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平常喝酒还是亲朋好友聚会喝酒一定要适量,千万不可过量饮酒。白酒是中国养生文化之一,通过喝白酒达到养生效果是很有讲究的,什么时候喝酒,怎么能喝出健康来才是最关键的,事实上,还没有别的研究能够支撑喝酒养生的说法,大数据统计也存在着无法控制变量的问题。
1、如何喝酒才养生?
每逢节假日或亲朋好友聚餐,总免不了用酒来暖场或者活跃气氛。但是呢,也正是因为都是一家人或者都是好朋友,聊到兴奋之处,就越发控制不住,常常会一喝就停不下来,导致饮酒过量,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注意什么,才能让我们的身体不受多余的伤害呢?第一肯定是不要饮酒过量。第二注意不要用药酒来替代普通宴客酒,因为一些不明的药物成分可能会和食物一起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恶心、呕吐等现象出现,
第三呢,喝酒的时候不要喝咖啡,大家知道,咖啡中含有的咖啡因有兴奋和提神的功效,和酒精一起,可能会刺激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增加心血管的负担,对人体伤害非常大。最后,喝酒之后如果造成身体不适,很多人会找药物来服用,但这也是大大增加了危险的程度,因为药物在酒后服用,可以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一旦超过了人体正常的耐受量,就会发生危险,
2、冬天喝酒如何做到以酒养生?
其实,打着健康的幌子去喝酒是很不靠谱的行为。大家似乎对“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一观念达成了共识,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不管量多量少,酒一进肚子里就开始伤害着我们的身体了,更不该用个案作为证明,认为喝酒就是好的。“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种说法最初来源于一个法国悖论!在1991年的一个美国电视节目中,有人就提出法国人跟美国人生活方式一样没有多健康,可偏偏法国的心血管发病率却比美国低得多,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差异呢?他们很快注意到,法国人平时喝了更多的葡萄酒。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科学家们开始对饮酒是否有益健康进行研究,一些做长期统计调查的研究者,分析完一大堆数据就激动地发现:比起不喝酒的人,每天喝一点酒的人患上心血管疾病以及它导致的死亡率确实是要低一些。这可不止对于葡萄酒,就是白酒、啤酒也有同样的功效,
当然,这个一点酒,是个很微妙的说法。此话一出,酒商们怎能放弃这发财的好机遇,纷纷以它为噱头进行加工包装,酒带来的健康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甚至市面上的养生酒几乎可以包治百病。事实上,还没有别的研究能够支撑喝酒养生的说法,大数据统计也存在着无法控制变量的问题,有一个说法认为,葡萄酒内含有抗氧化剂如白藜芦醇,这是一种生物性很强的天然多酚类物质。
但如果靠喝酒囤积白藜芦醇,那是喝到撑死都办不到的,每天小酌几杯究竟是不是长命百岁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前文所说的,减少心血管也未必就是好事,早在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就将酒精列为一级致癌物。同时综合各方证据认为酒精是导致口腔癌、咽癌、喉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和女性乳腺癌的原因,
最重要的一点是,同样又大量证据证明:即便是“适量饮酒”,摄入一丁点酒精也一样可能会致癌。即便喝再少酒,风险也同样会增加,而且它还会随着喝酒量的增加风险呈比例升高,就拿常见的口咽癌和食道癌来说,一个人每天多喝下10克酒精,风险就增加9%。10克,也就是抿一口,酒精致癌的机制相当复杂。虽然乙醇本身不致癌,但它代谢的产物乙醛是明确的致癌物,
在2017年WHO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与酒精饮料摄入有关的乙醛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其他地方的乙醛在2类致癌物清单中。再延展一下,世界上8%的人口,携带有一种Aldh2基因突变,导致他们无法降解乙醇,导致喝酒后会脸红,由上文可知乙醇累计,会加大致癌可能,还有其他研究也显示,仅仅是每天饮摄入25克的酒精,就足以显著提高罹患口腔癌、喉癌、食道癌、乳腺癌和肠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