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现在的白酒,那十八碗酒可不得了。说实在的,武松一顿饭才吃二斤牛肉,喝十八碗酒,跟古代的大胃王们一比,差得太远了,说明酒的度数当然是不低的,而且还有可能比得上现在有些号称60度的酒,何况店小二还曾说过“我家的酒虽然是村中的酒,却比得上老酒的滋味”。
1、在宋朝,武松,喝十八碗酒,切两斤牛肉,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当年武松喝的酒大概不是现在的白酒、啤酒及葡萄酒。如果是现在的白酒,那十八碗酒可不得了,既然是碗,就算碗不大,每碗三两如何,十八碗也有五斤四两。五斤四两白酒,算它是20度,一般人也是喝不下去的,何况店小二还曾说过“我家的酒虽然是村中的酒,却比得上老酒的滋味”。说明酒的度数当然是不低的,而且还有可能比得上现在有些号称60度的酒,
如果是高度酒,五斤四两谁喝得下去。既然不是白酒,那也不可能是啤酒,因为那时啤酒还没传入中国,既然排除了白酒和啤酒,那武松喝的是不是葡萄酒(葡萄酒传入中国较早)呢?但看整部水浒,就没有一处提及葡萄酒的。所以,说武松喝葡萄酒也不可能,那么,从我生活中所接触的酒类看,武松喝的酒,就只可能是黄酒了。当然黄酒的价格也有高低,从我们当地的价格水平看,一斤黄酒大概在五元左右,
就算五元,五斤四两只要二十七元。再说熟牛肉的价,我家邻居就是杀牛买肉的,一斤未注水的牛肉买45元。一斤牛肉能卤六至七两,二斤熟牛肉大概要用三斤生牛肉,三斤生牛肉要135元,除此之外,还有饭店老板的利润要算。这二斤熟牛肉没有二百元,武松是吃不下口的,两项加起来,武松这一顿酒的总花费,大概在二百三十元左右。
2、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酒,吃了2斤熟牛肉,放到现在需要多少钱?
每斤熟牛肉在饭店一百元,每碗黄酒有四两,以女红为例,按八斤计算,每瓶三十五一公斤,二百六元,共计四百陆拾元,一张虎皮二十万加,虎肉,油,骨,不下百万,,,,但,要判无期的,值少也得在二十年刑,,,,,按河南平均收入三千三百元到六十岁,武松的年龄按二十计算,八十万以上,因武松为壮年,损失应剩以二,故,打虎不如打工,
3、武松真能吃下二斤牛肉、喝下十八碗酒吗?
说实在的,武松一顿饭才吃二斤牛肉,喝十八碗酒,跟古代的大胃王们一比,差得太远了!古人记载,有个叫申香的人,身高一丈八尺,人高马大,又特别能吃。他一顿饭能吃一石粮食,吃三十斤肉,根据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介绍,一石在汉代有120斤,一斤相当于今天的250克,也就是汉代一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如果按照汉代算,此人一顿饭吃了60斤粮食,15斤肉。
这也太夸张了,当然,记载这个大胃王的是清朝人,清朝一石相当于现在的28公斤,跟汉代的60公斤差不太远,即便如此,一顿饭吃了28公斤粮食,也已经匪夷所思了。此人一顿饭还吃了15斤肉,按照清朝一斤相当于现在的590克,所以算一下,此人一顿饭吃了现在的8.85公斤肉,约等于现在的17.7斤肉,相比之下,武松才吃了2斤牛肉,简直是大巫见小巫。
武松跟他比差远了,由于这个申香记载不够详细,没有籍贯,我们暂且不论,这个清朝人记载的另一个大胃王可就详细多了。在山东潍坊,有个儒生,叫周七,此人天生肚子饿,再加上家里贫穷,从来没吃饱过,邻居家可怜他,曾经给他饼吃,结果这货一口气吃了六七斤。比《大宅门》里的郑老屁还牛逼,用白景琦的话说,别说你们家穷了,就算不穷,也能把家里吃穷了,郑老屁一天三顿才吃五六斤饼了。
这个周七一顿饭就吃六七斤饼,照这个吃法,地主家也能给吃穷了。还好,古人有先见之明,一天就吃两顿饭,这个周七还有更绝的,大家都听说过山东大煎饼,其做法《舌尖上的中国》曾经详细报道过,都是用杂粮磨了面做成的,所以也叫杂粮煎饼,这种煎饼,做好以后,撒上水,摞起来,能保存很久,可以当干粮吃,一天,周七的老婆在家做这种煎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