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劝酒的古诗词,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李白。有很多朋友都会有这种经历,不过随着近些年新闻报道,在酒局上喝出疾病甚至死亡的案例很多,陪酒者和劝酒人都要承担责任,所以现在人们也都有了相对的感观,一般很少有人强烈劝酒了,要连罚三杯很多人受不了,(啤酒可以,白酒容易喝坏人,不建议整白酒)有什么好办法。
1、酒桌上劝酒挡酒都怎么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最突出的要说到酒桌文化了。按理说,酒桌无非也是一个持饭的地方,有什么文化可言那,这就错了,起初我也以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真正的接触之后,就发现这里面的文化知识可不少。不仅透露出的中国的处事哲学,更是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内核,例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酒桌上座次的区别,再例如敬酒的方向,敬酒的顺序都是经过严格的区分的。
2、有哪些劝酒的古诗词?
要说劝酒的古诗词,首先想到的自然是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来干,「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来干、来干。「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来干、来干、来干。为了能名正言顺的喝酒,李白还特意写了一首「爱酒辩」,即《月下独酌·其二》:月下独酌(其二)李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李白的这第二首《月下独酌》,简直就是爱酒者的宣言。诗人从天地圣贤都爱酒出发,来证明爱酒的正义性,还说喝酒能既能通儒家大道,又能合道家自然,简直将喝酒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证明天地也爱酒,天地都爱酒,那么凡人爱酒就不愧天地,诗人开篇就从天地起,让那些想劝他戒酒的上根本没有反驳的余地。天地有酒星酒泉,人中有圣贤,李白就有诗云:“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圣贤也爱酒,况凡人乎。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喝酒不但无愧天地圣贤,还能参通儒家大道,合乎道家自然,诗人把喝酒当成了人生哲理的一部分。
3、参加宴会迟到了被起哄要罚酒三杯,不会喝酒的情况下怎样做才能规避劝酒又不失礼节?
谢谢邀请!迟到罚酒这种情况是常有的,正常迟到是不对,得诚信首时,既然大家约好了时间,你不按时赴约,就是不尊敬人,所以必须态度诚恳承认错误,接受惩罚,但是要连罚三杯很多人受不了,(啤酒可以,白酒容易喝坏人,不建议整白酒)有什么好办法?一、我开车了,不能喝酒,行不通!知道有饭局要喝酒你开车来,(代价吧!)二、最近身体欠佳,不能饮酒,也行不通,明摆着是酒局,不能喝酒来干什么!三、不胜酒力,硬着头皮来的,实话实说,也行不通,这也太扫兴了吧!怎么办是好,一个字,喝!连罚三杯,(啤酒)第一杯站着喝,不能坐下,酒没喝完也不能放下,只要站着拿着酒杯就算没喝完。
以此类推慢慢喝下三杯酒,想必即使酒量不好,也不会太难做到,当然关键在于饭局在座各位的修养和素质,宴席图个热闹,一笑大方,实在喝不下去也就不会再追究了。有很多朋友都会有这种经历,不过随着近些年新闻报道,在酒局上喝出疾病甚至死亡的案例很多,陪酒者和劝酒人都要承担责任,所以现在人们也都有了相对的感观,一般很少有人强烈劝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