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白酒市场容量高达465亿,名副其实。然而,与庞大的消费群体不相符的是河南白酒的市场份额。纵观河南白酒市场,茅台五粮液洋河顾靖等知名品牌来势汹汹,而本应天时地利人和的河南白酒却并不顺利,仅占20%多。
河南有哪些名酒?最好喝的是哪个牌子的?
第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过去的传统豫酒四朵金花,目前张弓已经几乎看不到了,林河也是难觅踪迹。宝丰近来受胖东来的委托出了一个怼酒,具体能不能打开市场,只能拭目以待。杜康经过协商,把伊川和汝阳两个合并后成立了洛阳杜康控股,目前看来还是过的不错的。新晋的几个比较著名的品牌,原来的豫酒老大宋河粮液,自从被朱老板控制以后,用江河日下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而且,让我这个开封人担心的是原来的开封制药集团只怕也会受连累,如果真走到那一步,曾经的开封大型企业本来就已经凤毛麟角,再倒闭一个可就惨了。现在混的比较好的,应该属渑池县的仰韶酒。小编知道仰韶酒,还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当时仰韶在豫西就有了一定的名气。同时期还有南阳社旗县的赊店,许昌鄢陵的姚花春,哦,还有一个少康酒。
豫北卫辉的百泉等等等等,数量上并不在少数。从目前情况来看,能被全省酒友耳熟能详的,也只有仰韶和杜康了。至于一些地方性品牌,如商丘的那个馥郁香等等,暂时还无法撼动仰韶和杜康的地位。那么第二个问题就不太好回答了。这里面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公开在媒体上对某个酒品牌说三道四肯定不行,夸几句可以,诋毁人家说不好喝,搞不好要吃官司的。
我一介平民,万一进去了没人送饭,又没钱赔人家损失,可不是闹着玩的。第二个因素,每个人的口感追求不一样,所谓众口难调就是这样。你要吃酸,他喜欢辣,我又追求老豫菜的感觉,所以无法一概而论。现在呢,似乎又来到了酱香酒的市场。甭管懂不懂,也不论以前多么排斥,一夜之间许多人都喝起了酱酒。听卖酒人忽悠说酱酒不能造假,纯粹是无稽之谈,要不然看看茅台镇那么多酒厂,难不成所谓的本地糯高粱亩产量能达到几十上百吨吗?而且,再看看卖两三千一瓶的茅台和百八十块钱一箱的其他酒,如果你还相信不能造假的鬼话,我只能用佩服俩字回应了。
河南喝酒最厉害的城市是哪里?
单论喝酒,河南是大省,实至名归。三个实锤从198?年以来,每年要喝倒一个牌子。还不是茅五剑一类高档,也不是红星牛栏山老村长一类的低档,都是最接地气的名酒。本省的宋河张弓宝丰林河,外省的秦池孔府宴光肚汾,等等,都是高度白酒,几十年来就没有过坚持两年不倒的牌子。我从信阳到安阳,从三门峡到商丘,喝遍了全省每个地市,没有一个地方不说本地不能喝的,都最能喝。
全省每个地方的人情世故的标志都体现在喝酒上。河南人待人实诚由此可见一斑,信阳老话说得好,脱裤子卖了也要让客人喝好。再举几个地方喝酒的突出特色我老家信阳光山的喝酒风气,体现了红军时期的持久战法。特别是过年期间,表现最为突出。家里来了客人,进门半小时内,酒摊摆上,开始喝酒。最多用三钱的小酒杯,上来就通关,里外三个往下走,不急不缓,一圈接一圈不歇气。
喝到下个饭点,把酒桌上所有菜全部撤换一遍,继续喝,喝好的陪客当场换人。如此进行,最多的持续三天三夜不拉倒。商丘周口驻马店,一个规矩,来了客人,先搬一件进来,开局先每人三大杯,烟盒比着,第一杯倒进卧倒水平,不到一两的样子。第二杯稍息,二两水平,第三杯立正,三两满杯。然后开始通关,按每人用一瓶的进度往下走,喝完再来一件。
南阳的特点是透明,清澈。朋友经常聚会,在酒摊上也不谈喝酒,只谈喝酒。一桌不管几个人,就两杯三两。上去的路上,有人自告奋勇先过海关。满两杯的时候,通关人先喝一杯,然后为了见人而下去敬酒,等于平喝。奇怪的是,我在那里喝了几个月了,也没见过醉到可以控制量的现象。至于哪个县市最能喝,真的没有定论。都说可以在自己的地方喝酒。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再好的酒司令也破不了这个官司,总不能把所有的地方都召集起来决定胜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