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山有水,承德避暑山庄当真是最美皇家园林。清朝这么多皇帝来过承德避暑山庄,这么多大事儿都是在承德避暑山庄决定的,所以说它承载了半部清朝历史,一点儿也不过分,乾隆皇帝曾经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过六世班禅,英国第一个访华使团,也是在承德避暑山庄见到了乾隆皇帝,由于他们不肯下跪,所以成功被乾隆给赶跑了。
1、在承德避暑山庄里待过,给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哦,避暑山庄》前年三伏天,可谓上蒸下煮,真正体会到“溽暑”的含义!与其这样难耐,不如去避暑山庄走走。驱车从唐山出发行驶在高速路上,经过兴隆半壁山就进入承德境内了,仰望车窗外的巍巍燕山,不禁发怀古之悠思: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似乎很短暂就进入了承德市区,武烈河就像一条飘带舞起来,把山城环绕着,使承德更富有生机和魅力,
停车来到了避暑山庄大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这才体会到毛泽东主席的诗句“环球同此凉热!”“避暑山庄”匾额为康熙御笔,但这个“避”字却多了一横,据说这是异体字,唐代书法家欧阳询、元代书法家赵子昂等都曾这样写过。这也许是康熙皇帝别出心裁吧,西湖边的“花港观魚”却少了一点!我从这里购买了一把写有“避暑山庄”和清代皇帝画像的折扇留作纪念,
从正门进入山庄,首先参观了慈禧太后的寝室,1861年,在这里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策划了“辛酉政变”,把咸丰皇帝遗诏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一网打尽。这是咸丰帝病逝后的政变,又称“祺祥政变,”酷暑难耐,形色匆匆,至于湖光山色、亭台水榭都一晃而过,只有烟雨楼还算印象深刻。烟雨楼在避暑山庄青莲岛上,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的,有乾隆御书“烟雨楼”匾额,
2、承德避暑山庄是经过几代皇帝修建完成的呢?
一到夏天,大家都喜欢找个可以避暑的地方,康熙皇帝也不例外。康熙四十二年的夏天,天气太热了,康熙身上的龙袍都能拧出水来,这可咋整?普通人大热天都会发脾气,更别提皇帝了。皇帝发起火来,事情可小不了,于是乎有人建议在承德建造一座避暑山庄,以后天气热了,皇帝就可以到那里避暑。康熙很高兴,当年这事儿就开始办了,
康熙五十年,康熙亲自跑来写了“避暑山庄”四个字。雍正皇帝是个不怕热的皇帝,他一辈子信佛,所以信念比较坚定,没事儿跑承德去干嘛?在京城办公他不香吗?其实雍正是没工夫去承德休养,我不怎么去,干嘛要浪费钱扩建?所以雍正在位的13年间,承德避暑山庄就没有扩建过。乾隆老爷子什么都要学自己的爷爷康熙,康熙做61年皇帝,乾隆就做60年,
康熙六下江南,乾隆也六下江南。康熙办千叟宴,乾隆也要办千叟宴,康熙搞了个康熙字典,乾隆就要搞一个四库全书。康熙南征北战,乾隆就要凑齐十全武功,好家伙,总之康熙要做的事情,乾隆都想着要做。所以康熙兴建了承德避暑山庄,那乾隆自然也必须要在这儿搞出点名堂来不可,所以在乾隆六年开始,承德避暑山庄的扩建工程就这么开展了,一直到乾隆五十七年,这事儿才算搞定。
所以说,承德避暑山庄修建过程历时89年之久,一、一座避暑山庄,半部清朝历史。从康熙四十二年开始兴建避暑山庄,此后清朝多位皇帝,每年夏天都会在这里呆上很长时间,为啥?因为这儿的确太舒服了。所以说这期间,他们处理国家大事,基本上都在承德避暑山庄,说这里承载了半部清朝历史,一点儿也不为过吧?尤其是康熙和乾隆,几乎每年都会在这里居住半年以上,承德避暑山庄俨然成了清朝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很多人嘲笑明朝的明武宗朱厚照,因为他不怎么在北京办公,而是跑到了宣府处理国家大事,所以大家说朱厚照顽劣不堪,这么看来康熙和乾隆也好不到哪儿去嘛!乾隆皇帝曾经在承德避暑山庄接见过六世班禅,英国第一个访华使团,也是在承德避暑山庄见到了乾隆皇帝,由于他们不肯下跪,所以成功被乾隆给赶跑了。嘉庆皇帝在自己岁数大了以后,就从圆明园出发前往承德避暑山庄避暑,结果刚到了没多久嘉庆就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