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酒有着深刻的含义。酒夜光杯是唐代诗人王翰的名句,唐代并不是中国酿酒最早的时候。那么中国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酿酒的呢?这不仅说明人类至少在9000年前就开始酿酒,也说明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
葡萄美酒夜光杯,能反应出我国的葡萄酒文化吗?我国古代何时开始酿制葡萄酒的?
葡萄美酒夜光杯是唐代的诗人王翰的成名诗句,而大唐时期不是我们中国最早酿葡萄酒的时代,那么中国最早在什么时代开始酿造葡萄酒呢?下面我来解答下这个问题。在距今约9000-7000年的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里出土了一些陶罐,中美科学家们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稳定同位素等分析方法,对在该遗址中发掘的大量附有沉淀物的陶片进行了一系列的化学分析后陶发现了酒石酸,而酒石酸是葡萄和葡萄酒特有的一种酸陶片上残留物的化学成分有的与现代葡萄的单宁酸相同。
这不仅说明人类至少在9000年前就开始酿造葡萄酒了,而且也说明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虽然如此,但中国葡萄酒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宛左右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萄肥饶地。
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苜蓿极望。大宛国大约位于今天的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一带,蒲萄在本草纲目中被解释为汉时葡萄之古称。司马迁这段记载清楚地告诉后人汉朝使臣从大宛国引进蒲萄和苜蓿,广泛种植于天子的离宫别观之旁。汉高祖刘邦定都长安,天子的离宫别观应在长安周边。进入唐朝,诗人崔颢的经典名篇渭城少年行,对当地葡萄种植更有生动的描述驿使前日发章台,传道长安春信来。
棠梨宫中燕初至,葡萄馆里花正开。唐太宗破高昌的时间为公元640年。也就是说,大约在1370多年前,京城长安从高昌国引进了葡萄酒的酿造方法。唐太宗李世民还作过一首赐魏徵诗,诗云醽醁胜兰生,翠涛过玉瓒,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变。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对某种白葡萄酒的描述。盛唐诗人王维渭城曲中的不朽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不排除可能是一杯渭城葡萄酒。
有些年轻人更愿意喝红酒,中国的白酒文化是否会没落?你如何看待?
谢谢邀请。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关于酒的典故千古佳句数不胜数。酒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有着深远而广泛的受众,也有着坚实的情感基础。酒文化并不特指中国的传统白酒,也指米酒果酒黄酒等各种酒类。所以,喝什么酒与文化的传承没有直接的影响。杯酒释兵权,煮酒论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牧童遥指杏花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与酒有关的典故,名句数不胜数。
武松打虎,井阳岗上豪饮十八碗,其实古代的酒就是类似于米酒非蒸馏类的,类似果汁的低度酒。三国时期,酒作为一种饮品,一种礼仪,一种生活方式存在,酒在古代算得上奢侈品,是达官贵人,豪门贵族的一种待人接物的生活礼仪。酒文化作为中国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深刻的含义。古代,出征时要喝壮行酒,凯旋归来时要喝庆功酒,庆典有庆典酒,过生日有祝寿酒。
现代人进一步丰富了酒局的内容。酒兴高采烈的时候,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叫做借酒庆贺酒。当你失落的时候,那叫借酒浇愁。没事干的时候,喝酒叫消磨时间。然而,作为一种文化和一种生活方式,葡萄酒已经渗透到中国文化中。喝酒只是一种情绪表达。重要的不是喝什么酒,而是喝酒的状态和氛围。所以红酒受众越来越多,并不会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