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具有美容等功效,在中国一直都是高层人士、女性的最爱,葡萄酒的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品味一瓶好酒可能会涉及到葡萄品种、土壤类型、气候特征、酿造工艺、产区分级、酒庄历史、侍酒礼仪等等。对于醒酒很多人一定不陌生,不论是电影和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醒酒情节,还是在餐厅、酒店里服务生拿出的花式醒酒器,这些都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假象:经过醒酒的葡萄酒一定更好喝,那事实上真的就是这样吗?二三十块葡萄酒怎么醒酒你是否真的了解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醒酒的那些事情吧!
1、醒酒对于不同类型葡萄酒的适用性(那些需要醒酒)
醒酒对于大多数年轻且不平衡的葡萄酒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柔化单宁以及挥发酒香的作用。但是,这一醒酒过程也需要小心谨慎,醒酒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葡萄酒因过度氧化而变成醋酸味。
而对于陈年的葡萄酒而言,醒酒同样也不能过度。尽管有些酒款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很好地对抗氧化作用,适宜醒酒,但大多数的陈年葡萄酒对于氧化作用都是十分脆弱的,很难在新鲜的空气中较好地维持原有的结构,尤其是一些已在瓶中陈年达几十年之久的酒款,可能在醒酒几分钟之后就变得寡淡无奇。
一般来说,陈年后的加强酒,如波特酒,通常在醒酒后会有较好的效果,因为这些酒添加了蒸馏酒精,结构更为稳定。而对于酒体轻盈、果香精致的葡萄酒类型,如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以及起泡酒,则完全不需要醒酒,因为氧气的侵入会使得原本柔和的风味变得寡淡,起泡酒中的碳酸物质也容易挥发。6至8年的年轻厚重的红葡萄酒可以倒入其他容器中进行醒酒,时间可达一个小时;陈年红葡萄酒则适宜通过充气来醒酒,时间应把握在20至30分钟。
2、为什么葡萄酒要醒酒:在醒酒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在国外,人们几乎在饮用每一款葡萄酒前都会事先醒酒,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烘托氛围、讲究排场的表现,因为醒酒似乎能营造出聚餐的氛围并且能提高大家对于葡萄酒的期待,而并不是因为每一款葡萄酒都需要提前醒酒。当一款葡萄酒打开之后,新鲜的空气介入,酒液中的每一种物质几乎都会尝试着与这一新来者发生发应,其中最主要有两种变化:酒精挥发以及氧化加速。
当一款年轻,稍欠平衡的葡萄酒醒酒时间达到20至30分钟后,氧化作用开始柔化酒液中的易挥发性物质,诸如亚硝酸盐以及酒精等,对于那些口感强烈、结构欠佳的葡萄酒来说,这也许能够使得其更加平衡,但是对于那些本身结构良好或具有其他不稳定性的葡萄酒来说,醒酒的结果可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3、什么是醒酒:醒酒的定义
醒酒,其实就是让葡萄酒暴露于空气之下,加速其氧化过程。然而葡萄酒与氧气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在葡萄酒熟成以及陈年过程中,少量的氧气有利于葡萄酒的演化,这些氧气来源于装瓶这一工序,最终存在于酒液或瓶口处,但如果瓶内的氧气过多,葡萄酒就会被氧化。
氧化后的葡萄酒色泽暗淡,容易丧失酒香,甚至转化为醋酸味。这一复杂的关系同样也可能出现在醒酒这一过程中。如果是打开一瓶葡萄酒,让醒酒在酒瓶中发生的话,则仅仅是瓶口的葡萄酒暴露于空气之中,这并不会影响整瓶葡萄酒的风味;而如果是将葡萄酒倒入另一个容器中进行醒酒的话,则会对葡萄酒的风味产生影响,因为酒液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了。
4、不会醒酒,也要知道怎么喝错误
(1)、呼吸不畅
尤其是对于红葡萄酒来说,最好在饮用前让葡萄酒适当接触空气,这样葡萄酒中的芳香才能散发得更加充分,葡萄酒的风味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2)、将葡萄酒杯倒满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在乎倒酒的礼仪,但作为一项行为修养,将葡萄酒倒满确实有贻笑大方的危险。不能将葡萄酒倒满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这样做有利于提高葡萄酒与空气的接触程度。
(3)、握住杯身
老实讲,杯柄存在的意义就是供你握着,用手握住杯身会影响品鉴的温度。除非你所饮用的葡萄酒温度过低,那么,你可以通过握住杯身的方式将葡萄酒捂热到适饮温度。
(4)、在酒吧或餐厅点酒,选择那款价格为次便宜的葡萄酒
对于“不好意思点最便宜的葡萄酒”这种消费心理,侍酒师们是相当清楚的,但你最好也不要点这种价格为次便宜的葡萄酒,因为这个价格很有可能名不副实。
(5)、在葡萄酒中加冰
且不说温度过低会改变葡萄酒的口感,冰块溶解后变成的水也会稀释酒液,这样葡萄酒的味道就会变得平淡无奇。
(6)、曝光储存
也许你觉得商店里都可以把葡萄酒放在明亮的灯光下,你就也可以,那么,我就告诉你这真的是大错特错了。储存葡萄酒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葡萄酒放在阴凉的地方横放,这样葡萄酒才能保存更长的时间。
(7)、胡乱摇杯
你也许听葡萄酒专家说过,摇杯有利于葡萄酒释放香气,即有利于品鉴者闻取香气。然而,有些葡萄酒并不适合摇杯,比如,起泡葡萄酒摇杯后会因为二氧化碳释放过快导致味道平淡肥腻。
(8)、出现空酒杯
葡萄酒是值得珍惜的尤物,所以,一定要保持杯中的葡萄酒有存量,而不是一气把酒喝完。
5、学会喝酒,了解酒精含量为葡萄酒带来的变化
糖分越充足,发酵过程中转化成的酒精含量就越多。通常,较高的酒精含量意味着该酒的产区阳光充足、气候温暖,这才使得葡萄更加成熟且含糖量更高。相反可知,凉爽气候下成熟的果实酿造的葡萄酒酒精含量较低。
酒精含量小于等于13.5%:这些酒精含量小于13.5%的葡萄酒通常酒体较轻(试想一下脱脂牛奶在口中的重量),颜色较淡且果香和橡木味道没那么浓郁。这类葡萄酒通常酸度较高且适宜在年轻时饮用。
酒精含量在13.5——14%之间:这类葡萄酒的酒体适中(试想一下2%脂肪含量的牛奶在口中的重量),较酒精含量低的葡萄酒而言,它们的颜色和果香都更加浓郁。
酒精含量大于等于14%:这类葡萄酒的酒体饱满(堪比全脂牛奶在嘴里的重量),颜色浓郁,果香味和橡木味也比较浓重。通常,酒精含量高的酒陈年潜力比较大。当然,德国雷司令(Riesling)白葡萄酒和勃艮第(Burgundy)红葡萄酒除外。
总而言之,醒酒这一术语对于大多数葡萄酒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它能够让一款稍微欠缺平衡性的葡萄酒变得更为柔和,同时能够很好地唤醒葡萄酒中“沉睡”的酒香,但在喝葡萄酒的事实,一定要了解自己喝的葡萄酒是否需要醒酒,这样在下次开瓶之前,您可以自己判断是否需要提前醒酒啦!