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点上汾酒无疑是远超北大仓酒。北大仓酒属于麸曲酱香酒,而汾酒属于大曲清香酒,两者在工艺和香型上几乎完全不同,汾酒是清香正宗,口感上是典型的一清到底,是白酒世界里一股低调、不奢华、有内涵的清流,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也是深受大众喜爱,也是大众能喝得起的纯粮食酒。
1、为什么说汾酒是粮食酒?
汾酒确实是粮食酒。就拿我们平常喝的最多的黄盖玻汾酒来说,酒瓶标签上有一个最为重要的标识,标明为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如图所示这个标识是我们判断白酒是否粮食酒最为重要的鉴别方法。也是解决我们对某种白酒是否粮食酒最简单最可靠的判断依据,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是企业经国家机构认证后授权企业使用的,具有严格的管理要求。
如果我们无法判断汾酒是否是粮食酒,那非常简单,只需要在酒盒或者酒瓶的包装上找到这个标志就可以放心购买了,因汾酒本身具有良好的品质保障和企业信誉,只要是正牌汾酒厂出产的就有这个标识。汾酒因其相对便宜的价格而又是大众放心的纯粮酿造的白酒,因而具有非常大众的消费群体,而汾酒作为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也是深受大众喜爱,也是大众能喝得起的纯粮食酒。
2、北大仓和汾酒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北大仓和汾酒,几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酒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比以下来说说两者的差距,从工艺和香型上看:北大仓酒属于麸曲酱香酒,而汾酒属于大曲清香酒,两者在工艺和香型上几乎完全不同。按曲种来分,一个是麸曲、一个是大曲,本身清香酒的出酒率就很高,而麸曲酒的出酒率则是更高、制作周期短、损耗率低,这就注定了无论是大曲清香还是麸曲酱香酒,他们部分产品的成本并不高。
汾酒采用传统的“清蒸二次清”、地缸、固态、分离发酵法,所用原料和辅料分别用蒸汽常压清蒸,然后使用。一般原料蒸煮后,加曲放入陶缸中发酵28天,再取出蒸馏,把蒸过的醅再加曲发酵28天,再蒸馏,充分利用了原料中的淀粉,然后把酒糟作为饲料,北大仓最早的时候是引进了茅台系列的酿造工艺,但是因为当地的气候等自然条件不适宜,所以只能改革工艺。
例如增加麸曲酱酒勾调等,成为与茅台不同的麸曲酱香酒,北大仓酒也是国内最早的麸曲酱香酒,另外在制曲中加入了大豆,减少发酵和制曲轮次,克服了地理环境带来的劣势,同时也节省了成本。从酿造历史来看:在这一点上汾酒无疑是远超北大仓酒,汾酒有着4000年左右的历史,早在1500多年前的汾清酒还是北齐的宫廷御酒。杜牧后来有诗写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但是古代的这些汾清酒之类的均属于黄酒,
到了明清时期,汾酒便衍生出了白酒的产品,此时正值晋商鼎盛时期。晋商四处江上青,也将汾酒的制作技艺带到了全国各地,汾酒的技艺和思想影响了一大批酒类,包括像后来的茅台、黄鹤楼等名酒,1948年汾阳市解放,杏花村汾酒收归国有,并且还成为了开国大典上的国宴用酒。而北大仓酒的历史就要短很多了,北大仓酒前身为创制于民国三年(1914年)的“聚源永”烧锅,采用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技术创建的一家酒坊。
1946年聚源永烧锅成为公私合营,1951年正式收归国有,现代意义上的北大仓酒是1958年正式开始研制成功的。当时是为了纪念开垦北大荒的官兵、学生、知青、党员干部等等,正式将这款酒命名为北大仓,从白酒界的地位来看:在这方面北大仓也比不过汾酒。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鼻祖,与茅台有着国酒之争,191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在建国后的五届名酒评选上均被评委国家级名酒,
而且在改革开放后,凭借着巨大的产量蝉联数年中国白酒第一。目前汾酒仍然是国内清香型白酒的领头羊,其拥有汾酒和竹叶青两大国家级名酒,而北大仓酒的辉煌在研制之后,1962年北大仓在东北白酒质量比赛中被评为“东北白酒第一”,在1984年的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中荣获银奖,被誉为“北国茅台”,北大仓在东北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放到全国的知名度就不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