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人们以12地支记载年历。其中“寅”为岁首,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依次,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是午月开始的第五天,“午”与“五”同音,端五这一天又称端午。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殉国,人们为了缅怀屈原,逐渐演变成每年的五月初五划龙船、吃粽子的传统节日,同时,还有在家门上挂艾草和纸葫芦的习俗。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流传了千年。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炎热的夏季,端午节作为数不多的节日给人们带来欢乐。
在古代,端午节还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端五、端阳、端阳、天中节、女儿节等。道教还有自己的称呼地腊节。不同的名称,但代表着人们对于这一天同样的重视。
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了解一下,端午节的来源。
上古时期的历法在我国上古时期的历法,常常以天干地支来纪年、月、日。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就已经看到完整的历法纪年。在以干支纪岁的历法中,就有值五曰午的说法,凡逢五之日都称午。因此有专家学者著书认为端午的午就来源于此。著名学者于省吾认为:在传统的纪年历法中,夏代以寅为岁首,夏历建寅为正月是毫无疑义的。则五月其实为午月,可以说五月五日最初来源于午月午日。
在《史记夏本纪》关于五月的记载是蓄兰一为沐浴也。并且在《大戴礼记》也有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在那时人们认为兰汤沐浴,可以攘病驱邪、驱瘟。屈原《楚辞》里,就有浴兰汤兮沐芳华的句子。
在农历五月,人们蓄兰沐浴,清除自己身上的污浊,以求健康。这大致也是端午风俗的最原始的节日状态,可以被看作端午节的原型。
到了商周时期,随着人们对于节气的认识加深,五月所在的仲夏之月是夏季禁忌很多的一个月份。这大概因为进入夏季,天气开始燥热,人们对于炎热天气的不耐,甚至引发一些疾病。在文献《礼记集解》中记载到: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生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刑事毋行,以定晏阴之所成。由此可以看出端午所在五月,人们身体对于炎热的天气产生诸多的不适,由此产生像掩身,止生色,毋躁等诸多禁忌。这是上古时期端午节所在五月的风俗。
汉魏时期的端午汉代时期,在一种特殊的观念流行开来,就是阴阳五行观念。
在这时,端午这个节日的时间也从午月午日逐渐向五月五日发展,并且开始渐渐和夏至节气一样的重要。与此同时,上古时期,人们对于农历五月的看法延续到汉代,认为五月是恶月,所以避恶逐渐成为端午的主要内涵,一些相关的避恶手段成为端午的主要活动。在端午的习俗中,出现了五色丝作为佩戴物,寓意避恶。
在汉代以前,许多习俗是作为五月的习俗,而并不是局限于五月五日。
在汉代,关于这种避恶的习俗都集中到五月五日这一天。这可能和当时阴阳五行学说和数术的流行有很大的关系。数字有了阴阳与天地的属性,如《汉书·律历志》中记载:天中之数五,地中之数六。尤其是在汉武帝以后,罢黝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始推阴阳,为儒者尊,战国时代的民间阴阳五行学说在武帝以后取得了官方的认可,而且逐步向民间扩散。
东汉时期的文献表明,数字已经具有阴阳的属性,奇数代表阳,偶数代表阴。五属天属阳,五月五日阳月阳日重合的时刻,又属于天地交接,阴阳相争的时刻,自然很是神秘。就是在这一天的化解禁忌所用物品方面,也与五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就渐渐确定了端午的具体时间,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并且在端午的习俗中,五色丝的内涵也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是人口大规模迁徙、不同文化交融的重要时期。这段时期,端午作为节日也逐渐被定型。各种不同的习俗也不断的融合,不仅是南方与北方观念与习俗的交流和融合,也有端午与夏至习俗的交流和融合。同时,文献中也出现了解释这些习俗的解释,并将这些习俗与屈原传说相联系。
另外,与端午有关的其它一些历史人物的传说也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端午在这时,不仅仅是一个在夏季避恶的时期,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
端午产生的传说今天的我们,在端午节到来之时,总是会想起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也一直认为屈原和端午节的产生有重大的关系。南北朝时期的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记录了中国古代楚地(以江汉为中心的地区)岁时节令风物故事,其中就有关于屈原的故事。
《荆楚岁时记》记载到: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揖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又记载有:屈原以夏至赴湘流,百姓竞以食祭之。常苦为蛟龙所窃,以五色丝和株叶缚之。
屈原,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我们都比较熟悉。他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一身抱负却怀才不遇,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楚怀王听信谗言,放逐了他。屈原被流放到沉、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据说屈原在写下《怀沙》之后,于五月五日抱石投入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和缅怀他,相传在五月五日这一天赛龙舟、包粽子。
在历史传说中,除了屈原,端午节还和伍子胥、曹娥、越王勾践等历史人物相关。
在《荆楚岁时记》中写有: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青,不关屈平。这些传说,虽然人物性格不同,有屈原的忠君爱国,曹娥为救父亲投江、越王勾践操练水师,忍辱负重。
这一切都使得端午节承载来更多的文化内涵。
Copyright © 2021 酒买我 备案号: 滇ICP备2021006107号-7网站地图SITE地图
如需删除文章联系QQ:474-902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反馈,本站核实后会立即删除。敬请谅解!
Power by Ded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