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经验 > 茶经,陆羽茶经哪个版本好

茶经,陆羽茶经哪个版本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5-01 14:58:53 编辑:美酒知识 手机版

作为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书,《茶经》已经出现了好几个版本。据沈冬梅统计,截至1949年,共有64个版本。煎茶,清新如春花,煎茶指的是陆羽茶经中记载的饮茶方法,所以应该叫陆羽煎茶法。推荐阅读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俞先生注释的《茶经》,该书用现代语言详细解释了古文的含义,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茶经的内容。

陆羽茶经哪个版本好?

茶经作为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茶的著作,先后出现多个版本,据沈冬梅老师统计,截止1949年,共有各版本64个。其追溯到最早的版本是南宋咸淳九年左圭的百川学海所收的茶经,后称百川学海本。推荐可以看看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于良子老师注释的茶经用现代文详细的解释了古文的意思,可供我们更好的理解茶经的内容。

能否简要描述茶经的煮茶流程?

茶,教我们如何面对人生。 一杯茶,一本书,使人如虎添翼,顿生生机与力量。想得到美好生活的人,不可不明白茶道,大道皆在茶里面,人生就像一杯茶。煮茶,古风犹存。从最初采摘茶树上的鲜叶开始,到现在的几千年间,茶叶经历了药用生吃煮饮泡饮的过程。现代饮茶方式以泡茶为主,有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留着煮饮的方式。

煮饮法在茶文化史上可谓是源远流长。煮茶,也称烹茶煎茶等,脱胎于茶的食用和药用。中唐以前,茶叶加工粗放,故烹饮也较简单。中唐以后,随着制茶技术的提高和普及,直接取用鲜叶煮饮便不被采用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煎茶法点茶法和泡茶法分别成为主流,煮茶法沦为支流,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即便是今天,藏蒙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地区依然煮饮,古风犹存。

煎茶,鲜若春花煎茶法特指陆羽茶经所记录的饮茶方法,故应称陆羽式煎茶法。西晋杜育残赋有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的诗句,是说茶汤煎成之后,茶沫沉下,汤华浮上,亮如冬天的积雪,鲜若春日的百花。陆羽在茶经中引用焕如积雪,晔若春敷,描述茶煎成时的状态。煎茶法是唐代饮茶的主流形式,是从煮茶法演化而来的,尤其是直接从末茶的煮饮法改进而来。

在末茶煮饮情况下,茶叶中的内含物在沸水中容易浸出,故不需较长时间的煮熬。况茶叶经长时间的煮熬,其汤色滋味香气都会受到影响而不佳。正因如此,对末茶煮饮加以改进,在水初沸时下茶末,二沸时茶便煎成,这样煎煮时间较短,煎出来的茶汤色香味俱佳。于是形成了陆羽式的煎茶。煎茶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特殊的末茶煮饮法。点茶,到了宋代,烹茶法已被淘汰,盛行点茶法。

点茶法和唐代的烹茶法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不再将茶末放到锅里去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瓷瓶烧开水注入,再用一种竹制的茶宪反加以击拂,产生泡沫后再饮用。点茶法也是宋代斗茶时所采用的方法。点茶法从宋代开始传入日本,流传至今,现在日本茶道中的抹茶道采用的就是点茶法。泡茶,现代特色泡茶法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拐点,带动了茶具茶道茶艺茶文化的发展。

陆羽茶经对喜爱茶的您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我的家乡湖南衡山的云雾茶,依托南岳之灵气,在雾气缭绕中似乎有了茶魂。常见于半山坡中在一排排梯田种满了茶树,每当清明前后,上山总要老农采摘嫩青的茶叶,索性住在农舍改建的民里,等待几日,一边欣赏衡山的秀气清灵,一边等翻炒出来,买上几斤,回去后在淡淡清香中解决浓浓的相思之苦。苏轼特别喜欢煮茶喝茶,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中写道仙山灵草湿行云,其中灵草就是茶叶湿行云,讲的就是衡山的云雾茶。

陆羽在他的《茶经》中说,茶出山南,生于衡山县谷。唐代诗人李群玉与吟颂道经,留下了石头和茶叶。白云露珠,采春山芽。由于南岳衡山土壤肥美,气温凉爽,种植的茶叶外形美观,绿滑,鲜醇,嫩香,深受茶商青睐。到了明朝末期,南岳的广济寺、铁佛寺、紫盖峰夏衍寺等许多地方都种植了茶叶。


文章TAG:茶经茶经陆羽版本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