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茶的主要原料是茶芽和茶叶,主要类型有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和蒸青绿茶。这个问题可以反过来问,更简单明了。那些绿茶性价比不高,因为绿茶是中国生产和消费最多的茶叶。如果绿茶太多不划算,绿茶就无法以这样的规模生产和消费。就像大家说的立顿和大邑,光价格就放在那里。立顿这种成本几十块的茶叶加工包装品牌,宣传后就要两三百块,而大益是包装后几十块的毛茶炒作。
白茶是什么茶,是绿茶吗?
白茶到底是什么茶?是绿茶还是白茶?这是很多入门茶叶爱好者经常混淆的一个话题。因为我国是一个拥有20多个省份,1000多个县市种植茶树的国家,历史悠久,饮茶文化丰富,所以也就造就了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种茶叶,但是这些茶叶如果按照制作工艺来划分的话,大体上可以划分为6大类。所谓的6大类,就是我们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绿茶,红茶,白茶,青茶,黑茶,黄茶。
其中绿茶是完全不发酵的茶类,只需要通过高温杀青,整形,烘干等方式就能够制作完成。而红茶则是完全发酵的茶叶,青茶属于半发酵的茶叶,黑茶属于后发酵的茶叶,白茶和黄茶属于轻微发酵的茶叶。所以我们看到除了绿茶之外,其他几大类茶类都有一定程度的发酵,只不过发酵的程度有轻有重,发酵的时间有先有后。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白茶作为一个大类来划分的话,那么它是跟绿茶相并列的。
白茶不属于绿茶,它是与其他的五大茶类共同存在的。就像一家六兄弟,绿茶是老大哥,白茶属于小老弟,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白茶是我国非常古老非常传统的一种制茶工艺制作出来的茶类,跟绿茶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经过高温的杀青,经过萎凋之后烘干就可以制作完成。白茶主要是在福建云南一带生产,目前在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甚至可以说是继普洱茶之后,市场热炒的又一款茶叶。
这里面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所谓的浙江安吉白茶,它是绿茶,不属于白茶。因为它的制作工艺跟绿茶是一样的,而只不过是因为茶树品种有所变异,白化程度较高,从而取了一个白塔的名字。实际上安吉白茶跟大类里面的白茶没有什么关系。如果非要说的话,还拿人来比较,那就是安吉白茶属于绿茶的子女,应该喊白茶为小叔。也就是说安吉白茶是白茶的子侄辈,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关系。
绿茶有哪些性价比高的?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反过来问就更简单明了,那些绿茶是性价比不高的,因为绿茶是中国产量最多,消费最多的茶叶,假如太多的绿茶性价比都不高,绿茶是做不到这样规模的生产消费的,就像大家都说过的立顿和大益,光价格放在那里,立顿几十块成本的茶叶加工包装品牌宣传以后就两三百块,而大益是将几十块的毛茶包装以后几千几万的炒作,就知道哪个是真正为消费市场规划了,所以同样就绿茶来说避免那些性价比不高的就行了。
绿茶红茶作为大众茶叶来说,整体平均价格都是不高,大多数绿茶红茶在几十几百块钱之间,这个也是大众选择消费的价格普洱那种垃圾边销茶最喜欢吹嘘天价,由于采摘加工市场的关系,春茶前期质量好于春茶后期,好于秋茶,质量比较茶的是夏茶,所以价格也是以质量来衡量,我这里以春茶早期为例来说明性价比。价格比较高,首先是名产地原产地这些头衔的,除了价格高还有一个假冒产地的问题,在茶叶圈假冒产地是最普遍的现象了,中国人不缺钱,对产地大师这些高附加值的推崇,又不能专业的分辨,造成了大量假冒产地的茶叶,如西湖龙井一年产量五六百吨,牛栏坑才三十亩,等等市场上有多少假冒的,这道题目其实是难度不大的。
其实是品牌企业。茶叶加工的特点是绝大多数茶园都是农民家庭所有,很多茶叶都是家庭生产,企业购买精制分级包装进行宣传销售。而企业的价格比农民的收购价格高出几倍,十几二十倍,性价比自然不高。昨天我和一个朋友在九溪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之江酒店竖立的茶叶基地石碑。一个餐馆老板用这种宣传来卖茶叶。还记得央视曝光的时候牛栏坑插了多少牌子吗?第三个是欺诈。今年杭州公安局破获了一起假冒西湖龙井的案件,拍了一些外地人在龙井村跑来跑去的照片,然后伪造了茶叶收购合同等等。于是,很多人在网上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