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孩子们便哄得一下子围了过去,伸手就扒拉,看看父亲的篓子里有什么还吃的。农村老话说“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篓”是啥意思,过去在农村,如果你看到上地里干活的老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一般是用锄头、铁锨撅着个篓子,总之,上山的时候是不会空着手的。
1、农村老话说“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篓”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农村老话说“上山不空手,下山不空篓”是啥意思?过去在农村,如果你看到上地里干活的老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一般是用锄头、铁锨撅着个篓子。总之,上山的时候是不会空着手的,为什么这样呢?过去农村生活条件不如现在,就是一些喂庄稼的肥料,也很稀缺。所以,上山的时候,都会拿着个篓子,路上看到鸡粪、牛粪、马粪的便会铲起来,丢进篓子里,到了地里直接埋进庄稼地里,当做庄稼的养料,
农村山上野菜多,大家都会趁着休息的空挡,挖一些野菜,装进篓子里。拿回家洗洗,又能吃上一顿,特别是秋收以后,这篓子里的花样可多了。记得小时候,大人们一从山上回来,将篓子往院子里一放,我们小孩子们便哄得一下子围了过去,伸手就扒拉,看看父亲的篓子里有什么还吃的。别说,有时候那篓子里盛的东西真的能让我们喜出望外,
根据季节的不同,篓子里的可供我们吃的东西也不同。从蚂蚱、草包、侧粒、坡盘头、瓜蒌等,到山枣、鬼芋头、甚至有时候还能见到栗子、野核桃呢,记得又一次,应该是秋末初冬的时候,天已经“晌歪”了,父亲才挎着篮子回到家。那时候是生产队,别人都收工回家好久了,母亲做好饭,我们也饿的前心贴后背了。我跑出去看了好多回了,失望了好多次后,才看见父亲满良笑容的回来了,
原来,生产队收工后,父亲在一个地堰上挖菜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于是他顺着洞口挖了起来。根据他的经验,老鼠都会储存一些过冬的粮食,那天,父亲的篓子里装的满满的,最多的算是花生,还有一些黄豆、玉米等。那时候,那些可都是稀罕物啊,要知道,那时每家每户分的那点粮食可是有限的。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父亲的篓子里也没有空过,
有时候,一些松花、松针,回家之后,倒进厢房,也算是引火的好柴火呢。如今,我们老家的一些上了年岁的人,上山的时候,还是习惯地挎上个篓子,也许是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吧,但是,现在的小孩子们,却没有了翻篓子的习惯,因为现在的孩子零食多了去了,哪会还能因为那一点点吃的,屁颠屁颠的去翻篓子呢。那个年代,已经远去了,
2、农村话:“编筐编篓,难在收口”是什么意思?
对这句话我想和你分享一点体会:由于我生在农村,目睹过不少人编筐编篓,因那时没有农用车,搬运农产品,挑担挖沟大多用柳筐装着挑,所以每到夏季三伏天,各家各户都会割柳编筐,柳条成了家家都要的必需品,我那时在城里读书,暑假回家也学着为家人编筐。编筐时一般把粗柳作径用,起支撑作用,柳梢放在筐底,粗的一头留着最后编筐边,以便让筐边能有支撑力;细柳丝作纬,柔软好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