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锅头”作为北京地区高度酒的代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样出来的“二锅头”,据说最为纯正、无异味、浓度虽高却不烈,也是正宗二锅头的味道,一般是大曲在酒窖里,经过固态发酵酿出的酒,基本上主流的白酒都是这种做法,美酒传千秋,北京的二锅头酒自从问世,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京城饮二锅头成风,能酿造二锅头的烧锅坊也多了起来,但品质不一。
1、什么是二锅头酒?
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源升号”(1949年5月,源升号收归红星所有)酒坊的酿酒技师赵存仁等三兄弟为纯净烧酒质量,进行了工艺改革:在蒸酒时,将用作冷却器的天锅内第一次放入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称为“酒头”,第三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流出的酒称为“酒尾”,提出其他处理,只取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流出的酒,口味最为香醇,称为“二锅头”。
二锅头工艺自此诞生,美酒传千秋,北京的二锅头酒自从问世,就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京城饮二锅头成风,能酿造二锅头的烧锅坊也多了起来,但品质不一。而最正宗的二锅头酿造技艺,始终采用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密不外宣,这独门秘技一代又一代的传人继承下来。现在,唯一让北京人承认的就是红星二锅头和牛栏山二锅头了,不过,这两家原先一直闹得挺厉害,都说自己是最正宗的,但是一直也没争出个是非来,目前,这两家倒是各自为政,相安无事,
2、北京二锅头酒到底是二趟酒还是酒的名称?
北京二锅头这个酒的名称有点讲究,也有一些历史来历。据说,在清代的时候,京师烧酒作坊为了提高烧酒品质,进行了工艺改革,因为第一锅和第三锅冷却的酒含有多种低沸点的物质成分,味道较杂,所以酒厂只摘取味道醇厚的经第二次换入锡锅里的凉水冷却而流出的酒,故起名为“二锅头”。这样出来的“二锅头”,据说最为纯正、无异味、浓度虽高却不烈,也是正宗二锅头的味道,
不过,如今的北京二锅头实际上有了很多的子品牌名称,对于消费者来说,确实也是有些眼花缭乱,比如:牛栏山、永丰、红星牌、京都牌、京丰牌、通州牌、华都牌/十三陵牌、八达岭牌等等。到底哪个二锅头更正宗,相信消费者都有自己的答案,从年头和名气来说,牛栏山算事老牌了,从名气上来说,红星的广告打的多,名气大一些,对于北京人来说,二锅头酒就是一种情怀,尤其对于老北京来说,一瓶“小二”在手,日子就可以美滋滋的。
3、请教一个关于酒的问题,老窖,大曲、小曲,老白干,二锅头,这些是根据什么区分的?
这些叫法是按照各种工艺、品质、特点等的不同分类方式,比如汽车,SUV、MPV、涡轮增压、四驱....之类的。它们说明的方向不同,老窖传统酿造方法是固态的发酵,需要将谷物在窖池中堆放发酵。老窖的“窖”指的是窖池的年龄,且一般情况下是连续正常使用下的窖池,这个时间就称为“窖龄”。通常说30年窖龄以上的窖池,才能称为“老窖”,
窖池通常是用特有的黄泥、酒尾等掺和筑成。窖池用久了,泥里边富含丰厚的微生物菌群,而恰是这些菌群让白酒有了不相同香气和滋味,大曲、小曲指的是糖化发酵用的酒曲种类。酒曲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还有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等),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将谷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等转变成糖、氨基酸,
糖分在酵母菌的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按制曲的原料分类原料大曲:大麦、小麦和少量的豌豆小曲:稻米麸曲:麦麸大曲酒:一般是大曲在酒窖里,经过固态发酵酿出的酒,基本上主流的白酒都是这种做法,主流的固态发酵的酒都是用大曲的。小曲酒:小曲在小酒缸里,半固态发酵酿造而来,因为消耗的曲少,而出酒率高,所以人们喜欢用它来酿造黄酒,
老白干现在就是一种酒名。它其实是一种历史流传下来的一种口语白话,据传,明嘉靖年间建造衡水木桥时,城内有家“德源涌”酒店,很有名望,建桥工匠常到此聚饮,饮后赞曰:“真洁,好干!”后取名:“老白干”,所谓“老”,是指历史悠久;“白”,是指酒质清澈;“干”,是指酒度高,达67度,其味“闻着清香,入口甜香,饮后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