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在苏联十月革命时期,苏联就曾援助了接近上万支莫辛-纳甘步枪给中国,后来抗日战争时期,又援助了数万支给八路军,因其发射时枪声一嗒一嗒像水滴的声音,也被我军称其为“水连珠”。大体而言,一个人当伪军的动机有以下几种情况,华北政务委员会对这种情况有专门的情报说明。
1、抗日战争时期,使用的枪有那些?
莫辛-纳甘步枪:据史料记载,在苏联十月革命时期,苏联就曾援助了接近上万支莫辛-纳甘步枪给中国,后来抗日战争时期,又援助了数万支给八路军,因其发射时枪声一嗒一嗒像水滴的声音,也被我军称其为“水连珠”。三八式步枪:又称三八大盖,我们国人对它印象深刻,也经常会听到,在抗日战争中,作为日军装备,被我军大量缴获,其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坚固可靠,射击距离远,作战性能强为我军装备比较广泛,
汉阳造步枪:这把步枪也是我们都常听到,印象深刻的装备,它是仿制德国1888式步枪,其独有全长式枪管套筒结构,也被称为“老套筒”,从革命开始到抗美援朝,为新中国立下各种战功。驳壳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1896年生产的一种手枪,是最早的自动手,在中国也有仿造,也是大家经常在电视里看见的,印象深刻的武器。这款枪威力大,使用方便,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
捷克式轻机枪:又称“歪把子”,也是我军主力装备之一。当时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我方八路军没有重型兵工厂,工业化机器,大多数这种武器都是靠缴获,包括子弹和弹壳,回去自己装药,我们解放军,八路军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直到建设新中国,抗日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2、抗日战争有哪些感人的爱国故事?
1939年10月27日,侵华日军号称“钢军”的第五师团25000余人从东北出发,由大连港登船绕道本土补充物资之后,奉命向海南三亚集结,这支鬼子罪恶部队的目标,是发起旨在切断中越国际交通线的“南宁攻略”,于是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一直是大后方的广西省,骤然间将成为血与火的前线。(副参谋总长、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这也就是中方称之为“桂南会战”的抗战重大战役(其间有昆仑关战役),日军主攻部队第五师团的师团长今村均中将,是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之后的继任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期曾任日军参谋本部作战部作战课长,常常自诩精通兵法,
为了迷惑广西沿海的中国守军,今村中将玩了一把“声东击西”:先在北海境内实施佯攻,尔后在钦州湾再进行大规模登陆。1939年11月14日下午二时,广西北海冠头岭上的桂军观察哨,在望远镜里突然发现大批日军船舰驶来,立即报告北海守备部队最高指挥官:第46军175师524团团长巢威上校,鬼子来啦!这位巢上校乃广西桂林人,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第一期毕业生,是桂军的本土青年军官,
巢威迅速赶到制高点观察哨位后,发现日舰已经在距离海岸8000米处抛锚,立知鬼子登陆在即。(巢威少将)巢威判断日军最迟在下午五时就会炮击和抢滩,遂命全团进入战备状态,紧急上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和桂林行营,更重要的是,他同时命令北海百姓,务必在三小时内撤离城区,以免遭到炮火杀伤或者城破后被日军屠戮,果然,下午四时三十分,12架日机开始轰炸海岸阵地,舰炮的大口径炮弹也纷纷射来,海面上日军60多艘登陆艇已经隐约可见,反登陆艇战斗打响了。
当日艇接近岸边时,桂军轻重武器齐射,海岸炮台上老式的要塞炮亦开火射击,打沉日艇多艘,而日军并没有全力抢滩登陆,反有遭遇打击而畏惧后撤的模样,似乎会有新一轮更猛烈的火力覆盖和更大规模的登陆,此时,桂林行营的急电已至,巢威的团附和营长们也在力劝团长,两方面都是一个目的:立即火烧北海!(第五师团长今村均)原来,早在日本陆海军集结于三亚的时候,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就判断其有在广西沿海登陆的征候,為此特别下达命令:一俟日军登陆北海,即奉行“焦土抗战”之政策焚毁城市,并且之前已经运来大批炸药和汽油,各起爆点由工兵安装,汽油分发给各片保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