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要往细里说黄酒喝起来和白酒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黄酒的成分和白酒不可同日而语。凡是对黄酒有认识的,一定会举双手赞同这个牌子,古越龙山就是黄酒中的茅台,现价20元左右扁瓶“金五年”就非常好喝,口感馥郁醇厚,酒体厚重,而且很经济,温一杯黄酒,吃一块小炸鱼,简直美呆了。
1、请问我国在一些重大节日里有什么饮酒习惯?
在我国一些重大的传统节日里,以酒庆节几乎成了不可缺少的节日元素之一,也催生了不少节日的习俗和习惯。如春节里,点爆竹,贴春联,享受着“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喜庆,清明节扫墓踏青,“借问酒家何处有”,以饮酒来祭祀祖宗和先人。中秋佳节,“举杯邀明月”,赏月饮酒更是天下人的节日的诗情,总之,酒与中国节日共生共荣,古来有之,传承至今,举不胜举。
2、黄酒是怎么酿制的?喝起来和白酒有什么区别?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酿造酒,远比白酒早,文献记载有4000多年,其实远远不止,只是无法考证。黄酒的酿造,最早源于家庭制作,现今家里做的甜酒醪糟,还有着古代酿黄酒的核心工艺技术,当然还有很多的地方仍然保留着古老的黄酒酿造传统,普济就在多地的朋友家喝过。这里不说工厂化生产,只说家庭怎么做,给喜欢的友友们提供个模板,自己看了在家就能做出好喝的黄酒,
工艺大致与醪糟做法相同。流程:糯米泡到饱满雪白,手碾即粉时捞出沥干水分,上蒸锅大火半小时蒸熟,拿出摊凉到稍微烫手,大致三十几度时,按10:1,十份米、一份红酒曲拌均匀后,装进可以加盖密封的容器里,然后按10:15,十份米、十五份的比例加进凉开水,然后加盖密封放置不要动了,然后每十天开盖搅拌一次,第三十天就成了。
刚出的新酒是红色,然后在不断沉淀中变黄,新酒可以喝,存放几年就更好喝,三年以上就叫“花雕”了。家里做黄酒根据自身条件,决定做多少米的,不论几斤米,上面的两个比例不能变,一年四季都可以做,要注意的是,做酒全过程不能接触油腻和生水,否则必坏。再说黄酒的喝法,黄酒和白酒喝法有所不同,一般的,黄酒都要温热喝,不喝凉的。
讲究的,热酒时放进一些鲜姜丝,更讲究的还要放些红枣枸杞,好看,味道也丰富些,再者,喝黄酒主要为的养生,轻咂浅酌,讲究的是个情调,所以没有喝白酒那样的划拳猜枚的斗酒现象发生。再要往细里说黄酒喝起来和白酒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黄酒的成分和白酒不可同日而语,白酒是粮食精,黄酒更是营养丰富,俗名就叫“液体面包”,比啤酒、葡萄酒还高。
而且黄酒的酿造技术最长久最精湛,酒类里价值最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药食同源,黄酒才是名副其实的滋补饮品。又因为酒精含量低,微甜不辣,入口绵软,老人妇孺都可以喝些,也都爱喝一点,当然可以适当多喝,有地方甚至一天三喝,每顿一小碗,那叫一个惬意。有诗赞道:“黄酒不伤身,微醉如酒神,品自香中来,天地皆入樽。”这样子就不是白酒多能达到的境界了,
3、花雕酒和黄酒是什么关系?
花雕酒是黄酒大品类中的一支,古籍显示其起源于六千年前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而后兴盛于江浙之地,原料选材上等糯米、麦曲,辅以良泉净水,经过筛米、浸米、蒸饭、摊冷、落作(加麦曲、淋饭、鉴湖水)、主发酵、开耙、灌罐后酵、榨酒、澄清等古法酿制,储存时用特制的、上面雕有龙凤、花草、鱼鸟图文的瓦罐或土罐,因此而得名,当然,现在的包装有了更的选择性。
花雕酒呈色为橙黄或红褐清澈透明,酒香馥郁芬芳,口感柔和鲜美、甘润醇厚是为上品,花雕酒酿酒以糯米为主材,发酵用酒曲(酒饼),酒曲中的酶将糯米饭干糖化,经酵母作用把糖分发酵成酒。发酵过程,控制糖分含量转化成酒精度高低不同就产生了花雕的干型、半干型、甜型等,通常花雕酒的酒精度一般在10-15度之间,下面是干型、半干型、甜型区分方法:干型总糖含量等于或低于15.0g/L,“干”表示酒中含糖量少,糖份都发酵变成了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