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知识 > 金兰妹牌料酒厂的发展历程,白酒勾兑的目的

金兰妹牌料酒厂的发展历程,白酒勾兑的目的

来源:整理 时间:2024-11-10 12:59:50 编辑:美酒知识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白酒勾兑的目的

粮食生产出来的酒,不同季节、不同班组、不同窖池所生产出来酒,质量各异,如果不经“勾兑”每种酒分别包装出厂,酒质就会极不稳定,很难保持优质和创牌, 因此通过“勾兑”可以统一酒质、统一标准,使每一批出厂的酒,都做到质量基本上一致,同时“勾兑”还可以达到提高酒质的目的。 因为每批(班次)所生产的酒,其味道是各不相同的,有的醇和却回味不长,有的醇浓回味俱备,惟甜味不足,有的虽较全面,但略带杂味且不爽口等等。而通过“勾兑”就可以弥补缺陷、发扬长处、取长补短,使酒质更加完美一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勾兑”。也就是说“勾兑”是使酒中各种微量成分以不同的比例兑加在一起,使分子间重新排列组合,进行补充、谐调、平衡、烘托出主体香气和形成独自的风格特点。

白酒勾兑的目的

2,董酒是复香型白酒的代表产于哪里

  董牌董酒是贵州省遵义董酒厂的产品。1963年被命名为贵州省名酒,1986年获贵州省名酒金樽奖,1984年获轻工业部酒类质量大赛金杯奖,1988年获轻工业部优秀出口产品金奖,1963年、1979年、1984年、1988年在全国第二、三、四、五届评酒会上荣获国家名酒称号及金质奖;1991年在日本东京第三届国际酒、饮料酒博览会上获金牌奖;1992年在美国洛杉矶国际酒类展评交流会上获华盛顿金杯奖。   遵义酿酒历史悠久,可追溯到魏晋时期,以酿有“咂酒”闻名。《遵义府志》载:“苗人以芦管吸酒饮之,谓竿儿酒”。《峒溪纤志》载:“咂酒一名钓藤酒,以米、杂草子为之以火酿成,不刍不酢,以藤吸取。”到元末明初时出现“烧酒”。民间有酿制饮用时令酒的风俗,《贵州通志》载:“遵义府,五月五日饮雄黄酒、菖蒲酒。九月九日煮蜀穄为咂酒,谓重阳酒,对年饮之,味绝香”。清代末期,董公寺的酿酒业已有相当规模,仅董公寺至高坪20里的地带,就有酒坊10余家,尤以程氏作坊所酿小曲酒最为出色。1927年程氏后人程明坤汇聚前人酿技,创造出独树一帜的酿酒方法,使酒别有一番风味,颇受人们喜爱,被称为“程家窖酒”、“董公寺窖酒”,1942年称为“董酒”。其董公寺据《遵义府志》载:“在治北十五里。陈志:按旧名龙山寺,后名西乐寺。康熙元年兵备董显忠重葺,有邑举人王以冲记。乾隆六年,有燕僧来,重修,易名董公寺。”董酒工艺秘不外传,仅有两个可容三至四万斤酒醅的窖池和一个烤酒灶,是小规模生产。其酒销往川、黔、滇、桂等省,颇有名气。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两次路过遵义,许多指战员曾领略过董公寺窖酒的神韵,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解放前夕,因种种原故程氏小作坊关闭,董酒在市场上也绝迹了。1956年在遵义酒精厂恢复生产,在原程氏作坊建成一个车间,翌年投产。1979年,其董酒车间析置为现酒厂。   该酒选用优质高梁为原料,引水口寺甘洌泉水,以大米加入95味中草药制成的小曲和小麦加入40味中草药制成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以石灰、白泥和洋桃藤泡汁拌合而成的窖泥筑成偏碱性地窖为发酵池,采用两小两大,双醅串蒸工艺,即是小曲由小窖制成的酒醅和大曲由大窖制成的香醅,两醅一次串蒸而成原酒,经分级陈贮一年以上,精心勾兑等工序酿成。   董酒无色,清澈透明,香气幽雅舒适,既有大曲酒的浓郁芳香,又有小曲酒的柔绵、醇和、回甜,还有淡雅舒适的药香和爽口的微酸,入口醇和浓郁,饮后甘爽味长。由于酒质芳香奇特,被人们誉为其它香型白酒中独树一枝的“药香型”或“董香型”典型代表。酒度58度,低度酒38度名飞天牌董醇。 返回 下一页 

董酒是复香型白酒的代表产于哪里

3,白酒酿造技术

原料配方 凡含有2113淀粉和糖类的原料5261均4102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粮食类的高粱1653、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麸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头尾等,均可作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樱子等,也可作为代用原料。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 酒曲、酒母 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产名酒、优质酒用),小曲(生产小曲酒用)和麸曲(生产麸曲白酒用)。生产中使用最广的是麸曲。 此外,糖被酵母菌分泌的酒化酶作用,转化为酒精等物质,即称之为酒精发酵,这一过程所用的发酵剂称为酒母。酒母是以含糖物质为培养基,将酵母菌经过相当纯粹的扩大培养,所得的酵母菌增殖培养液。生产上多用大缸酒母。 我国的白酒生产有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两种,固态发酵的大曲、小曲、麸曲等工艺中,麸曲白酒在生产中所占比重较大,故此处仅简述麸曲白酒的工艺。 制作方法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时,品温应降至30~32℃,若气温在10~15℃时,品温应降至25~28℃,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夏季不超过26℃),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 发酵过程主要是掌握品温,并随时分析醅料水分、酸度、酒量、淀粉残留量的变化。发酵时间的长短,根据各种因素来确定,有3天、4~5天不等。一般当窖内品温上升至36~37℃时,即可结束发酵。 7.蒸酒。发酵成熟的醅料称为香醅,它含有极复杂的成分。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希望能帮到你!
我国生产白酒方法有2113固态法、半固态法和液态5261法。固态法是指固4102态醅发酵、固态蒸馏;半固态法是指固态醅发1653酵、液态蒸馏;液态法是指液态发酵、液态蒸馏。 一般情况下用传统工艺则要把粮食浸泡、初蒸、焖粮、复蒸、摊凉、加曲装箱培菌、配糟、装桶发酵、蒸馏、成品酒。新工艺酿酒则直接用生粮食+水+酒曲发酵、蒸馏、成品酒。新工艺比较简单,主要取决于酒曲(新工艺酒曲可以生料发酵,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时间、燃料费、人工费) 新工艺第一步:按配比粮食+酒曲+水(标准配比:100:0.8:280;熟料配比:100:0.6:100-200;甜酒配比:100:0.6) 第二步:发酵7-15天(前三天每天搅三次,后三天每天两次,第七天加胶袋密封,以后每隔一天搅一次。发酵时室温应保持在21-26度之间,温度太底发酵慢不完全,温度高容易酸败。发酵好的标准为:无气泡产生,无爆裂声;物料分层,液面青黄色透明;用火接近液面不熄灭,手抓物料不发粘,测物料的品温基本与室温相同。用低度酒度计测量大米酒度达到8-12度,杂粮2-5度) 第三步:蒸酒(注意控制火候的大小:大、中、大;蒸酒分三个阶段。

白酒酿造技术


文章TAG:金兰妹料酒酒厂发展金兰妹牌料酒厂的发展历程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酒排行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