消费的思想潮流。酒是人民的消费品,亲朋好友相聚,无酒不成席,酒是增加热闹气氛的添加剂,也是增进情感的纽带,题主问农村开散酒生意如何?根据我走南闯北多年的经验告诉你,农村开散酒生意不怎么样,首先它沒有市场,只能靠周边几个乡镇,再说那家有喜事,或者什么招待人,最起码拿上一点上挡次的酒,散酒都是灌装酒,一无商标,二无精美包装,全凭口感,光说好没有人认同,不可能打开市场。
另外青年人不会光顾散酒行业,一没面子,二失身份,再说瓶装酒包装好看,一般人不知道价格高低,可以充大头,散装酒就不同了,价格高无人相信,除非懂酒人知道好丑,一般来说散酒行业在二十年前盛行。如今走下坡路了,除非老年人光顾散酒,一个人解解酒癮,不是我为你泼凉水,一切自已看着办,我这是为你提提建议,作个参謀吧了。
2、为什么农村老头喜欢喝散酒,散酒属于假酒吗?
爷爷喝了一辈子散酒,他曾经说过:喝酒不喝瓶,简装最聪明,喝酒喝广告,不如捐学校,散酒不仅不是假酒,而且比瓶装酒还好喝,爷爷是一个木匠,能给活人盖房子,能给死人打棺材,有人要结婚,也需要爷爷帮忙打家具、打嫁妆。木匠是个技术活,附近几个村子里,也就爷爷一个人会,谁家有事都需要爷爷帮忙,所以那个时候,爷爷在村里的地位很高,
爷爷喜欢喝酒,别人请爷爷做木匠活的时候,总会请爷爷喝酒,别看那个时候穷,没有什么好酒,也没有什么好的下酒菜,但爷爷还是喝到了不少酒,也几乎成了一个酒鬼。爷爷很喜欢喝酒,就算是没人陪着,自己每天晚上也要喝2两,一是因为喜欢喝,二是为了缓解疲劳,睡个好觉,如果有人陪着,那就没数了,记得有一次,爷爷跟老张喝酒,喝一斤的时候,两人还很稳重,但却没有一点停下的意思,后面越喝越多,隐隐有些较量的意思,最后两人喝了5斤多,老张没能回家,跟爷爷在院子里睡了一晚上,好在当时是夏天,如果是晚上就麻烦了。
爷爷喜欢喝酒,而且最喜欢喝散酒,镇上有一家开了很多酒的散酒铺,里面有十几口大缸,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白酒,最便宜的15元一斤,最贵的90块钱一斤,我跟着爷爷去打过几次白酒,每次都打10斤,也不打贵的,就只喝20块钱一斤的,每天喝2-3两,一个多月也就喝完了。至于爷爷为什么喜欢喝散酒,这件事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了,那个时候,我们村还在酿酒,爷爷也在里面帮忙,他不是什么专业的技术工种,就是普通帮忙的,木匠才是他的主业,他只是闲着没事过去帮忙而已,目的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喝酒,
卸粮碎粮、拌曲起窖,烧酒装酒,几乎每一个环节,爷爷都曾经参与过,他最喜欢的就是烧酒环节,因为可以偷喝,也不能说是偷喝吧,因为村子里面允许喝,反正酒多,喝也喝不完。爷爷说,那时候村里酿出来的是纯粮酒,酒精度最少在60度以上,一口下去,从嘴巴辣到胃里,喝着这样的酒,下雪天都敢光膀子,转眼几十年过去了,村里的酿酒厂早就关门了,爷爷很想念当时的老酒,可是很难能喝到了,虽然村里有一些老人存了一点,但是数量很少,也没有拿出来喝的打算了,所以爷爷根本喝不到。
其实不仅是爷爷,村里还有很多老头都喜欢喝散酒,哪怕子孙给他们买了很好的瓶装酒,可他们还是喜欢喝散酒,跟他们聊天之后,我才知道原因!原因一:散酒是老味道,习惯了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酒,北京人最喜欢喝二锅头,山西人最喜欢喝汾酒,绍兴人最喜欢喝黄酒,这倒不是说本地的酒非常好,而是因为当地人很喜欢,在我们这里,村里原本就有一个小酒厂,村里老一辈的人,喝的全都是自己酿出来的酒,一喝就是很多年,早就习惯了,酒厂虽然关门了,可大家还是很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