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酿酒世家,我从1984年酿酒至今。一味地故意地强调吹嘘地理环境如何如何重要,其目的与用意也同样是不言而喻的,玉米酿酒出酒率高,曲香味道太重,一味地过度地强调吹嘘当地的水对酿造好酒如何如何重要,其目的与用意是不言而喻的,所有这些,莫过于象过去封建社会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哄骗平民百姓说自己是上帝派来的......作为传统酿酒世家,一个真正的酿酒人,我们应该致力于传播公正客观的白酒文化,抨击诱导误导消费的白酒谬论,致力于传播民间传统纯粮发酵酿酒技术。
1、如何正确、科学地选择酿酒用的粮食?
如何科学地选择最好的粮食酿酒?首先知道为什么要用粮食酿酒?因为粮食里面的淀粉在特定环境里,可以转化成糖。而糖在特定环境里可以转化成酒,即,淀粉转化成糖,糖再转化成酒。粮食品种不同,淀粉含量不同,淀粉的多少,决定出酒率的大小,粮食不同,不仅淀粉含量不同,其他物质也不同,因此酿出的酒,色泽、浓度、口味、杂质都有差别。
因此,选择何种粮食酿酒,要根据需要何种品质的酒所决定的,当然,酿酒的工艺不同,用蒸酒的水不同,酿出的酒口味差别也很大。一般黄酒选择糯米,酒口味绵柔,大曲等烈性酒选择大麦小麦豌豆,酒口味爽口辛辣。也有地瓜干酿出的酒,口味特别冲,酒精味重,玉米酿酒出酒率高,曲香味道太重。东北地区喝玉米酒的多一点,一句话,根据需要的什么样酒口味,选择什么品种的粮食原料和选择那种酿造工艺,才是科学的。
2、什么水酿酒好?
酒酿造用水中所含的各种成分均与有益微生物的生长,酶的形成和作用,水的好坏与酒的质量密切相关,水质不良会造成酿酒糟醅的发酵迟钝;影响产香物质的形成,还会造成成品酒口味上的涩苦,出现异臭、变色、沉淀等现象,所以酒厂用水需要用纯净水设备,不同生产环节都需要用水,包括酿造用水、原料、半成品、成品直接接触的水,也包括工艺用水、锅炉用水、冷却用水等非酿造用水。
3、好水酿好酒,水是酒的血-酿酒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家乡的水?
好水与酿造好酒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好水酿好酒,这是千百年来的传说。如果从历史时代的角度出发,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我们的祖先最初发现酒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白酒,而是醪糟酒,相当于黄酒的前身雏形。毋容置疑,这个时期的酒,对水质是有一定要求的,最好就是没有任何污染的山泉水了。到了”天锅”时代,尤其是到了近代,由于引进了西方的蒸馏技术,我们才迎来了白酒发展的飞跃,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纯粮白酒,
纯粮白酒多是固态发酵,当然也有半固态发酵的。所谓固态发酵,就是在整个糖化发酵酿造勾调过程中几乎是不需要加水的,所谓半固态发酵,就是前期糖化过程中也是不用加水的,到了发酵阶段才加少量水。本人是酿酒世家,我从1984年酿酒至今,我家乡下的老酒厂也是采用优质天然山泉水酿造的,从大约8公里以外无任何污染的原始森林引来的山泉水。
好水酿好酒,我们一直以来也是这样向顾客宣传的,但是,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酒文化似乎已经变味了。实际上,以我的经验,我认为好水对好酒没有多大意义或关系,先来公开几个行业内不是秘密,但是对很多消费者来说是不知情的的秘密:1、很多高端纯粮白酒在整个糖化、发酵、酿造、陈酿、勾调过程中实际上是滴水不用的!一味地过度地强调吹嘘当地的水对酿造好酒如何如何重要,其目的与用意是不言而喻的。
有部分酿酒人之所以如此高调宣传炒作,其中有的是不懂装懂,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也有的是想故意忽悠外行罢了,在这里值得告诉你的是,做食用酒精勾兑酒对水的要求倒是是蛮苛刻的。酿造高端白酒,都是采用固态发酵,所谓固态发酵,首先是把酿酒用的高粱等粮食原料蒸煮熟。当然,在这个蒸煮粮食的过程中是要用到水的,只要这个水符合饮用卫生标准就OK了,这个环节用到的水对酒质的好坏优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宣称有意义的人,也拿不出科学有力的依据,
因为在蒸煮粮食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高温以后,水里面的任何微生物或微量元素都被彻底破坏了。在把粮食蒸煮熟以后,就到了把粮食摊凉,然后拌曲种即微生物发酵菌种的环节,然后是浓香、清香或复合香型等等的就直接入池发酵,酱香的就堆积培菌糖化几天,然后就入池发酵,这个过程也是滴水不用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的酿酒师如果认为已经蒸煮熟的粮食的含水量不足,可能会适当给刚出锅的粮饭加少量高温开水或者酒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