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品类千万种,它代表的文化更是深入人心,传承人生。那些喝惯了洋酒和啤酒的人,终究会沉下心来试试白酒带来的味蕾体验,现在白酒行业中,酒精酒做得越来越好,一般人根本喝不出来,因此很多人开始通过酒花来看白酒的好坏,但事实上白酒的好坏与酒花之间没有太大关系,但与度数有一定关系,具体如下!
1、白酒酒花与酒度数的关系
中国的酿酒行里把白酒蒸馏过程中,蒸馏液流入锡壶时,水和酒精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激溅起的气泡,称为“酒花”。一般而言,酒花越大,度数越高;酒花越小,度数越低。大酒花消散得快,小酒花散得慢些。
2、白酒酿造如何“看花摘酒”
在我国白酒酿造技艺中,酿酒师通过“看花摘酒”来掌握白酒度数的高低。手艺好的酿酒技师,对酒精度的掌握可以控制到0.5度以内。
在蒸馏时,刚流出的白酒,酒精度较大,酒花似黄豆粒大小,散得很快;中间段的白酒,酒花均匀,消失较慢;后段的酒精度较低,酒花细密;当出现水花时,散得很快,有花即散,这时候就要停止摘酒了,随后摘的就是高度酒尾,品尝酸度较高的取一些,可作为酒尾调味酒使用。
3、白酒如何“观花量度”
“观花量度”与“看花摘酒”原理相同,是评酒员需要掌握的一项基本评酒技巧。好的评酒员,通过看酒花和口感品评,对酒精度的判断准确到0.5%以内。
他们凭借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规律:60%以上的酒,酒花大,消失得比较快;52%~56%之间的酒,酒花比较丰富,持久不散;40%左右的酒,酒花稍细,持续时间比50%左右的酒稍短一些;30%左右的酒,酒花特别细,持续时间特别短。
4、不同度数白酒酒花的大小
(1)、60度以上的酒:酒花大如黄豆、整齐一致的称为“大清花”,消散得极快;
(2)、50—60度之间的白酒:酒花大如绿豆、清亮透明的称为“小清花”,消散得比“大清花”慢;
(3)、40—50度之间的白酒:酒花大小如米粒、互相重叠至两三层的称为“云花”,酒花能存留2分钟左右;
(4)、15—40度之间的白酒:酒花形似云花,大小不一,大者如大米,小者如小米的被称为“二花”,又叫“小花”,存留时间与云花相似;
(5)、5度左右的白酒:酒花似“油花”,如小米的1/4大小,布满液面,大多为脂肪酸形成的油珠;
5、纯粮酒没有酒花的原因
所谓酒花,就是摇晃一瓶白酒,或悬空倒酒时,酒液表面形成的一层泡沫。是由于酒分子与水分子出现不同张力而形成的,跟水花其实差不多,只不过酒花的持续时间要长一些。至于为什么纯粮酒没有酒花?主要就是度数没有达到。
外面买的成品酒不会没有酒花,只有自酿酒才会存在这种情况,能保证是纯粮酿制,但度数无法经过测量。如果酿出来的酒没有出现酒花,说明没有酒度,没有一定度数自然无法形成张力差,造成这种原因通常是发酵或蒸馏出问题。
发酵问题:发酵时升温不好,导致材料粘连,发酵不到位,所以不出酒,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应该适当调整配比,然后在持续进行粮食发酵;
蒸馏问题:蒸馏时温度没有控制好,酒精(乙醇)的沸点是78.3度,蒸馏出酒需要控制在78.3-100度之间,可以再次进行蒸馏,精准控温后就能得到高度数白酒。
通常来说,没有酒花的白酒不建议饮用,因为度数不够,喝上去如同辛辣的水,口感自然是极差的。当然也有人会质疑没有酒花是酒精勾兑问题,这点倒不用担心,因为只要度数高,不管是勾兑还是纯粮,其实都是会出现酒花的,只是会影响酒花品相而已。
6、白酒酿造,需要哪些原料
凡含有淀粉和糖类的原料均可酿制白酒,但不同的原料酿制出的白酒风味各不相同。粮食类的高粱、玉米、大麦;薯类的甘薯、木薯;含糖原料甘蔗及甜菜的渣、废糖蜜等均可制酒。此外,高粱糠、米糠、麸皮、淘米水、淀粉渣、甘薯拐子、甜菜头尾等,均可作为代用原料。野生植物,如橡子、菊芋、杜梨、金樱子等,也可作为代用原料。
我国传统的白酒酿造工艺为固态发酵法,在发酵时需添加一些辅料,以调整淀粉浓度,保持酒醅的松软度,保持浆水。常用的辅料有稻壳、谷糠、玉米芯、高粱壳、花生皮等。酒曲、酒母除了原料和辅料之外,还需要有酒曲。以淀粉原料生产白酒时,淀粉需要经过多种淀粉酶的水解作用,生成可以进行发酵的糖,这样才能为酵母所利用,这一过程称之为糖化,所用的糖化剂称为曲(或酒曲、糖化曲)。曲是以含淀粉为主的原料做培养基,培养多种霉菌,积累大量淀粉酶,是一种粗制的酶制剂。目前常用的糖化曲有大曲(生产名酒、优质酒用),小曲(生产小曲酒用)和麸曲(生产麸曲白酒用)。生产中使用最广的是麸曲。
综上所述,白酒的酒花与白酒度数有较大的关系,不同于啤酒酒花,白酒酒花并不是酿造过程中加入新材料产生的化学反应,而是蒸馏白酒的工艺流程中一个约定俗成的量度标志。酒的质量与基酒和储存时间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鉴别白酒是否是好酒还时应该从多个维度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